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西游记》中,前后关系变化最大的两位应该算是孙悟空和牛魔王了。起初,孙悟空在花果山为妖。由于志趣相投,拜牛魔王为大哥。在大哥的带领下,孙悟空每日饮宴游玩、广交贤友,关系非常亲密。然而,故事并没有像《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中那样发展,随着孙悟空大闹天宫被捉,昔日兄弟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到三调芭蕉扇时,两人关系降到了冰点。牛魔王不顾昔日友情举刀相见,孙悟空更是耗尽三界关系也要办掉牛魔王。往日亲密无间的兄弟为何到了兵戎相见、你死我活的地步?
这还要从牛魔王下界的原因说起。与《西游记》中的其他妖怪不同,牛魔王有着深厚的道教背景,他原本是通天教主的坐骑。通天教主即灵宝天尊,与原始天尊、太上老君并称为道教的三清,地位非常尊贵。在漫长的岁月里,道教一直都是三界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派别,基本处于孤独求败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被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个人就是如来佛祖。如来佛祖作为佛派的代表,自然不甘于道派一家独大的局面,总是想着扩大佛派在三界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但苦于一直没有机会。
孙悟空的横空出世,让如来佛祖看到了击败道派的一线曙光。于是,在他的一手策划下,一项以孙悟空为核心的佛派扩张计划出炉了,这就是西天取经。为了确保项目万无一失,如来佛祖做了两方面准备工作:第一,传授孙悟空武艺。为了掩人耳目,他变化成道教神仙(即须菩提祖师)的模样,在灵台方寸山开设培训班,专门为孙悟空量身定制了一套培养方案。第二,为了约束、监视孙悟空,如来派二徒弟金蝉子(即唐僧)下界,并委托观音将锦襕袈裟、九环锡杖、紧箍咒等传给他以保护徒弟的安全。
如来佛祖的异常动向,马上引起了道派高层的关注。原始天尊、灵宝天尊和太上老君随后组织讨论,研究制定了以牛魔王为核心的反击方案。根据道教大佬们的安排,牛魔王的主要任务就是接近、策反乃至消灭孙悟空。就这样,以孙悟空为代表的佛派力量和以牛魔王为代表的道派力量为了各自的利益展开了明争暗斗。这场斗争的起点不是在积雷山,也不是在翠云山、解阳山和号山,而是发生在花果山。牛魔王出现在花果山水帘洞并与孙悟空结为兄弟,为这场惨烈的斗争拉开了序幕。
牛魔王与孙悟空义结金兰,并非出于什么志趣相投,而是有着极强的目的性:第一,借机了解孙悟空的真实实力,为之后的正面较量打下基础;第二,麻痹、策反孙悟空,每天带着孙悟空吃吃喝喝,旅游玩耍,让其失去斗志;第三,监视孙悟空的动向并及时反馈给道派,以便大佬们及早制定相应的对策。在这一回合中,牛魔王基本达到了目的,对孙悟空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同时拖住了孙悟空,大大延缓了如来佛祖的进度计划,给道派制定、部署反击方案赢得了时间。
于是,道派说服玉皇大帝,采用利益诱惑的方式招安孙悟空,先后授予他弼马温、齐天大圣等头衔,甚至不惜押上整个蟠桃园中的蟠桃,可以说不计成本。然而,这种利益收买的方式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如来佛祖通过策反御马监小吏、七仙女等,让其激化孙悟空与天庭之间的矛盾,轻松将其化解。与此同时,如来还以平定天庭叛乱为名,借机将孙悟空安置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即五行山,继续对其进行培养,以破解牛魔王之前对孙悟空的调查。与此同时,道派也对牛魔王及其家族成员进行了培养。
双方第二个回合的较量发生在号山火云洞,牛魔王派出了红孩儿。经过太上老君的培养,红孩儿不仅学会了三味真火,还了解到孙悟空的致命弱点——怕烟熏。在这场较量中,孙悟空差点儿被红孩儿的三味真火熏死,幸亏猪八戒和观音菩萨及时出现,才保住了猴哥的性命。直到此时,孙悟空才明白牛魔王与他结拜的真正意图——哪有什么兄弟情,完全就是利用我!于是一颗复仇的种子开始在他心中萌芽。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孙悟空先后羞辱了牛魔王的弟弟如意真仙、妻子铁扇公主和小妾玉面狐狸。
积雷山摩云洞,牛魔王与孙悟空互相凝视对方,两人知道,最后的决战终于到来了。到了此时双方终于摘下来原有的面具,坦诚、决绝的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对决。无论从各自代表的派别利益来说,还是从个人恩怨来讲,这场对决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没有握手言和之说。牛魔王一方倾巢出动,孙悟空一方亦是竭尽所能。经过旷日持久的熬战,最终孙悟空以耗尽三界关系的代价彻底解决了牛魔王这颗西天路上的钉子。牛魔王倒向佛派,让道派元气大伤,他们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代理人以对抗佛派。
正是因为孙悟空和牛魔王分别代表着对立的两个利益集团,因此他们根本不存在握手言和的可能。正所谓“对敌人的手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在这种情况下,孙悟空别无选择,只有彻底打败牛魔王,才能生存下去。在生存面前,耗尽三界关系这个代价简直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