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太平天国的形象完全是180度的反转,以前是人间天国,领袖全是人民的大救星,清朝是反动势力。随着更多的史料的开放,太平天国愚昧落后的一面开始广为人知,领袖们都一夜间变成了嗜血的恶魔。反复之间,不禁令人喟叹不已。其实,后人读史,更应该心平气和,研究得失,探寻治乱之道,而不应誉之则无以加,贬之则天下之恶尽归之犹恐不及。
平心而论,在太平天国起事后,清朝在情报工作方面是很不得力的。
金田起义之初,北京的皇帝、军机处和内阁也好,广州的两广总督、桂林的广西巡抚和提督也罢,都把“会匪滋扰”(主要是天地会各堂口的起事)和“来土争斗”(广西土著称“土人”,从广东等地迁徙到广西的客家人称“来人”,他们在道光卅年至咸丰元年,即1850-1851年间曾爆发大规模械斗,战败后的来人大批投入当时已开始团营、主要领袖几乎都是“来人”的太平天国)当成最危险的敌人,并从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调遣绿营兵赴关系助剿,派林则徐、李星沅、周天爵、向荣等有能力的文武官员主持“剿抚事宜”,但如此大的阵仗却屡屡与周密准备“打江山”数年之久的“金田股匪”擦肩而过,视若无睹,等到终于惊觉这些“教匪”才是最大威胁时,对方却已成燎原之势,再难扑灭。
如果太平天国真的把清朝推翻,近代史也许也会改变
改变一:太平天国的主流思想根本站不住脚,就算推翻清帝国,也占领不了所有的清朝疆域,因为洪秀全眼光和自身能力带有局限性。他的上帝信仰只能在沿海地区和长江以南起作用,而中国北京一直是古老的守旧思想。
改变二:洪秀全不是朱元璋,他没有大局思维,只顾眼前利益,同样石达开虽然有能力,但是不会处理官场的关系,肯定会被整死。然后在曾国藩的围攻下,太平军就这样转攻为守,领土越来越小,天京陷落,洪秀全病亡,不久他的王朝和他一样,走完短短的十来年。
改变三:太平天国推翻清朝,结局可能会更惨,中国四分五裂局面会出现,新疆地区军阀乘胜孤立,西藏佛教深厚根本就不容洋教,外蒙再遭俄国策划,也许悲剧更早一点来临,太平天国最多只会维持半壁江山,相当于明朝后期。他的本质和后来民国是有区别的,封建王朝取代不了资本主义的先进性,最终还是被取代。
改变四:太平天国在接受西方文明思想方面太平天国要比满清热情的多,洪秀全的弟弟洪仁干就是例子,洪仁干的资政新篇虽然不够成熟,但却是太平天国干王洪仁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经济上,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制造火轮车、火船、汽船,以坚固轻捷为妙;发展制造、开采、冶炼业,业主享有专利,国家予以保护,凡金、银、铜、铁、锡等矿物,探出者受赏,并允其招民开采;发展金融、邮政事业,国家设立邮亭,传递朝廷文书,民间可办书信馆,以通各色家信,并准许私人创办银行。文化教育上主张开办学馆,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凡轮船、火车、钟表等等“正正堂堂之技”,必须学习;外交上,反对闭关态度,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但外国人不得触犯太平天国的国法,不得干涉天国内政。
太平天国短短的数十年,中国伤亡最大。相当于二战总人口的死亡数目。洪秀全生前享乐的,死后却被挖出来当炮灰,这样的结局从来没有想到。李自成都比他强,最起码到最后和清军战斗到底,而洪秀全呢?在历代农民起义的英雄辈上算他条件好,可是却没有远见。洪秀全本身小农思想严重,小富即安,他想用宗教的外衣包裹自己,可还是暴露了他的致命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