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同胞共迎端午佳节》
端午佳节来临之际,“网络中国节·端午”活动成为两岸同胞情感交融的纽带。谈民俗环节,大家分享着端午赛龙舟、挂菖蒲等传统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那些古老传承是共同的文化瑰宝。包粽子时,粽叶的清香弥漫,两岸同胞一同把糯米、红枣等食材包裹其中,欢声笑语不断。做香囊则充满趣味,五彩丝线在手中穿梭,装入艾叶等香料。这一活动让两岸同胞跨越海峡相聚,在民俗体验中,感受端午节日氛围,更拉近了彼此的心灵距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日,“福晋鼓山,粽香两岸”迎端午活动在鼓山镇前横社区举办,社区内的两岸同胞围拢在一起,谈民俗、包粽子、做香囊,共迎端午佳节。
两岸同胞围坐在一起包粽子。
活动现场,两岸同胞围坐在长桌旁包粽子。鼓山镇茶会社区营造师、台胞李恩祈一边娴熟地卷起粽叶,一边向大家讲解台湾粽子的制作方法:“我们台湾的卤肉粽里通常会放一些卤肉、香菇和虾干,这样粽子煮出来后会特别香。”
前横社区居民、“老福州”吴爱贞也向台胞们展示福州白粽的包法,并热情邀请台胞一起尝试制作。之后,大家把粽子绑成串,摆出“家”字的造型。
7日,台胞们还与社区干部、社工一起到高龄老人家中探访。“梁奶奶,端午节快乐,我们特地来看您啦!”台胞王廷维敲开梁娇榕老人的家门,递上自己包的粽子,两岸同胞们一起围坐在老人身边,聊起了家常。王廷维感叹道:“端午节是我们两岸共同的传统节日,不论在大陆还是在台湾,我们都庆祝这个节日,表达我们对家庭和团聚的向往。这种共同的文化认同,让我们感受到了两岸同胞之间的血脉相连。”
当天中午,鼓山镇长者食堂为大家准备了闽台两地的美食与小吃,福州的传统美食鱼丸、肉燕以及鼓山的线面让大家赞不绝口,台湾香肠、卤肉饭等一道道家乡菜更是让台胞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味道。(记者 马丽清/文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