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灭亡后,九位封疆大吏都去了哪?最后下场如何?
创始人
2025-06-16 13:32:07
0

清朝时期有别于其他王朝的官制,无疑就是总督了,我们日常所提到的封疆大吏一般指清朝九大地区的总督,直隶、两江、四川、闽统治时期,总督的名称也是不断地变化的,大家在一些影视剧中,也听到过川陕总督的称呼,后来分离成四川总督和陕甘总督。

其实总督开始是个临时职位,或特定职位如河道总督和盐务总督,后改为常设。清王朝灭亡时,九大总督无疑是当时最有权势的人,那么他们的结局如何呢?

直隶总督张镇芳

直隶总督在九大总督中比较特殊,一般都是由内阁总理兼北洋大臣兼任,这些官职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当时朝廷内外最有权势的人,主要代表人物是袁世凯。

袁世凯前是李鸿章,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但是最后一位直隶总督却是叫张镇芳的无名小卒,因为那时的直隶总督已经不再是内阁总理兼北洋大臣了,而选择张镇芳的原因也比较特别,因为他是袁世凯嫂子的弟弟,这时的直隶总督不过是为安抚袁世凯而选择的过度人选而已。

因此张镇芳身上打下了袁世凯的印记,辛亥革命后,张镇芳一直跟随袁世凯,袁世凯称帝失败后,不久就死了,张镇芳却和辫子军的张勋勾结在一起,张勋复辟失败后,张镇芳被判了个无期徒刑,后通过贿赂坐了几天牢就出来了,从此退出中国政坛。

两江总督张勋

张勋这个人,大家都比较熟悉,他是清朝的死忠,辛亥革命后,唯一一个保留辫子的部队,人称“辫帅”,张勋自幼出身贫寒,虽然后来获得权势和地位,但是一直没有忘本。

从他的经历和人品来说,是完全符合中国传统的士大夫的行为准则,可惜因循守旧,开社会倒车,卷入府院之争,参与复辟,最后因为其人缘和关系,没得到什么惩罚,后来一直在天津租界做寓公,1923年去世,尸骨迁回老家江西,得以落叶归根。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东三省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地位比较特殊,它的历任总督都是由八旗中重要人物担任,出身东北的赵尔巽作为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他的权力虽然比不上直隶总督,但是地位无疑是最高的。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掌权,本想重用赵尔巽,但是赵尔巽对清朝的忠心还在“辫帅”张勋之上,拒绝了北洋政府的招揽,袁世凯于是让其编撰清史稿,可惜未完成便因病去世了。

很多历史学家对赵尔巽编写清史稿都很有看法,认为其过于美化满清统治者,但是对赵尔巽本身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结局,为满清统治,燃尽了最后一丝能量,也成全了他的忠心,算是死而无憾吧?

湖广总督瑞澄

瑞澄是继晚清名臣张之洞以后接任湖广总督,正是因为他的处理不当,才导致武昌起义爆发,当时起义前,革命党名单已经泄漏,当时有两个选择,要么销毁安抚人心,然后慢慢图之;要么当机立断把名单上的人员全部抓了杜绝后患。

而瑞澄却只抓了几个人,却致使人人自危,很多新军将领和士兵不知道名单上是否牵连着自己,于是不得不提前起义,武昌起义后,瑞澄并没有派兵镇压或以身殉国,而是逃到了上海,其后又跑去日本,这么说瑞澄还是为革命做出一些贡献的,正是因为他的无能才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其后,清王朝被推翻,北洋政府掌权,瑞澄在国内政局稳定后,回到了上海,在租界里了此残生,1915年去世。

闽浙总督松寿

无论是张勋还是赵尔巽都是清朝的死忠之士,但是能够以身殉国的烈士,在总督类的高官中,松寿是为数不多的一个。辛亥革命爆发后,各地总督巡抚纷纷独立,只有松寿一人组织抵抗。

当时士兵都不愿意跟随,他就给妇女发放武器,在时代的革命浪潮中,松寿的行为无疑是螳臂当车,最后不愿被俘受辱,更不愿逃跑,于是就自杀殉国了。

陕甘总督升允

升允出身蒙古八旗,是顽固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因循守旧反对一切变革,曾被立宪派排挤被迫辞官,辛亥革命后,他重新回到陕甘总督的位置上,准备占领西安为清王朝留条后路。

可惜大业未成,皇帝反而先退位了,从此清王朝灭亡,但是升允并不认输,他的余生致力于给革命党人死磕,晚年出没于北京天津等地,是宗社党中的标志人物。

不谈升允的愚忠,但论人品和官声而言,升允为官清廉,也算是个能臣,可惜开历史倒车,后半生更是图谋复辟,1931年9月18日,溥仪在东北建立满洲国,两日后升允去世,也算是含笑九泉了。

云贵总督李经羲

李经羲这个人比较复杂,作为李鸿章的侄子,也算背景强大,他在云贵总督任上的时候,就创办了云南讲武堂,蔡锷、龙云等人大都出自这里,经他手培养了不少革命党。

辛亥革命后,他直接跑去投靠了袁世凯,而被他礼送出境的蔡锷李烈钧等人,迅速占据了云南,袁世凯称帝失败后,李经羲回到上海,在租界里度过了晚年,1921年才去世,也算是得到了善终。

四川总督赵尔丰

赵尔丰是东北三省总督赵尔巽的弟弟,当时一门双总督,可谓一时无两,在四川任职期间,曾出兵西藏剿平叛乱,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可惜身陷四川“保路运动”的泥潭,最后却被处决,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两广总督张鸣岐

两广地区总督的最大职责应该就是和外国人打交道,虽然地处赋税重地,但是一般人是不愿意来这的,而张鸣岐为了巴结袁世凯,主动请缨来到这个是非之地,辛亥革命后,他更是投奔袁世凯。

袁死后,张鸣岐躲进天津租界,九一八事变后,他又和日本人眉来眼去,最后竟然卖身投靠,成了名副其实的汉奸,在1945年日本战败前夕去世,没有受到人民审判,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相关内容

工程服务提供商Legenc...
雷递网 雷建平 9月13日 工程和维护服务提供商Legence(股...
2025-09-13 17:43:44
原创 ...
9月13日上午,在东京进行的2025年田径世锦赛结束了男子铅球预赛...
2025-09-13 17:41:34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秋意浓 ...
2025年9月10日,新疆巴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一家旅游度假村秋...
2025-09-13 17:38:14
鹤峰“国省双美”公路,激活...
极目新闻通讯员 胡姣童 沿“最美省道”245饱览山水画卷,循“最美...
2025-09-13 17:37:43
石圪节煤矿活化工业遗产,“...
长治石圪节煤矿矿工俱乐部广场上,红砖墙上“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标...
2025-09-13 17:33:50
原创 ...
《——·前言·——》 你是否听过刘伯温与诸葛亮的传奇故事?这两位...
2025-09-13 17:33:49
秦始皇遣使昆仑采药的证据找...
近日,考古研究者仝涛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境内发现的一处石刻引发关注,...
2025-09-13 17:33:28
以文物之光守护文明根脉
□本报记者 张体义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6月5日面向公众免费试开...
2025-09-13 17:33:12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大阵营逐渐崭露头角,成为那个时代最为显赫的力量。然而,由于《三...
希特勒的德国司法:第三帝国时期... 2025年6月10日 人民法庭的废墟,1951 年拍摄。/ 图源:德国联邦档案馆, 维基媒体共享资...
原创 朱... 胡惟庸,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他的死象征着几千年来丞相制度的终结,为皇帝进一步加强个人权力扫清...
原创 日... 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起,到二战结束,日本对中国文物的掠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堪称历史上最为系统...
原创 伙... 1949年4月,第十五军的队伍正在加速前进,日夜兼程地朝着长江流域赶去。即使碰上了突如其来的风雨,士...
原创 内...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征服王朝,作为一个由外族建立的政权,其族群结构、族群政策以及族际关系与传统的汉...
原创 关...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一度深得刘备宠爱和信任,甚至被视作接班人来培养。即使在关羽惨败身亡,刘封承担重大责...
原创 红... 毛主席曾经深刻地指出:“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次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不仅锤炼了...
原创 元... 历史开讲 关于元代宗王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学术界通常从宏观视角出发,研究宗王的分封制度及其具体事...
原创 苏... 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公开了一项二战期间的绝密计划,震惊了全世界。原来,苏联曾为日本量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