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内卷,学历“贬值”,大家争先恐后地去报考研究生,也不考虑自身的能力和专长,总以为考了研之后就万事大吉了,将来就能找到好工作了。
非也,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学历“贬值”了,研究生太多了,水分也多了,因此企业在招聘时会更谨慎,更看重毕业生的能力。
2023年有近500万学子参加考研,由于缩招原因,有几百万学子落榜将会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这几百万本科生是准备二战还是出国留学还是找工作呢?
本来,整个社会企业对研究生的需求就不高,除科研单位和岗位,可以说社会上绝大部分岗位本科生学历足够了。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在招募人员时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能力,因为企业用人也是要考虑成本的,如果这个岗位本科学历就能胜任就不会高价招研究生,岗位薪资是有标准的,绝大部分企业也不会允许你超出标准招人。
那么在粥少人多“人才济济”的大环境下,企业会青睐谁?毫无疑问,同等薪资985/211高校本科生最受青睐,尤其是985名校本科生。为什么?性价比高呀。
来看一组企业对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就业后工作表现满意度数据。
这组数据从四个维度评价了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表现。
总体平均累计满意度为87.9%,其中四个评价维度中专业能力平均满意度最高,为91.28%;人际能力平均满意度最低,为84.29%;技术能力平均满意度次高,为89.16%,人文素养与行为实践能力平均满意度稍低,为86.51%。
表一
由表一数据可见,上海交大学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是非常强的,而企业需要的就是你的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
表二
表二的数据表明,35.88%的上海交大毕业生得到了企业非常满意的评价,其中还是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满意度最高,如果把非常满意比作钻石,那就是说每10个当中就有3-4个钻石。
表三
从表三细分项的数据可以看出,上海交大的毕业生的6大强项分别为:
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寻找有效解决问题信息能力,本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清晰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运用定量方法能力。
以上这些能力不就是企业急需的嘛,不能解决问题,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专业技术能力企业招你干啥。书本上的知识大家翻翻书都能找到答案,但在工作中,每个新项目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需要拿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也许还是唯一的,那么这时候需要你的不是读了多少书,而是你能拿出多少解决方法。
表四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整体满意度情况,表四的数据意味着,企业每招10个上海交大的毕业生,就会有3-4个出类拔萃的人才,5个可以胜任的人才,而表现一般的只有1人,至于不能胜任的概率只有0.9%,也就是说招111多个上海交大的毕业生也许才会出现一个,可见名牌大学的含金量有多高。
所以,对企业来说,你是什么学历不是最重要的,你能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那么作为企业的HR,如何省时又省力地招到人才,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招名校生。
在这里你不要怪企业如何如何不近人情,只看第一学历什么什么的,企业这样做是为了节约招聘成本和用人成本,要怪只能怪你的学长学姐们没有给你们这些学弟学妹留下像名牌大学那样的企业满意度品牌财富。
读大学很重要,读研很重要,但在哪里读和读什么更重要,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在毕业的时候你学到了什么,能为企业做出什么贡献。
@双子学爸数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