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TikTok难民”在小红书找到新家
在数字浪潮下,那些被称为“TikTok难民”的创作者们正在小红书开启新的旅程。TikTok的一些政策变动或外部限制,让不少创作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平台。小红书以其独特的社区氛围和庞大的用户基础吸引了他们。这里有着对多元内容的包容,无论是时尚、美食,还是生活小妙招。“TikTok难民”带来了新的创意风格和创作思路,与小红书原有的博主们相互交流、融合。他们在小红书重新扎根,找到了展示自我、与粉丝互动的新舞台,仿佛在这里重新找到了归属。
1月13日,中国应用软件“小红书”(英文名RedNote)的下载量飙升至苹果美区应用商店免费榜的首位。
面对可能在本周日被禁的TikTok,美国网民们提前为自己找到了线上的“安身之处”并自称“TikTok难民”。
更有美媒指出,小红书的崛起表明,用户优先考虑的是有吸引力的内容和社区,而非地缘政治因素。
“TikTok难民”被“种草” “小红书”登顶榜首
“我怎么刷到了那么多英语的帖子?”这是近日不少小红书用户的疑问。
这些贴主通常都自称“TikTok难民”且帖文IP(发帖地点)来自美国。
中文的界面似乎难不倒他们,他们自来熟地做自我介绍、晒宠物、评穿搭、发视频,有些还为帖文配上了略生硬的中文翻译。
原来,面对TikTok可能在本周遭禁的局面,一些美国网民没有选择Facebook(脸书)、Instagram(照片墙)等美国本土社交媒体平台,而是转投“小红书”这一中国社交平台并被迅速“种草”。
大批“TikTok难民”的蜂拥而至,使得“小红书”一度登顶苹果美区应用商店免费榜的首位。
中美网友互相“宠粉”
面对这些新用户,中国网友虽然有些意外,但很快就和这些说英文的新朋友们在小红书的评论区聊起了天。
爱小动物的用户们互相分享萌宠的逗趣图片。
△应评论区的网友要求,一位美国“铲屎官”晒出了自己宠物猫的图片。
中美生活方式类博主和爱好者也在小红书上相聚,热评穿搭。
△美国网友在一位博主的评论区留言:你太美了,喜欢你的这身穿搭!
大批“TikTok难民”的涌入,也开启了小红书“英语角”这一新功能。无论是希望学习中文的外国用户,还是想提升英语水平的中国用户,都有机会在这里找到“语言搭子”。
△一位发帖称想学习中文的“TikTok难民”,在评论区遇到了愿意进行语言交换的中国网友。
而一些美国网友自愿“辅导英语”的提议则引来了不少中国小学生在线提问。
△一位中国学生在评论区发出了英语试卷,美国网友5分钟后回复:想问哪道题?
一些“TikTok难民”甚至在小红书上互相“认老乡”。一名在小红书上“冲浪”愉快的美国网友还向刚“登录”的新人们传递起了心得:发个视频吧,这里的每个人都热情友好!
△一名美国网友向刚“登录”的“TikTok难民”传递心得:发个视频吧,这里的每个人都热情友好!
还有一些“TikTok难民”则担忧自家人的“蜂拥而至”会打扰小红书原本的生态,提议用“买买买”来显示自己的价值并得到了呼应,有的用户已经开始寻求购物攻略。
△一位美国网友对“TikTok难民”的建议:从这个应用程序上买些东西,这样他们就会看到留住我们的价值。
美媒:用户优先考虑的是有吸引力的内容 而非地缘政治
△《纽约邮报》报道截图
美国媒体也注意到了美国用户涌入“小红书”这一现象。《纽约邮报》13日就介绍并分析了“小红书”在中美走红的原因。
报道称,“小红书”强调生活灵感、产品评论和购物选择,其社交购物功能和对社区建设的关注使其在中国和美国都大受欢迎。报道还指出,小红书的崛起表明,用户优先考虑的是有吸引力的内容和社区,而非地缘政治因素。
美最高法院最快本周裁决TikTok案
美国政府官员长期以来以“中国可能利用TikTok收集美国用户数据并进行监视”为借口,将TikTok运营问题政治化。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明确表示,不会出售TikTok业务。
当地时间1月10日,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最高法院正加速审理一项涉及强制出售或全美封禁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TikTok的法案,并可能最早于13日这周作出裁决。
根据国会2024年通过的法律,TikTok需在1月19日前与其母公司——字节跳动分离,否则将面临全面禁令。
2024年12月27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请求,要求暂停执行TikTok强制出售令。特朗普表示,希望法院在他于2025年1月20日正式就职后,给予他时间通过政治手段解决此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