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战术和防御战术本来也不是一回事。
德国防军和武装党卫队的装甲师即使多条战线加起来,一共也没40个,就靠这点部队即使是全上,只一个东线也压根守不住,必然要依靠普通步兵师/普通掷弹兵师/保安师/仆从国军来防守。由于装甲师机动性好,防守时也会放在二线救火而不是一线。
而底层德军普通步兵师普遍严重缺乏有效口径的牵引式反坦克炮,42年东线尚且装备了大量37mm的PAK36,自行反坦克炮则是基本没有,只有关键地域才有可能分到。
这就造成了矛盾,也就是苏联人美国人肯定会找鶸位置冲锋以求方便突破,而不是去正面刚你装甲师(你也找不到),然而鶸又没有足够能力抵抗。
德国人的应对方法是小规模的重坦部队(连排级)拆分到普通师一级充当救火队,就可以极大加强反坦克火力。
无论是是VI还是VIB都有完全足够的能力在T-34/M4进入其主炮击穿射程之前就给苏/美军造成损失,也可以对IS/2这个级别的坦克进行有效阻击,并从而有效遏止苏/美军中小规模的步坦协同冲锋和重坦对关键地带的突破。
而只靠步兵师本身拥有的PAK和FLAK这类几乎等于无装甲的反坦克炮防御非常吃力,本来就未必拿得到好的敲门砖,还得有良好的预设阵地,没有动力战斗也很难挪,开炮了之后容易被发现还跑不掉,被发现了一发HE都能把你端掉。
坦克方便机动,哪里有危险就可以去哪里直接支援,相当于只需要用不多的兵力就可以灵活提供较多的反坦克火力。
后期德军组建了不少用突击炮的装掷(部分直接用的坦克),也给不少步兵师配备了自行反坦克炮,其实就是针对普通步兵师过于鶸的反装甲能力做的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