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志附属宝山实验学校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积极探索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将探究课程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让学生能通过探究实现生产劳动,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动力。
追本溯源,情定山海
学校以“书香、茶香、花香——三香”校园文化为起点,推进“绿色农耕”教育,致力于创建“绿色零碳”的校园环境。在顶层框架设计中,充分挖掘劳动的育人价值,因地制宜,以农耕的“三生合一”为核心,构建生态、生产、生活场景,让学生体验真实世界的农耕实践。
劳动基地“山海园”中的“山海”取自陶行知先生1932年在宝山创办的山海工学团,传承陶行知先生劳动教育的思想,是学校实现培养“爱劳动、慧生活、勇创新、能担当”的未来公民教育目标而建设的劳动实践教育共建基地。
课程助力,活动创新
学校在学科领域、活动领域、劳动领域、零碳领域开展探究学习,共建共享劳动课程。春耕、夏长、秋收、冬藏,时令的智慧在时空流转下熠熠生辉,利用“山海园”植物种植,从自然出发,以四季为依托开展一系列课程及活动的设计及实践探索。
校园文化活动对应“三季八节”,春耕节、丰收节的活动和探究型课程紧密衔接,从问题出发,开展了有趣的、有生活味道、有科学元素的探究活动。
项目结合,深化研究
学校成立探究项目组,以劳动任务群为基本单元,以学生经历体验劳动过程为基本要求,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以系列化、主题式、全学段设计出《山海四季》校本劳动课程。
以劳动教育探究课为起点,把田园的场景搬进课堂,老师们边学边教,通过探究和劳动课程相结合的校本研究,教师的教研路径更加明朗。
存志附属宝山实验学校通过“课堂+基地”相融合的形式,秉承亲历情景、亲手操作、亲手体验的原则,充分彰显劳动教育融入探究型课程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