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交通部通报客机失事细节,其中机身着陆前行1600米这一情况令人触目惊心。飞机撞到混凝土台更是增加了事故的严重性与复杂性。这一系列细节的披露,让人们能更深入地了解事故发生时的状态。1600米的前行距离,反映出飞机着陆时可能面临着难以控制的局面,而撞到混凝土台或许暗示着飞机降落轨迹出现严重偏差或者遭遇了突发状况。这些细节有助于调查人员去探寻事故的根本原因,也让公众对这起客机失事事件有更直观和准确的认识。
当地时间12月30日,韩国国土交通部在济州航空空难发生地全罗南道务安对媒体证实,空难发生前,务安机场塔台曾向客机发出鸟情预警。客机飞行员报告紧急情况,称由于遭到“鸟撞”要求复飞,并三次挂出“求救(Mayday)”信号。随后,客机便在起落架未放下的情况下进行“机腹着陆”,最终撞上跑道尽头的设施爆炸起火。
机身着陆 撞到混凝土防护设施及机场外墙
韩国国土交通部30日在回答对事故的相关疑问时指出,失事客机是在务安机场跑道的三分之一处开始着陆。也就是说,失事客机在务安机场长达2800米的跑道上,在机身着陆状态下前行了1600米左右,撞到了位于跑道尽头的混凝土材质防护设施以及机场外墙。
△图中橘黄色工程车辆左侧的土坡即为文中提到的高于地面的混凝土台
对于跑道尽头的混凝土防护设施,国土交通部称,该设施是韩国国内其他机场普遍都有的设施,务安机场的这一设施是在距离跑道安全区域外围约251米处。据了解,该设施是引导飞机进入机场跑道的天线设施,在混凝土台上还设有天线,但这一设施通常都应是金属结构,且不应突出于地面,因此有舆论指出该设施违反了国内外的相关规定,并且造成了济州航空客机撞到该设施引起爆炸并起火。
国土交通部对此回应称,对于这一防护设施是有相关设置规定的,国土交通部正在对这一设施的设置规定以及与济州航空事故间的关联性展开调查。
或因时间不够 无法部署消防队
韩国国土交通部官员还指出,“如果有更多的时间,飞行员本可以要求地面采取准备措施,比如派遣消防车待命等”。当被现场记者问到“是否是因为时间不够了所以消防队无法提前部署”时,这名官员表示“据推测是这样的”。
当地时间12月29日,一架韩国济州航空的客机在位于韩国全罗南道的务安机场着陆时,偏离跑道后撞上机场围墙。发生事故的客机是由泰国曼谷出发的济州航空7C2216号航班,载有175名乘客和6名乘务人员,共181人,除2人获救外,机上其余179人全部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