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木匠皇帝“朱由校:放任魏忠贤把持朝政,他算昏君吗?
创始人
2025-06-14 01:02:31
0

今人不识古人事,共赏明月怀古人。

历史距离我们好像非常遥远,历史上的人物们,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似乎留给我们的,只剩下一个又一个纸面上的形象。

虽说这些形象不一定真实,但是我们现代人总是对那么几个有趣的人物津津乐道。明熹宗朱由校,熟悉明史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这位"木匠皇帝"留给人一个昏庸无能的历史形象。

大家都喜爱讨论这位皇帝的趣事,但他的特殊爱好是怎么造成的?他到底算不算昏君?这些问题却鲜有人问津。

明熹宗朱由校是明光宗的长子,但他却并非嫡子,他的母亲仅仅是一个选侍而已。他的父亲明光宗也不得祖父明神宗的喜爱,在其父登基之时就有神宗遗嘱,令其早立太子,并对朱由校实施帝王教育。

可惜天意弄人,祖父神宗皇帝计划地再好也赶不上世事变化得快。明光宗在位不足三十天,就因为红丸案暴毙了,这就是使得朱由校在没有被册封为太子的情况下就登上了帝位。

继位时的朱由校仅有十六岁,因其父的原因,他没有受过专门的帝王教育。有一种野史的说法说明熹宗根本没有受过教育,连字都不识得,这私以为是一种谬传。

十六岁的朱由校毫无治国辅政的相关经验和知识,面对着一帮大臣也不由得心里没底,彼时他还没有在朝堂中建立自己的势力,更没有可以相信的辅政大臣,就在这个时候魏忠贤走进了他的视野。

魏忠贤源氏明熹宗生母李选侍的太监,其与明熹宗在童年时就已相识。移宫案发生以后,为了制衡东林党日益壮大的势力,朱由校将魏忠贤调到自己身边来,并册封其为千户。

自此,魏忠贤成为了皇帝的心腹之人,同时也是朝堂上皇帝唯一信赖的臣下。这为后来魏忠贤乱政埋下了伏笔,也使得大明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魏忠贤成为明熹宗的内侍之后与熹宗的乳母客氏结交,使得其在皇帝身边的地位更加巩固。与此同时,明熹宗对于东林党人大为忌惮,也有利用魏忠贤的手打击东林党的意思。

于是故事就这样上演了。传说中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朱由校十分喜爱做木工,每每做木工时都会全神贯注,毫不在意其他的事情。

魏忠贤知道皇帝的这个习惯,在成为皇帝的心腹之后每次向皇帝汇报情况,都会看准皇帝做木工做得正起劲的时候,这个时候,皇帝一般都会一句"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来回答。

就这样魏忠贤成为了朝政的实际把控者。他越过皇帝,结党营私,构陷大臣,滥兴赏罚,东林党的不少贤臣均亡于他手。东林六君子、东林七贤都因为直言上建而得罪他,最终导致了杀生之祸。

魏忠贤势力最大时,人称"九千岁",意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都流传着他的恐怖传说。

据说只要开罪了他无论是官员还是老百姓都没有好下场。有巴结附和他的人,甚至为他一个活人开宗立祠。这时的大明朝廷也变得吊诡且滑稽,似乎明朝的灭亡也即将临近了。

天启七年八月,朱由校心血来潮,想去西苑泛舟。在魏忠贤等心腹的陪伴下,他来到西苑,船行至深水处时,忽而狂风大作,使其小舟颠簸不已,终而翻覆。

朱由校落入水中,虽被救起,但只此得了重病,身体每况愈下。到了该年八月十一日,病情加重,不治身亡,享年二十三岁,在位七年。

朱由校在位的七年时间里,发生的事情颇多,故而他本人的是非功过十分难论,但是按照事件来一一梳理的话,也许可以看出个大概来。

在政治上,明熹宗在早期任用东林党人,为局势的稳定以及吏治的清廉做出了贡献。其中最为有名的孙承宗、袁可立、袁崇焕投身边防,为明朝边防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天启四年,荷兰殖民者意图染指澎湖列岛,明熹宗在此问题上态度强硬,派出大明水师在澎湖海域与荷兰海军交战,最终胜利而归,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反抗外国殖民者侵略做出了贡献。

于此同时明熹宗还重视西方的火器发展,他曾派人前往澳门与葡萄牙人交易火炮,意在引进西方的火炮。

但是明熹宗在位时宠幸魏忠贤,使其扰乱朝纲陷害忠良,令朝廷陷入混乱之中。魏忠贤逐渐掌握了六部、内阁等实权部门,结党营私,极大程度上打击了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明。

于此同时,针对明朝万历以来的制度弊端与国本之争,在明熹宗时期也并未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这就使得疲敝日深,最终成为了拖垮了明朝的关键。

有传说描述,明熹宗在位时期从未上过朝,将朝政全部委托给了魏忠贤。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明史》里有明熹宗与大臣们议事的明确记载,说明魏忠贤还是不能完全把握朝政的。

还有的说法,说明熹宗酷爱木匠活,并且工艺高超,是一位被"皇帝工作"耽误的天才木工,不过这一点在正史里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有一种说法是,明熹宗对于宫殿与家具的要求与审美异常的高,这在后世的传说之中被传为酷爱木匠活。

最后还有一点是其对于东林党的态度,明熹宗在继位初期,由于东林党在其继位时期立有大功,故而重用东林党人。在其后又逐渐冷落东林党人,这一点究竟是因为魏忠贤的挑拨,还是出于皇帝自己的意愿,已经无法考究了。

就后来结果而言,朝廷上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确实极大程度地削弱了明朝的实力。明熹宗对于整个党争采取不理睬的态度,这毫无疑问是他的过失。

是非功过任人评,奈何无力挽狂澜。明熹宗朱由校的一生很难评述,现在也主要认为其是一个昏君。

但是他从小并未受过相关的帝王教育,也不知道怎样去平衡政局。再加上君臣之间的不信任,最终造成了魏忠贤专权的局面,这也是其最大的问题。

总结而言,朱由校没有能力挽救明朝的衰亡,他在位时期的所有措施都没有改变明朝的基本矛盾。由于朝堂的混乱,也无力去阻止东北的女真崛起。他可能并不是一个昏君,可是他也确实无法力挽狂澜,面对明朝的衰亡,他有着责任,却也无可奈何。

相关内容

从沙土到纤维砂(一):马术...
在马术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场地的演变犹如一部生动的传奇。 起初,骑手...
2025-08-28 12:53:39
自由式小轮车:驭风腾空 青...
Transparency 后空翻潇洒飘逸,定前轮稳如磐石,摆车架灵...
2025-08-28 12:52:26
到甘肃甘南旅游6天5晚游玩...
家人们,谁懂啊!现在旅游热潮一波接一波,大家都想趁着假期出去看看祖...
2025-08-28 12:48:32
(活力中国调研行)感受唐风...
8月27日,华灯初上,湖北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在宫灯映照下化为“琼楼玉...
2025-08-28 12:48:06
四川5天4晚最佳路线推荐,...
家人们,谁懂啊!四川那可是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
2025-08-28 12:47:19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7夜人均预算2400元,这个价格能让咱们...
2025-08-28 12:46:54
原创 ...
如今的画面,反而成为破解多年前传闻的最有力证据。18岁的 Luca...
2025-08-28 12:46:31
原创 ...
中国男篮新星王俊杰近日已经回到美国旧金山大学,和队友们会合训练,备...
2025-08-28 12:36:19
原创 ...
小王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特朗普提问时,注意到了一件有趣的新装饰。就...
2025-08-28 12:36:12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现在很多人可以在清宫戏上看到清宫女子脖子上都围着一条白绢,其实这是比较符合史实的,在清朝时期,这是后...
原创 清...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帝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隆裕太后接受了《清室优待条件》,清朝从此灭亡。 但...
原创 牛... 历史上的牛疫,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迅速,传染速度快,范围广,死亡率高,不仅给牛群的集约化饲养造成危...
涿县首秀:刘关张的“黄巾首战”... 一、电视剧里的“一刀999”,竟是古代版营销案例? 《三国演义》开篇最爽快的剧情,莫过于刘关张三兄...
原创 毛...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一举粉碎,当时毛新宇也被“保护审查”,后来在调查中发现,毛远新也曾犯下...
原创 清... 文 | 陈飞 提要:一样古代人民家家户户都具备的东西是什么?井。井的存在能够让老百姓获取清澈、凉爽的...
原创 诸... 三国中后期的时候,当年叱诧风云的五虎上将基本都死的死老的老,仅剩赵云和魏延还拿得出手;而吴国也好不到...
原创 为... 三国时代,群星璀璨。而季汉丞相诸葛亮,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之一。 一副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
八九十年代,很受听众喜爱的内地... 上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歌坛受港台流行音乐的影响,一些民族及美声等唱法的歌手也开始试...
原创 诸... 三国时期的刘备阵营,本来按照《隆中对》的战略,准备了两支北伐的主力。可是由于遭受了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