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吴三桂为何没有入选《贰臣传》?乾隆为啥要编这套书?过河拆桥吗
创始人
2025-06-09 10:03:44
0

乾隆编写《贰臣传》的直接原因很简单,因为他闲得慌。当60年皇帝,3年多太上皇,实际掌权长达63年之久,古今未见第二人。时间多了,幺蛾子自然就多了。至于间接原因就比较多了。

一、立足已稳,需要缓和民族关系。

简单来说,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过河拆桥的行为。过去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等创业之主在创业的过程中,是非常需要这帮汉臣相助的。

因为八旗兵马战斗力虽然强,可人数实在是太少了。八旗兵满打满算也不过才20万人,可明朝的军队有至少100万人,李自成、张献忠的军队也号称有100万多人。

所以说清朝想要统治天下,就必须要借助汉臣们的相助。清朝入关以后,给兵丁入编制。当时八旗兵就有20万人左右,这里面包含了满八旗、汉八旗和蒙八旗。而汉人为主的绿营兵却有60万人左右。

由此可见,清朝想要坐拥天下,没有这帮所谓的贰臣,是根本做不到的。哪怕是把八旗人马全都派到地方上去做管理,其实也不够。

所以就有了孔有德、吴三桂这些汉臣藩王。可是到了康熙年间,第一次过河拆桥行动就这么展开了。

本来吴三桂等人在地方上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坐镇云南,独霸一方。虽然名声差了点,可当时的人不敢公开说他坏话,这就足够了。

没想到康熙却要求削藩,直接把吴三桂等人给逼反了。平定三藩的确是康熙的政绩之一,但也只是过河拆桥的善后工作而已。

第二次过河拆桥,其实就是乾隆编写这本《贰臣传》了。这个时候的清朝,经历了康熙四处平叛,雍正改革治理,已经相当稳定了。

但是民族矛盾却异常尖锐,为啥?因为满汉阶级分化日趋严重,为了提升民族凝聚力,乾隆刻意把这帮贰臣拉出来重新鞭挞了一遍。

二、编写《贰臣传》,也有乾隆个人的情绪问题。

其中有一个人应该掀开自己的棺材板,出来感谢一下乾隆,这个人就是钱谦益。为啥?因为乾隆对钱谦益破口大骂之后,反倒把一个“水太凉,不能下”的胆小鬼钱谦益,变成了一位忠于明朝的大忠臣。

这是咋回事?原来乾隆时间多了没地方打发,有没有电视剧可以看,所以就只好去看书。他看到钱谦益写的书以后,突然心里就憋着一口闷气,钱谦益这货啥情况?拿着本朝的俸禄,干着和本朝作对的事情?这是人吗?

夫钱谦益果终为明臣守死不变,即以笔墨腾谤,尚在情理之中。而伊既为本朝臣仆,岂得复以从前狂吠之语刊入集中,其意不过欲借此以掩其失节之羞,犹为可鄙可耻!---乾隆

这话的意思就是钱谦益这货如果一直侍奉明朝,坚贞不屈,那么在书里骂两句清朝还能理解。可是你钱谦益既然已经投降了清朝,为啥还要骂清朝呢?

乾隆认为钱谦益这货就是为了想要靠两本书,来掩盖自己失去忠义节气的羞耻,这是非常可耻的行为。这个时候乾隆忽然就来了灵感,打算重新梳理一下帮助清朝夺取江山的这帮汉臣。

三、《贰臣传》分为甲乙两等。

被人称之为贰臣,总归不是什么好事。所谓贰臣,其实就是在两朝做官的人,既给明朝打过工,又给清朝打过工,这样的人才能算得上是贰臣。

但是这样的人,其实数量不在少数,而且把人家一棍子打死,这未免有些过分了。所以乾隆给《贰臣传》分为了甲乙两等。

其中入选甲等的贰臣,虽然是贰臣,可是他们对清朝是赤胆忠心的,而且帮助清朝立下了功勋。至于入选乙等的,那就是被批判的重点对象了。

后来乾隆似乎觉得编写甲等有些过分了,所以又缓和地给了一个原因:

所以至有二姓者,非其臣之过,皆其君之过也。

也就是说乾隆告诉大家,你们的祖先在甲等之中,并不是他们的过错,而是当时的明朝皇帝不行,才会造成这种情况。

编入甲等的官员,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在明朝是低级官员,可是到了清朝以后,通过努力报效朝廷,立下不少战功,因此得到提拔,从而成为了清朝重臣。这种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李永芳、耿仲明。

李永芳在明朝就是个抚顺游击,连个将军都混不上。可是他是全大明朝第一个投降清朝的,此后又立下了不少功劳,所以他本人包括他的子孙后代,都是清朝重臣。耿仲明就更别提了,过去是皮岛守将毛文龙的养孙,后来投奔了皇太极,成为了三顺王之一。

第二种就是在明朝本为高级官吏,到了清朝以后,依旧能够立下大功,得到清廷的重用。这种人的典型代表便是洪承畴。洪承畴本来就是明朝的蓟辽总督、兵部尚书,结果投降清朝以后,帮助清朝招降了南方大片地区的官吏,为清朝兵不血刃夺取了大片地盘。

编入乙等的官员,也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在明朝为奸臣,到了清朝依旧还是奸臣,典型代表是冯铨。冯铨在明朝是魏忠贤的手下,贪污受贿,名声很差。投降清朝以后,依旧还是这么回事,除了敛财,一无是处。

第二种情况是在投降清朝以后,依旧在背地里说清朝坏话的那帮人。典型代表就是此前提到的钱谦益。当年南京城破的时候,他的小妾柳如是拉着他一起跳河殉国,结果钱谦益把脚往水里一放,立刻哆嗦了一下抽了回来,并且表示:水太凉,不能下。

气得柳如是二话不说就要跳河,实在是丢脸丢大发了。投降清朝以后,钱谦益偷摸着在自己写的《初学集》和《有学集》中,贬低清朝。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后世明白,他还是忠于明朝的。

第三种情况是先投降李自成,后投降清朝的。相当于是三臣了,典型代表便是龚鼎孳。这家伙本来是明朝兵科给事中,李自成夺取京城后,龚鼎孳便投奔了李自成。清军夺取京城后,龚鼎孳又投奔了清军。

总结:吴三桂是叛臣,还够不上贰臣。

如果吴三桂没有发动三藩之乱,那么这哥们进入《贰臣传》那是实至名归的,至少应该进入乙等。因为他先投降了李自成,再投降了多尔衮。

可是吴三桂后来又背叛了清朝,发动了叛变。这家伙已经成了乱臣贼子了,乾隆压根不可能把这种人再放入这本书里。如果放进去的话,就得再编写一个丙等才行。

因为把吴三桂放甲乙哪个等级都不合适,毕竟甲等对清朝忠诚,乙等只是有些毛病,还没到叛乱的地步。未免舆论扩大化,吴三桂这样的敏感人物,能不提还是不要提了。

吴三桂有他自己的归宿,由于他是叛逆之臣,所以入选《逆臣传》,实至名归。如果大家有兴趣,晚点再给大家介绍这套书。

参考资料:《清高宗实录》、《贰臣传》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原创 传... 民国时期被称为“黄金十年”,也有人称之为南京十年,指的是自1927年开始,民国政府为抵御三大军阀的压...
原创 陈... 有人曾说,军人的存在是为了战争,是为了摧毁世界;而科学家的使命则是发明创造,是为了建设和改变世界。那...
(抗战胜利80周年)四省博物馆... 中新社 太原6月30日电 (记者 胡健)“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30日在山西博物...
《三国志·战棋版》PK7黄天蔽... 哈喽大家好啊,PK7黄天蔽汉的地图和之前不太一样,在新的规则下,城池占领时间越长积累的霸业值越多,那...
陈济棠的真相(2—1) ——《广东十虎陈济棠》勘误意见(2)—1 (8) 【图1,《连阳标统:广东十虎坐地虎陈济棠》节选:...
原创 殿... 众所周知,在科举制诞生之前,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虽然这两种方法在某些历史阶段发挥...
陈济棠的真相(1—9) ——《广东十虎陈济棠》勘误意见(1)—9 【图41,《梅县文史资料 第8辑(纪念邓仲元将军诞辰10...
原创 五... 五胡乱华的年代中,羯族对汉族人的残杀可谓是最为凶狠的。根据历史考察,羯族并不属于匈奴族群,实际上,他...
原创 刘... 好的,我会按照你的要求,把每段内容保持原意,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地进行改写: --- 襄樊...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苏... 新华社南京7月1日电 题:苏州古城考古为吴越融入“大一统”进程提供实证 新华社记者朱筱 苏州姑苏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