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徐驰特约通讯员何东)前天,农行上海自贸区高南支行在临近营业结束时,迎来了行色匆匆的市民叶女士。她不断地敲打着网点的大门,看上去十分焦虑。
叶女士着急地说,她好像接到了一通诈骗电话,且已按照对方的话术操作,直到最后需要输入密码时,才意识到可能遭遇电信诈骗。由于担心资产安全,便马上赶到银行,却发现网点即将结束营业,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尝试敲门。
网点大堂经理先帮她平复下心情,随后带她来到柜台,仔细了解情况。原来,当天下午,叶女士接到了一个Facetime电话,对方声称是微信客服,告知她存在微信中的资金是需要收取“保管费”的,可以通过电话让客服帮忙“代缴”。当对方让叶女士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时,她才突然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便匆匆挂掉了电话。谁知对方一直反复来电,不罢不休。
为了防止资金被转移走,网点迅速查询。在得知所有资金没有流出后,为了进一步确保资金安全,提议她先将所有资金转移到亲属的名下。经工作人员帮助,叶女士顺利地完成了操作后,方才松了一口气。银行工作人员也不敢大意,提示她记得前往派出所报警备案。
业内人士提醒:收到来历不明的Facetime视频电话时,应及时挂断,以防上当受骗,同时关注反诈App、及时学习反诈知识,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一定多核实,遇到疑问直接求助银行工作人员,避免造成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