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的故事,想必大部分人都听说过,在北宋末年,国家衰败,再加上有奸臣作祟,所以当时朝廷上下乌烟瘴气,但就算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杨家将依旧效忠朝廷,在战场上奋力厮杀。虽然杨家将为朝廷尽心尽力,但却成了不少奸臣的眼中钉,而且这些奸臣在朝堂上不断的陷害杨家将,其中潘仁美、王钦都是杨家将的死对头。身为大宋子民,享有朝廷俸禄,但为了一己之私竟然做出了出卖国家的事情。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同样是杨家将的死对头,他就是韩德让。
韩德让是辽国的大臣,但是他的祖上是汉人,当时他的祖父在六岁的时候就被辽人掳走,做了奴隶,因此,韩德让在辽国出生。到了韩德让父亲的那一代,因为韩家那时深得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信任,所以韩家也成了当时的名门望族,并摆脱了奴隶的身份,自然韩家以前的历史也就很少有人提起过。其实韩德让的原名叫做韩延寿,之所以现在称之为韩德让是因为辽国皇帝亲自给他赐名。
由于韩德让当时在军事上的能力很强,所以辽圣帝很喜爱韩德让,并撤销了他奴隶的身份,还给他赐名,而且还给了他一个辽人身份叫做耶律隆运。韩德让在军事上成绩斐然,最著名的战役就是高粱河一役,他曾经大败宋军,因此被封节度使一职。韩德让的能力不仅体现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上也很有手段。为了稳定辽国的政局稳定,韩德让鼓励老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并且让朝廷给予大量的支持,辽国因此国力强盛。在朝廷内部,韩德让选拔贤能之士,并不计较出身门第,只要有能力就有机会被重用。在韩德让的努力下,不少能人志士都被招募到了辽国,为日后辽国的发展出力不少。在韩德让的带领下,辽国多次挑起战争,对北宋进行了侵扰。因为韩德让带兵很有一套,所以在多次战争中都取得了胜利。而北宋王朝因为国力衰微,所以面对辽国一次次的侵扰毫无办法。
之后辽景宗病逝,辽国大权落在了十二岁的梁王耶律隆绪身上。由于耶律隆绪继位的时候,才十岁,年纪太小,为避免朝中大臣不服从管理,当时辽景宗留下遗嘱,让韩德让和萧太后一起辅佐耶律隆绪稳定朝局。当时萧太后没有娘家可以依靠,而朝中一些大臣又虎视眈眈,所以她找到了韩德让对其声泪俱下的哭诉了一番,韩德让便心软答应了。原来韩德让和萧太后是旧情人的关系,当时萧太后本是要许配给韩德让,但是被皇帝抢先一步选走了,所以才成为太后。当时萧太后表示,只要韩德让可以辅佐耶律隆绪,两人便可再续前缘,那么新帝也就相当于是韩德让的儿子。
韩德让最终答应了萧太后,因为有了之前的关系,所以韩德让经常进出萧太后的营帐,而且丝毫没有避讳。不论是处理政务还是外出狩猎的时候,两人都是同案而食,就好像平常夫妻一般。为了让两人的关系名正言顺,萧太后甚至派人暗杀了韩德让的妻子,由此可以看出二人的狠辣之处。在韩德让的辅佐下,隆绪渐渐坐稳了皇位,而辽国的实力也渐渐的强大起来。可以说韩德让与萧太后之间的关系,与清朝时期的多尔衮与孝庄太后之间的关系相同。
历史上对于韩德让的评价不低,虽然他做了一些荒唐事情,但是在治理国家方面,韩德让还是很有自己的一套,正是因为有他的辅佐,隆绪才能坐稳皇位,他监国期间,辽国的势力不断扩张,虽然从北宋的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要客观的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他的功绩不可以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