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紫云与哥哥杨启隆是明朝朱三太子朱慈炯奶妈的孩子。他们父母双亡,紫云跟着哥哥长大,所以兄妹感情很深。
紫云的哥哥杨启隆打着自己是朱三太子的旗号,为“反清复明”而四处活动。杨启隆找到吴三桂并说服他造反。同时,他让自己的妹妹接近康熙并加害康熙。
紫云长得是貌美如花,歌声是婉转如黄鹂。杨启隆于是让妹妹到了烟花之地,当然只是卖艺。而同时杨启隆早就买通了宫中服侍康熙的太监——黄敬,并认了黄敬为干儿子。
黄敬把康熙引到了紫云所在的地方,而康熙被紫云迷住了,他非常喜欢听紫云弹唱。康熙听出了弦外之音,听出了紫云是一个有心事的姑娘。紫云面对一个能读懂自己的男人,非常的受触动。
慢慢的,一来二去,康熙与紫云相互爱慕,相互欣赏。康熙送了一块玉给紫云。紫云拿着心爱的人送的玉,心中非常的矛盾。如果没有哥哥托付自己的大事,如果他们是单纯的相识那该多好。
“今天就不给你银子了,朕给你这块玉,做个纪念吧”。
其实,杨启隆一直在密切的注意妹妹与康熙感情的发展,他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开始演苦肉计。痛哭流涕地告诉妹妹,他们的父母就是被清朝人所杀,他们的任务就是“反清复明”,为父母报仇,为穷苦老百姓报仇。
国恨家仇,紫云一边是唯一的亲人——哥哥在逼迫自己,理智上要求她去按照哥哥所说的去做。一边是挚爱的康熙,情感上要求她不能去加害他。紫云痛苦极了,她犹豫着接过了哥哥递给他的毒药。
紫云最后一次为康熙弹唱,二人心情看起来都不错。最后,紫云饮用了那杯毒酒,她就靠在康熙的怀里,静静地走了。
那紫云为何宁死也不谋害康熙?
历史漫谈君觉得,原因如下:
一是紫云必须要向自己的哥哥有个交代。因为加害康熙是哥哥的大计,而自己却打定了主意不会加害康熙。所以,她宁愿用自己的命去换取哥哥的醒悟,她自己赴死而去曲线完成哥哥的任务。二是紫云在与康熙的接触中,她了解到了康熙是一个明君,是一个有作为的皇上。这样的皇上,紫云不忍心去加害。三是紫云为了自己心爱的人去死,紫云无怨无悔。四是紫云觉得哥哥所谓的“反清复明”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如果以后哥哥兵败,看在她们曾经的情分上,康熙会稍稍地宽恕一下她的哥哥,紫云的死也是在为自己的哥哥赎罪。
综上,紫云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他成为了哥哥杨启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是,正直而又善良的紫云为了心爱的人而甘愿赴死的做法,令人唏嘘。
正史上是否有紫云加害康熙的事情呢?应该没有,但是“反清复明”的人,假冒朱三太子的事是有的。真实的朱三太子可能早就在战乱中去世了,或者早就皈依佛门再无心复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