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消委会郑重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消费。当下市场上出现的手机黄金贴,虽看似奢华“土豪”,但实则需谨慎对待。这些手机黄金贴价格往往虚高,其材质和工艺可能并不如宣传那般优质。消费者在购买时应保持理性,不要被其华丽外表所迷惑,避免盲目跟风消费。要充分考虑自身经济实力和实际需求,不要因一时的冲动而花费过多不必要的金钱。理性消费才能让我们在享受商品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随着黄金价格节节攀升,手机黄金贴受到年轻人欢迎,29.9元的“暴富”、39.9元的“生肖蛇”、59元的“四方来福”等纷纷热销。近日,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消费提醒,消费者购买手机黄金贴要分清装饰用途和投资需求,理性消费。
据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手机黄金贴大多由金箔制成。传统工艺制作金箔,以含金量为99.99%的金条为主要原料,经十多道工序制成,厚度不足0.12微米。从经济角度来看,金箔非常轻薄,重量常常以毫克计算。其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和装饰价值上,而非金融价值。
金箔在加工过程中可能添加银、铜等金属,会对黄金的纯度造成影响。根据相关规定,黄金含量达到99%以上称为“足金”,纯度999‰的金饰也只能标注为“足金”,而不能称为“千足金”。因此,消费者购买时要仔细辨认是否有黄金纯度及克数的标识。
金箔非常轻,且可能含有其他金属,在回收市场热度不高。多数黄金店铺不回收0.2克以下金片制品,部分店铺甚至不回收过塑金片制品。这主要是因为金片制品回收难度大、成本高。重量极轻的1毫克至2毫克的产品,经传统喷灯熔金后,肉眼很难看见。它们即使量大,也因为单品重量太低容易被喷出的火焰吹走,而产生争议。
市消委会提醒,手机黄金贴是一种装饰品,消费者在选购时要分清装饰用途和投资需求。如果在意投资属性,可选择正规黄金品牌克数较大的金片;如果偏重装饰性,选择时要注意工艺质量和金箔成色、重量。(记者 刘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