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印度空军真是丢尽了颜面!五架战机被摧毁成废铁,其中包括三架昂贵的“阵风”,它们在空中“阵亡”,而印度自己引以为傲的S-400防空系统也被打得惨不忍睹,甚至连俄罗斯军队都认不出其模样——巴基斯坦凭借中国制造的先进武器成功突破了南亚空中防线。尽管巴基斯坦的军费只有印度的七分之一,然而他们却成功地将价值78亿欧元的“欧洲顶级装备”打得支离破碎。这场战斗不仅让印度自诩的“南亚霸主”丧失了其遮羞布,还让全球军工界为之震动:中式装备究竟给对手带来了多么强大的打击?
首先来看巴基斯坦手中的几样“中国神器”有多么强大。歼-10CE战机配备的霹雳-15导弹射程达到170公里,比印度的“流星”导弹足足多出了10公里,相当于两人对射时,你还在调准镜头,别人已经把子弹打到你脸上了。
然而,这还不是最强的部分——巴基斯坦装备的氮化镓雷达组件数量是“阵风”的1.5倍,探测距离比对方多出50公里,电子干扰系统一启动,法国吹嘘的“频谱”电子战技术立刻失去了效果,几乎变得无能为力。印度飞行员们根本无法理解,当雷达警报器安静得像恒河夜祭时,导弹为何会突然从云层中跳出来?
实战中的表现更是狠狠打脸印度。巴基斯坦的LY-80防空系统仅用97秒就锁定了印度的导弹,而红旗-9P的高空覆盖几乎像是天网一般,预警机指挥系统让整个战场变得如同透明玻璃房。相比之下,印度的“万国牌”装备则表现惨淡。S-400防空系统被巴基斯坦的枭龙战机发射的CM-400AKG高超音速导弹轻松击穿,曾被誉为防空神话的俄制武器瞬间变得支离破碎;布拉莫斯导弹刚发射便被激光反导系统击中,化为一场绚烂的烟花表演,仿佛在演绎一场“百万美元烟花秀”。最令人痛心的是残骸的照片——印度的“阵风”战机在自家空军基地20公里外坠毁,而挂载的“米卡”空对空导弹甚至还没来得及发射,这哪是空战,简直是主动送人头。
巴基斯坦的体系化作战无疑是杀手锏。预警机、数据链、电子对抗的紧密配合,使得歼-10CE和枭龙Block3在作战中配合默契。一方面,超视距导弹精准打击,另一方面,无人机绕后偷袭敌方阵地。而印度则依旧停留在“单打独斗”的老旧思维中,苏-30MKI、米格-29和阵风各自为战,且数据链不兼容,通讯只能依赖喊叫,这让印度的作战指挥如同拿着iPhone的土豪误入华强北的翻新机市场。更加令人吃惊的是成本差距——巴基斯坦的CM-302反舰导弹单价仅为120万美元,而印度的布拉莫斯则需要300万美元;红旗-9P的拦截成本不过几十万,而印度S-400每次拦截的代价却高达十几亿美元,简直是在浪费钱。
印度这次真的是将“人傻钱多”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78亿欧元购买36架阵风,单架价格足以购买三架歼-10CE;而花大价钱引进的S-400,却在中国出口版红旗-9P的打击下变成了活靶子。
此时,法国的达索公司一定在捶胸顿足,毕竟他们的金字招牌已经被印度给砸了;俄罗斯同样感到愤怒,苏-57战机尚未交付,苏-30MKI却先成了笑柄。印度总理莫迪现在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国内反对党不断揪住“天价玩具”不放,股市和汇市一跌再跌,国际资本则比恒河的水还要快地撤离。
这场南亚空战给全球军事界上了深刻的一课——现代战争早已不再是比谁家飞机多、武器标签更贵,而是比谁的作战体系更融合,技术更新更快,后勤支持更有韧性。中国的军工实力通过实战证明,曾经被认为不可战胜的欧美俄装备早已不再是王者,从追赶到引领的超车已成为现实。下次再有人吹嘘“阵风横扫四代机”,建议直接转发印军战机坠毁的高清现场图。
这一场“中国制造封神”的戏码,伤害性十足,侮辱性爆表,但最扎心的还是那个真理:没有硬科技支撑,哪怕钱包再鼓,也只能为对手送去战利品,成为运输大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