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背后,中美角力正不断升级。美国一直试图在南亚地区扩大影响力,将其视为遏制中国的重要前沿。在印巴冲突中,美国积极向印度示好,提供军事援助和外交支持,以拉拢印度对抗中国。
而俄罗斯原本在南亚地区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但此次印巴冲突中,俄罗斯似乎被挤出了局。印度在与美国靠近的同时,对俄罗斯的态度也有所转变,这使得俄罗斯在印巴问题上的话语权相对减弱。
这种中美角力升级且俄罗斯被挤出局的局面,给印巴冲突的解决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也使得地区局势更加复杂,各方势力的博弈将持续影响着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上一次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军事交锋是在2019年,当时美国官员察觉到两国的核武调动已经到了足以令人担忧的程度。国务卿半夜被叫醒。他在回忆录中写到,自己通过电话“说服双方,让他们相信对方并没有在为核战争做准备”。
经过一开始的小规模交火,那次冲突很快就平息了。但六年后,这两个南亚对手随即再次陷入军事冲突。而这次,由于该地区最重要的军事联盟已重新划定,出现了新的不确定因素。
武器流动模式的变化体现了在亚洲这个特别动荡的地区的新联盟关系,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这三个核大国在这里比邻而处,关系却格外不安。
传统上不结盟的印度已经摆脱了过去对美国的犹豫态度,一直在从美国和其他西方供应商那里购买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装备。与此同时,该国大幅减少了从其冷战盟友俄罗斯那里购买的廉价武器。
自阿富汗战争结束以来,巴基斯坦对美国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巴基斯坦已不再购买美国曾鼓励其采购的美国装备,转而向中国采购绝大多数军事装备。
这些联系将超级大国政治的因素注入了南亚这个持续时间最长、最棘手的冲突中。
美国将印度培养成对抗中国的伙伴,而随着印度与美国关系的密切,北京加大了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和资助力度。
与此同时,近年来,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因领土争端关系恶化,两国军队不时爆发冲突。并且,由于特朗普总统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家——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已降至最低点。
这一切综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触即发的局面,显示随着二战后全球秩序的破裂,联盟关系变得多么复杂和混乱。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前外交官阿什利·泰利斯说:“美国现在对印度的安全利益至关重要,而中国也在巴基斯坦日益发挥着类似的作用。”
如今,在印度对巴基斯坦采取军事行动之际,美国对印度的支持已经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在克什米尔4月22日的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的最初几天里,印度总理莫迪分别与特朗普和副总统JD·万斯通了电话。
在随后的几天里,莫迪又与十几位世界领导人通电话,但显然俄罗斯总统普京不在其列。袭击事件发生一周后,俄罗斯外长才与印度外长通了电话,而莫迪和普京本周终于进行了交谈。
中国则公开支持巴基斯坦,称其为“铁杆朋友和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
这些趋势可能会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军事冲突中。
“如果你想想印度和巴基斯坦未来的冲突可能是什么样子,它越来越像是印度用美国和欧洲的平台作战,而巴基斯坦用中国的平台作战,”前美国高级国防官员、现任美国观察家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的林赛·福特说。“在过去十年里,两国的紧密安全伙伴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对美国的重要性下降,巴基斯坦转向了一直向它张开怀抱的中国。
据密切研究全球武器流动的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称,在21世纪中期,中国提供的武器只占巴基斯坦武器来源的38%,而在过去四年里,这一比例已达到约80%。
与此同时,印度对俄罗斯武器的依赖减少了一半以上。2006年至2010年间,印度大约80%的主要武器来自俄罗斯。在过去四年里,这一数字已降至约38%,印度一半以上的武器进口来自美国以及法国和以色列等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