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气候监测机构指出,今年1月成为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月。这一现象背后预示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态势。气温的异常升高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可能进一步上升,威胁到沿海地区和岛屿的生存空间;许多生态系统也会遭到破坏,影响生物的生存繁衍,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这一数据为全球敲响了警钟,各国需要更积极地履行减排承诺,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共同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减缓全球变暖的进程。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6日发布报告说,2025年1月成为该机构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热1月。据报告,该机构记录的2025年1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3.23摄氏度,比工业化前(即1850年至1900年)水平高出1.75摄氏度。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表示,尽管热带太平洋出现了拉尼娜现象,即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这对全球气温产生了暂时的降温效应,但1月气温仍延续了过去两年的破纪录趋势。此前世界气象组织等多家机构在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多项关键气候指标破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