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
近期,“一碗面30元的网红面馆卖不动了”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某网红面馆套餐
在前两年,“巅峰时期”的网红面馆可谓风靡一时、风光无限。而仅仅过了一年多,面馆市场仿佛换了天,不少门店已经倒闭或暂停运营,粗犷开店的背后是不断闭店。有网友吐槽:“这样的面性价比太低。”
不同商圈网红面馆客流“冰火两重天”
面食在我国一直都不乏市场。既然有市场,就不乏生意。前两年,在消费提质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网红面馆应运而生。但在不同地段的商圈,它们的表现却是大相径庭。
12月16日,周六,阴雨绵绵的中午时分,极目新闻记者走进一家位于徐东商圈的某网红面馆,见到还是有不少顾客正在购餐,有消费者向记者表示这家店的生意一直不错。
“因为楼上就是培训班,孩子学完乐器,下来吃饭,蛮多这样的。”店员说,“双休的时候人更多,但基本都是阶段性的,一批人吃完饭,接下来好几个小时都很少有顾客。”
某网红面馆(图源:澎湃新闻)
记者走访另外几个网红面馆后发现,在郊区商圈却是另一番景象——有的门店已经歇业,有的则是人群冷落。
这些网红面馆大都开在购物中心、大型商场、写字楼下,前期需要投入装修成本、进驻成本,后期运营需要持续支付房租、人工等运营成本,但最终都是由消费者来买单。
其中一家门店经营者告诉记者:“前两年刚开店投了点钱,生意还真不错,小年轻、上班的老来吃。现在可能一个是大家没新鲜感,你看旁边类似的店多了去了,一个是缩减开支,都不愿意吃了,在这开店是越来越难咯。”
从“春风满面”到“面露难色”
据澎湃新闻报道:前几年,高瓴资本、红杉中国、中金资本、金沙江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疯狂吃面”,直接捧红了这些网红面馆新贵们。它们凭借着别致的装修风格和普遍较高的价格,再加上资本的助推,成功吸睛并迅速在消费市场走红。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21年,以马记永、陈香贵、张拉拉为代表的牛肉面品牌,以及五爷拌面,还有腾讯投资的和府捞面等品牌,总融资额超过14.4亿元。最风光的时候,马记永、陈香贵估值超过10亿元,遇见小面估值达30亿元,和府捞面于2021年夏天宣布完成近8亿元E轮融资,创下连锁面馆当年最高融资纪录的同时,估值被拉到70亿元。
“当初确实很多人来吃,甚至还有代购排队的。”另一家网红面馆的店员告诉记者,“这两年,尤其是今年,人真的少了好多,虽说还能正常经营,但之后也不好说。”
关于网传的食品质量下降,他补充道:“没有啊,一直都这么做的。也可能是大家有点腻了。”
网红面馆(图源:澎湃新闻)
数据显示,曾红极一时的面馆新贵们的发展都不尽如人意。和府捞面2021年新开门店114家,2022年仅新开72家,目前门店总量507家,距离千店目标相差尚远。张拉拉虽然在2021年年底喊出已在全国累计签约100家店,但一顿拓店后,目前门店总量却只有97家,新开速度比不上闭店速度。五爷拌面巅峰时一年开店超600家,两年后,其闭店率高达40%。
有媒体报道称,曾在上海风靡一时的网红面馆近期经营惨淡,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边开边倒,倒得比开得多——巅峰时期曾开遍了整个上海的“家有好面”,上个月启动破产清算;计划今年开1000家店的兰州牛肉面品牌“陈香贵”,已经从237家关到191家。
情况稍微好点的是马记永,它还在增长。据公开数据,其门店数量从2021年底的81家门店,增长到2022年底的220家,再到如今的261家。
网红面馆们放慢了步伐,不再狂飙。整体来看,两年前的高光时刻仿佛就在眼前,谁也没想到,市场变化竟会如此之快。两年前“春风满面”,到现在“面露难色”。
“夹缝”中的网红面馆应如何“面貌一新”
据中国质量报援引研究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消费者餐食类型偏好》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式快餐的可接受价格大多在20元价格带,其中85.2%的消费者认为可接受价格不超过30元。
但从产品本身来讲,网红面馆由于其包装较为“高大上”,吃一碗面要花费30元,点个套餐要花费四五十元,甚至更贵。因此,这一点被消费者广为吐槽。
记者在某网红面馆点了一份套餐,花费50元。“要不是孩子学完乐器下来吃方便,确实也不会选择吃面,旁边馆子也不少。”一位宝妈向记者说道,“花100吃一顿蛮尴尬的,好一点下馆子,差一点就吃一碗普通的面。”
在记者看来,现在的网红面馆的确处于一个上下尴尬的局面。对于消费者来讲,向上多花一点钱可以吃更好的,想吃面不如去普通面馆,“夹缝”中的网红面馆们是时候改变一下策略了。
网红面馆餐品单价(图源:窄门餐眼)
餐宝典创始人、餐饮行业分析师汪洪栋直言,如果放到两年前,这个逻辑还行得通。在商场逛街累了,走进装修精美的面馆,花30多元吃碗面再正常不过。“你必须承认那里的环境和标准化做得比街头面馆强太多。”他表示,但现在,消费风向变了,连星巴克、喜茶都在降价,背后是餐饮行业的迫不得已。
《新品略财经》杂志认为,回归常识是网红面馆们最该思考的一点,一碗面,就是一碗简单的面而已,一碗面能值得多少钱,消费者心中有数。因此更要贴近市场,主动调整价格,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其次就是要降本增效、寻求突破。不妨大胆地关闭一些不符合预期的门店,降低成本,缩减开支。最后还是要自我造血、精品经营。连锁餐饮品牌不能盲目追求规模化,而是要走精品路线,店多不能代表什么,把一家店经营好才是关键。
总而言之,对当前正陷入困境的网红面馆品牌来说,怎么活下去才是头等大事,回归常识,尊重常识才能走得更远:网红面馆,也要脱虚向实。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