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在位后期,武周大臣张柬之等人拥护武周太子李显复辟,这一事件在历史上被叫做神龙政变。李显复辟以后,恢复了唐这个国号。只是,不曾让人意料到的是:李显复位没多久,拥护李显复辟的张柬之等五个大臣,其结局都很凄惨。
1、神龙政变
武则天在位后期的时候,武周朝廷处于腐败状态。尤其是武则天器重男宠张易之兄弟二人,并对此二人委以重任。张易之本身就是一个奸险小人,掌握大权以后,少不得在朝廷里为非作歹,这就导致了群臣侧目。
虽然古代中国存在皇权独大的局面,但是隋唐皇权的权威性比明朝弱很多(明朝被视为君主专制的巅峰时期),而即便是明朝那样的王朝,面对魏忠贤弄权,还有东林群臣与之抗争。所以,在武周后期,张易之兄弟俩的胡作非为少不得也会引起朝廷里一些重臣的抗争和遏制。比如当时的宰相张柬之。
铲除张易之兄弟俩,是容错率很低的精密工程,一旦出现任何行差踏错,对张柬之来说都是灭顶之灾。所以,张柬之首先要师出有名。因此张柬之决定以拥护李显登基的名义,对张易之兄弟俩发难:李显是唐朝的废帝,同时也是武周的太子。在皇位继承权方面权威性很高。当然,光师出有名还不行,还得取得武装力量的支持。张柬之于是联络了部分禁军将领。等到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张柬之伙同其他四个大臣发动神龙政变,在诛杀张易之兄弟俩的同时,也迫使武则天逊位给李显。
2、后武周时期
在帝王里面,李显是一个软弱的人。并且,从李旦逊位开始,到神龙政变为止,武周一共存在十五年(秦朝和武周的存在时间差不多)。在这十五年时间里,武周朝廷里也存在很多支持武家的势力。李显以武周太子的身份称帝,虽然之后恢复唐朝国号,但是李显也没敢对武家势力触及分毫。所以,李显时代,也可以视为后武周时期。
甚至李显的女儿同时也是武家的儿媳妇,李家武家在李显时代的关系依旧盘根错节。
这就导致了,武家残余势力的代表武三思依旧掌权。
其实早在武则天做皇帝的时候,武三思就谋求过太子地位。只不过武则天考虑到自己去世后,怕是不会得到武三思后代的祭祀。所以还是决定让李显当太子。
武三思也知道没有武则天的支持,自己谋求皇位无望,更何况,即便是朝廷里,也存在太多不希望武三思做皇帝的人。所以对于李显复辟,武三思倒没太大排斥,反倒是考虑面对现实,并借此实现利益最大化——李显软弱,所以,武三思可以通过操纵李显,做隐形皇帝。
所以从这点来看,也可以把李显复位时期,视为后武周时代。毕竟,武三思掌权。
3、张柬之等人的结局
当然武三思想要大权独揽,还需要面临张柬之这个障碍物。毕竟张柬之当初能以李显的名义逼迫武则天退位,也就能遏制武三思掌权。所以,自然而然,张柬之等五大臣成了武三思的眼中钉。
为了对付五个大臣,武三思的谋士给武三思出了个主意:那就是不如启奏皇帝,册封五个大臣为王,这样看起来张柬之等人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实权却没了。在武三思的建议下,李显册封了张柬之等五个大臣为王,但同时也收回了五个大臣手里其他的权力。
五个大臣很清楚这是武三思的阴谋,但此时也无力反制:因为前文说过,李显为人软弱,虽然得到张柬之等人的支持才上台,但也担心张柬之等人会不会把自己架空。所以李显才选择让武三思支持自己。
张柬之等人被架空权力以后,都遭到了武三思的打击迫害,其结局较为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