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古代影视作品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一件事,如果事情比较紧急的话,皇帝会说八百里加急。我们知道古代的交通非常不方便,为了方便通信和及时传到各种信息,政府修建了官道。而八百里加急就是官道中传递信息速度最快的那种。不过即使是官道也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并不是全程有人保护的。那么,为何途中的时候没有人敢劫持呢?
我们先看一下八百里加急到底是什么意思。古代修的官道每隔二十里就会有一个驿站,里面供送信的人信息和补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 300里的速度传递。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 400里、600里、最快达到 800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拼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这就是八百里加急的由来。这也是当时最快的交通方式了。不过这种方式对送信的人非常危险,连续骑马这么久,真的会出人命的。所以一般情况下都不会用得,那么哪些会用到八百里加急呢?
唐朝的时候安史之乱时,安禄山造反之后,传递的信息用的六百里加急。要知道在古代造反可是头等大事,这种事情才是六百里加急。这样可以推算出来,八百里加急一般都是关乎国家命运的事。这种时候才会用到八百里加急的。
既然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而且一般都是公文,都是有专门的人送的,上面写着“马上飞递”的字样,所以根本就没有人敢劫持。我们知道每种传递速度肯定用的不同的人,衣着和马匹可能都不一样。土匪见到这些之后肯定碰都不敢碰。而且上面也没有什么钱财。最主要的是劫持之后一定会没命。这是国家顶级机密,一旦被劫的话,国家肯定会追查到底。到时候不管是任何人都有泄露国家机密的嫌疑,必然会被处死。弄不好会被满门抄斩。所以正常人碰到这种状况躲都来不及,不可能会劫持的。
其实想想也是,劫持这个危险系数非常高,而且没有利益,肯定没有人会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