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人名叫刘备,他是一位仁义之君,深受人民爱戴,被誉为仁德之主。他拥有数位名将,如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他们一起打败了曹操等强敌,开创了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
然而,人们并不知道刘备身后隐藏的故事。刘备的善良、大义和礼贤下士是真的吗?他是否真的是一位伟大的君主,为百姓谋福利?他对手下部将真的是心怀天良,不计私心吗?
据说,刘备白帝城托孤的事情流传千古,人们常常引用他的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是,他却曾经试探诸葛亮是否愿意承担帝位,因为他害怕这位智谋出众的谋士会夺走他的江山。诸葛亮看穿了他的心思,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个提议。这说明了刘备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和不足。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他临终前,他告诫众人,不可再重用常山赵子龙。这是怎么回事呢?
刘备在攻打东吴失败之后,蜀国的军事实力和士气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与此同时,他的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日渐虚弱。在白帝城时,他不得不交代自己的遗言,但史书上所记载的非常简略,只是涉及到他一生的艰辛和对蜀国基业的忧虑。
然而,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据传,刘备在临终之前交代了许多事情,包括对将士和朝廷之臣的安排,以及对自己后代的规划。他深知,自己在江山建立方面的努力非常不易,需要继承人来维护。因此,他为自己的后代留下了一份详细的遗嘱,其中包括对他们的教育和继承制度的安排,以确保自己的血脉可以继续掌握蜀汉政权。
同时,他也为自己的身边将士做了很多的安排。他深知,身边的将士们都是自己一生中最为亲近的人,他们为自己的事业付出了许多。因此,他为他们做了详细的规划,包括将他们分配到不同的职位,让他们可以在自己离开后继续为蜀汉效力。
然而最令人惊讶的是,在他临终前的遗言中,他还告诫众人:常山赵子龙不可重用。这让许多人感到疑惑,因为常山赵子龙在蜀汉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五虎上将之一。为什么刘备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在夺取荆州后,刘备决定向着更大的目标——益州进军。为了取得胜利,他召集了各路将领,包括常山赵子龙。赵子龙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被授予了独立统兵的权利,这也是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次。他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和勇气,成功带领着部队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为刘备夺取益州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这场战争却让刘备对赵子龙产生了成见。在赵子龙凯旋归来之后,刘备并没有对他进行嘉奖和重赏,而是表现出了一定的冷淡和隔阂。这让赵子龙感到十分的失望和不满。
刘备夺取了益州之后,他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激励众人继续为他效力?于是,一些将领和文官们提议瓜分益州土地,以此来激励众人。然而,这个提议遭到了常山赵子龙的反对。
赵子龙认为瓜分土地会伤害百姓的利益,他大声喊道:“这种行为与乱臣贼子又有什么区别?!”赵子龙的话立刻引起了其他将领和文官的不满,他们开始攻击赵子龙,指责他不为自己考虑,只关心百姓。
刘备被这个局面逼得很为难,他明白赵子龙说的有理,但同时也担心失去其他将领和文官的支持。最终,他决定按照赵子龙的建议,停止瓜分土地,并表彰赵子龙的正义之举。
然而,这个决定并没有使刘备赢得其他将领和文官的尊重。他们开始怀疑刘备的能力和决策,认为他太过软弱,不能带领大家一起取得更大的胜利。同时,他们开始对赵子龙产生了敌意,因为赵子龙的话让他们失去了分配益州土地的机会。
刘备为了保持统治,最终还是给众人分了土地。但是,他也开始实行钱币改革,这使得蜀中的百姓们日子越来越难过。虽然刘备也有正义之举,但他内心里还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不能完全摆脱。这些事情让赵子龙和刘备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两人开始逐渐疏远,甚至在某些时候变得互相排斥。
赵子龙出身平凡,深知百姓的苦难,心系底层百姓的福祉。他一直寻找一位真正能够造福于民的主公。曾经跟随公孙瓒,但后来公孙瓒却变心了,令他感到失望。直到他听说了刘备的贤德和爱民之心,才决定跟随刘备。
而刘备则是一位没落的皇族,身上有着封建贵族的思想。他对待人才和百姓的态度虽然比较宽容,但是在很多政治和经济方面,他却采取了不利于百姓的措施。例如,他实行的钱币改革虽然推动了蜀汉的经济发展,但也对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这样的价值观和政治观念的不同,让两位英雄之间产生了隔阂。尽管刘备曾经在关键时刻听从了赵子龙的建议,但是他的封建思想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他的决策。最终,两人虽然同在蜀汉立下了不朽功勋,但是他们的路途却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各自走向了自己的归宿。
两人最大的不同还在于各自所擅长的领域不同,赵子龙是一名武将,擅长的是战争和武艺,而刘备则是一位君主,关心的是整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赵子龙对于政治上的事情往往缺乏深入的了解,他的眼光只局限于军事层面。而在益州分配土地这件事上,赵子龙的直言不讳,让刘备感到尴尬,因为这本是他想利用土地来拉拢人心的策略,却被赵子龙给批判了。
刘备作为一个君主,怎么能容忍一个武将对政治有所干涉呢?尤其是这个武将的眼光和自己不一样,这让刘备更加不满。但是,赵子龙的战争才华又是让刘备十分欣赏的,毕竟,他曾经亲眼见证过赵子龙在长坂坡上的英勇表现。因此,刘备对赵子龙的态度一直是矛盾的,既不想割舍他这位得力将领,又不得不管束他的政治言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