原创 古代女子陪嫁有多壕!苏辙送女儿嫁妆9千贯,折合现金竟这么高!
创始人
2025-06-17 22:04:09
0

现如今“天价彩礼”频频登上热搜,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彩礼,让无数男性叫苦不迭,可让人想不到的是,在古代的宋朝,这种现象却是恰恰相反的!

在宋朝,比起“天价彩礼”,最让无数男性头疼的竟然是给女儿的“天价嫁妆”!

苏辙就是深受其苦的男性之一,苏辙生有5个女儿,所嫁夫婿都是来头不小的世家青年才俊,但让苏辙头疼不已的是5个女儿的嫁妆。

苏辙像

苏轼在和好友章惇通信聊天时,曾愁苦地提到弟弟苏辙的境况:“弟弟实在太可怜了!他家里有5个女儿,家里负债就像是大山一样积压。”

“子由有五女,负债如山积。”

这一点搁现代,嫁一个女儿可以拿到一份彩礼,五个女儿就是五倍的彩礼,所以现代的很多人无法理解到苏辙的压力和痛苦。

这是因为宋代盛行“厚嫁风”,给女儿添的嫁妆,要远远大于儿子结婚的聘礼钱,因此宋代人生女儿的经济压力非常大。

苏辙生5个女儿,就相当于现代人生5个儿子,要给他们买房付首付,还要拿半辈子积蓄当彩礼娶媳妇。

南宋一位有名的臣子叫李光,他老婆生了一胎女儿,朋友纷纷写信祝贺,这李光反而愁眉苦脸,苦兮兮地说:“我家已经有五个女儿了,这下可好了,家里穷得盗贼都不会光顾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宋朝的“厚嫁风”,让这些古代的“公务员”都叫苦连天?其实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宋朝人不像唐朝重视门第之说。在宋朝,公务员的选拔都是靠科举,考得越好就越可能位列卿相,即便是寒门出身的学子,也可以靠着科举考试翻身成为欧阳修、范仲淹那样的重臣。

苏轼像

在婚嫁上,宋朝人也没有像唐朝那样门第严格,以前说门当户对,讲的是商家子娶商家女,世家子娶世家女,看重的是门第!可宋朝人嫁女娶妻,看重的是对方家中的资产。

也就是说,虽然两方门第不同,但是只要家中资产丰厚,世家和商户通婚也是常有的。

宋代经济繁荣,对从商之人格外宽容,不再将其列入“贱业”的范围,男女婚嫁也必选富民。

因此古代很多男子在娶妻之前,都会先打听一下女方家里的资产情况,看看是否负债?是否富饶?

这一点和现代有些相似之处,不过厚嫁的风气,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的舆论和影响,比如在宋代朝廷上就出现了这样一桩丑闻。

三苏坟

一个叫薛惟吉的男人英年早逝后,他的妻子成了寡妇。寡妇再嫁或许不稀奇,但是带着“十万囊橐”的寡妇想要再嫁,却是引来了当朝两大宰相的“争斗”。

堂堂朝廷官员,竟然为寡妇的钱财大伤和气,事情闹大后,宋真宗将两人接连贬斥。

其次,厚嫁女儿是有好处的,一是彰显家族财势,二是女儿到婆家的地位会更高。

在宋代,女性是拥有一定财产权的,女方的嫁妆婚后都归自己支配,婆家不能占有和私自使用。并且在《名公书判清明集》中记载:按照法律,父母去世,女子和男子一样享有一半的继承权。

嫁妆又是属于婚前财产,丈夫若是强硬私吞,是属于违法的。因此在宋代,即便是婚后不幸福,想要离婚的富婆,也是一大把的。

苏辙像

厚嫁带给女性的其实一种婚后的强有力保障,不会轻易被夫家休弃。据说当年秦桧投降金军,他的妻子王氏担心自己被丢下,便拉着丈夫吵闹说:

“我嫁到你们秦家可是明媒正娶,光是嫁妆便有20万贯,你决不能将我就此丢下。”

于是,秦桧便不得不带着妻子出任务。

20万贯在宋朝已经是属于“顶级嫁妆”了,相比之下,范仲淹给族人定下的嫁娶规矩是:男儿娶亲,补贴20贯钱;女子出嫁,则补贴30贯钱。

20万贯对比30贯,这中间简直是天差地别,

苏轼像

相对而言苏辙给女儿的嫁妆9千贯似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但如果你知道9千贯放在当下的购买力,就会忍不住惊叹古人嫁女的“破费”!

苏辙当年为小女儿的婚事操碎了心,为了置办嫁妆,他将自己在河南新乡购置的一块风水宝地给卖掉了,东拼西凑才攒够了9400贯。

根据苏辙本人在日记里所说:这9400贯,属于破家嫁女。

宋朝一贯钱的购买力,就相当于今天的800元,而9400贯就是750万元左右。

750万这又要从公元前多少年开始打工,才能攒到如此一笔巨款!而在古人的手里,竟然只是一个女儿的陪嫁。

可大家不要忘了,苏辙是有5个女儿的,如果一视同仁,也就是说苏澈光在嫁女儿的花费上就足足有将近4千万元。

这不禁让人感慨,原来在古代,不止是娶妻难,嫁女更是艰难!

但从另一方面,亦能够看出苏辙对女儿们的爱护,希望她们在娘家能过得滋润和舒适,不至于被夫家看不起。

不过说起来,苏辙的个人资产却是一个难解的谜团。毕竟他可是有一个随时犯错被贬、导致他也被牵连的哥哥苏轼。

苏辙像

苏轼都已经穷到要吃“东坡肘子”的地步,同样一路遭贬的苏辙为何会有如此惊人的身家资产呢?

原因很简单:苏辙勤俭持家,善于理财。

相较于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苏辙的名气似乎小了些,但是在政治上的能力,苏辙要比苏轼好了很多,苏轼虽也是个实干家,凡是他贬谪流放的地方,经他的手治理,都是一片百姓的赞美声。

但是苏轼有个“坏毛病”,就是爱叨叨,什么话都敢说。这一点在古代的官场尤为致命,“乌台诗案”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蹲在大牢里三四个月的苏轼,在被放出来的时候,依然没忍住想要说话,结果去接他回来的弟弟,迅速上手捂住了他的嘴。

我求你了大哥,你就别说话了

毋庸置疑,苏辙是个“大冤种”无疑了,科举考试兄弟同样及第,大家疯狂地祝贺追捧21岁的苏轼,而19岁的少年苏辙却明显被忽视了一些。

后来做官后,文坛盟主欧阳修格外关照苏轼,恨不得告诉天下人,这是以后继承我衣钵的天才,而苏辙却默默做着自己手头安排的事情。

后来欧阳修被党羽诋毁告老还乡,苏轼得罪新党遭到贬斥,他跟着哥哥受牵连也几次被贬。即便一直活在哥哥的光环之下,苏辙也从来没有心生嫉妒和不忿。

相反,千百年来苏辙的身上一直被贴有一些标签:扶哥魔、苏轼的铁粉,如果给他一面大旗,上面都会写着:哥哥永远是对的!

苏辙像

哥哥因为乌台诗案被抓进大牢里,苏辙不但支撑着苏家一大帮人,还忙前忙后为哥哥开脱,甚至跑到皇帝的身边说:

“你贬我的官吧,只要放了我哥哥就成!”

苏轼对这个弟弟极为依赖,每次缺钱了都是一封两泪涟涟的家书寄回去:子由!你老哥我缺钱了,嘤嘤嘤,快接济一下呀!

苏轼搁到现代,也是月月光的朝廷打工人,每月银子不是买酒喝,就是赈济灾民,不是给百姓搭桥,就是给百姓垦地。

如此下来,宋朝的公务员就算是工资再高也经不起挥霍呀!所以苏轼只能是求救持家有道的弟弟。

苏轼像

有一年修桥,苏轼就修书一封给苏辙请求救援,苏辙接到信,二话不说就迅速找老婆,为了完成哥哥下达的指标,这两口子不得不把皇上赏赐的金钱给掏出来捐了。

为了接济苏轼,支撑一大家子,估计苏辙的老婆都没少往里赔嫁妆。

好在苏辙是个沉默做事的性子,因此在政治的道路上要比哥哥的进程好得多,苏辙公务员的最高记录是坐上了大宋朝副宰相的位子。

宋朝公务员的工资高,待遇也好,皇帝还喜欢赏赐一些金银珠宝,苏辙又是善于理财之辈,纵然一生牵连被贬,但估计苏辙已经养成了云淡风轻的心态。

没事,还好老子有些积蓄,不用担心像哥哥那样流放如行乞。

但是苏辙积攒的资产,最后也都没有守住,不是借给了哥哥,就是嫁女儿的开销、娶儿媳的开销,甚至苏家的族亲借钱什么的,也都是跳过苏轼,直接找苏辙。

苏辙膝下有2个儿子,5个女儿,每一对婚姻配的都是显赫一时的贵族和世家。当初儿女的婚姻真的是把苏辙老爷子的家底都掏干净了。

不过好在有支出也有收入,送出去的嫁妆,抬进来的聘礼,虽然按照宋朝的“厚嫁风”来说,苏辙还是赔的那个,但也不至于太落魄。

可偏偏他还有一个随时张口要钱的哥哥:

苏轼像

“子由,我们一家老小没地方住,哥哥我想买房子,你借我三千贯。”

“子由,我又没钱了,你借我七千贯安顿家人。”

“子由啊,我……”

隔着千年后,我们都要感慨一句:兄弟情深呀!

就这样不停开销的苏辙,到了晚年沦落到自己连买房子的钱都没有,一家老小险些无处安居,最后无奈苏辙几乎将藏书卖尽,又掏出所剩无几的积蓄,这才勉强安顿好自家的老小。

苏辙集

苏辙晚年在日记中诉苦:“盎中粟将尽,橐中金亦殚”。又自嘲:“我老不自量”。

但是面对积蓄和亲情的对比,苏辙这一生都在选择亲情,他待哥哥情谊深厚,砸锅卖铁也要借钱给哥哥花;待女儿更是疼爱有加,卖房破家也要攒够丰厚嫁妆送她们出嫁。

他对家人的爱护和包容,让人隔着几千年都忍不住羡慕。

苏辙对家人的爱是真的,古代的嫁妆“壕”也是真的。

只是不知道,现代的你我如果穿越到古代的话,是否能有足够的存款给儿女娶亲嫁人呢?

相关内容

中国建筑兴业:上半年股东应...
中国建筑兴业(0830.HK)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 财务数据...
2025-08-21 04:51:16
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
8月4日,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19岁小将刘凯45秒6...
2025-08-21 04:44:41
近三年北京延庆旅游收入年均...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原标题:延庆长城、世园、冬奥三张...
2025-08-21 04:43:00
原创 ...
中国对于丧葬有诸多的文化,最原始的丧葬依旧是土葬,但是土葬不仅要讲...
2025-08-21 04:35:06
原创 ...
三国风云人物众多,单以蜀汉为例,文有诸葛亮、庞统、法正、蒋琬、费祎...
2025-08-21 04:35:06
原创 ...
孙权派吕蒙渡江杀关羽,看似很英勇,其实犯了很大的错误。在民间有一句...
2025-08-21 04:34:36
原创 ...
有人说三国最大的赢家就是司马懿,而事实也的确是如此,虽然当初曹家夺...
2025-08-21 04:34:32
原创 ...
一部《鬼吹灯》让无数人认识了一个神秘而又遥远的西域古国-精绝古国。...
2025-08-21 04:34:27
原创 ...
提到巾帼英雄,首当其冲的便是花木兰。而今天要说的是清末的这位巾帼英...
2025-08-21 04:34:07

热门资讯

原创 皇... 据《清史稿》中载:“太宗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虽大勋未集,而世祖即位期年...
原创 宋... 作为皇帝,宋神宗这个“神”字的谥号,在当时是褒义。《逸周书·谥法解》云:“民无能名曰神。”意思是其赫...
原创 他... 前言 有人说,清朝之所以走向覆灭,除政治腐败、经济衰落和外部冲击外,还有一点,就是缺少雄才。 殊不...
原创 历... 李卫这个名字其实大家并不是很熟悉,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他,还是因为我们国家2000年的时候由我们现在所熟...
原创 陈... 1960年的10月,董必武不远千里奔赴江西瑞金,他此次江西之行,只为了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陈碧英。 ...
原创 韩... 韩信到底有多厉害?死后也能灭了刘姓江山,让刘邦得了应有的后果 历史上的汉朝并不算亡,在朝代的更替上,...
原创 原... 引言 自古以来,沙尘天气甚至是沙尘暴,就是居住在我国北方的人们必须面对的自然灾害之一。公元354年(...
原创 老... 1985年,四川成都的民工正扛着预制板上楼。 1985年的成都,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原创 这... 文/格子道历史 根据《辞海》给“汉奸”所下的定义是:原指汉族的败类,而如今则指中华民族的叛徒。 从字...
原创 考... 引言 近日,一支考古工作组在陕西省对秦始皇的陵墓进行大规模普查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杂乱的土堆,引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