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的八月,如火如荼的季节,本应无忧无虑的欢笑,却被一场悲剧打破。广东汕尾,那个被称为“网红景点”的地方,四位群众在那里遇难,他们的生命,如同在这个夏天的繁华中一闪而过的流星。
据报道,事发于8月1日下午,事发地是当地的网红景点,莲花山大东门。该网红景点遇到涨水,有游客落水。现场一名游客告诉记者,涨水时,他正在岸边休息,看到远处瀑布变成黄色,大水已经到达瀑布位置,便立马大声喊朋友撤离。大水来得太突然,有个小女孩就是眼睁睁看着被冲走的,眼神里充满绝望。
据了解,这个所谓的“网红景点”其实是一处封闭河道,我们应该称之为“野景点”,虽然沿途设置了11个警示标志牌,再加上进出口处设有1个铁闸门,但是,游玩群众擅自破坏铁闸门,进入该河道游玩。
这场悲剧的背后,却揭示出有少部分人对自然和安全的忽视,以及对“野景点”的盲目追求。
我觉得,这起事件并非偶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他们追求新奇,追求刺激,却忽视了安全。他们选择了“野景点”,选择了未经开发、未经安全保障的地方,却不知这些地方隐藏着多少未知的危险。
“野景点”的存在,也反映出我们对自然的认知和尊重远远不够。自然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不是我们的玩具,而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需要尊重自然,需要保护自然,需要与自然和谐共处。
说实在的,我们可以选择在安全的地方游玩,可以选择在有保障的景点欣赏风景。对于“野景点”,我们可以选择不去,可以选择远离危险。
毕竟,“野景点”不像正规景点,有必要的安全设施、完善的旅游配套服务和辅助设施等,“野景点”没有办法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
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和无知而放弃它。
此外,当地相关部门也需要再次强化“野景点”的监管,因此,这次发生遇难的地点,在去年6月3日也曾发生过群众游玩遇险被困事件,这正正暴露了当地在“野景点”安全防范工作上存在疏忽。
所以,我们建议各地的相关部门应该全面排查辖区内的热门打卡地、网红“野景点”,组织专业力量对“野景点”进行安全体检,逐个查验安全隐患,完善安全警示和安全防护设施等,确保“硬件”设施到位。
同时,在“软件”方面,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包括严禁旅行团组织到“野景点”开展旅游活动,对宣传打卡“野景点”的小某书等软件加强监管,坚决劝阻群众在山洪多发区、排泄洪区开展戏水、游泳、露营、旅游等活动, 对不听从劝阻、 破坏防护设施的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坚决撤离危险区域人员。
只有这样,才是对生命、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
我们要记住这场悲剧,记住这四位遇难者。
我们要用他们的生命来警示我们自己,警示我们对生命要有敬畏之心,对自然要有尊重之情。
我们要用他们的生命,来推动社会的进步,推动我们对生命、对自然的认知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