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澳门中信拍卖公司,拍卖了一块唐代中晚期的免死金牌,成交价高达
1480万
。一块用普通的金属制作的牌牌,它是价值竟然如此之高,
难道它真的能免死吗?为何他们家却能世代拥有免死金牌?
汉高祖刘邦发明制造了免死金牌;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刘邦和一帮好哥们儿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为了兑现自己当年和弟兄们共享富贵的承诺,于是,他给那些好哥们还有一些功臣分封诸侯,每人给了一块免死铁券。上面还写了一段话:使黄河如带,泰山如砺,汉有宗庙,尔无绝世。
大意就是说,让他们放心,只要汉朝一直存在,你们的诸侯就不会取消。
可是,就在刘邦坐稳江山以后,就开始收拾这些诸侯王爷,一共七位异姓王,无一幸免,全都被杀。他们手中的免死金牌反倒成了催命符。
唐朝,他手拿两块免死金牌但却救不了他;
到了唐朝,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在铁券的基础上把券文条款铸成金字,嵌入铁券,这可能就是以后戏曲、演义、小说中“免死金牌”的出处。
免死金牌是有了,但其效用却不佳。历史上没有记载哪位大臣犯大罪回家抱着一块免死金牌就能保全性命的。
他叫刘文静,手拿两块免死金牌,是最早跟随李世民一起太原起兵,经常出谋划策,辅佐李渊和李世民打下唐朝天下。可谓是劳苦功高,所以,李渊就给了他两块免死金牌。
也许是树大招风,刘文静的家里总是叮叮当当的响动,有人说是有了不干净的东西。于是,请巫师前来做法。
可巧刘文静的一个小妾,因为被别的女人抢了风头,在刘家待不下去了,于是密谋和哥哥一起告发了刘文静,说他犯了谋反之罪。
本来这种诬陷就是个不大不小的事,偏偏负责查办此案的正是刘文静的死对头裴寂。刘文静见裴寂独得李渊宠信,心里不平,时常与裴寂作对。所以这次裴寂也毫不留情,即使李世民在旁帮忙也没能挽救刘文静性命。最终,李渊处斩了拥有两块免死金牌的刘文静。
宋朝,柴进的免死金牌并不灵验;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为了爱抚周朝的柴家,
就给发了一块“
誓书
铁券”,说是只要不叛乱,就可赦免一切罪责。
《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不止一次的向别人炫耀自家的御赐特权“免死金牌”,可当官司来临,也不灵验。
请看柴进和殷天赐的一段对话:
柴进道:“直阁休恁相欺!我家也是龙子龙孙,放着先朝丹书铁券,谁敢不敬?“
殷天锡喝道:“你将出来我看!“
柴进道:“见在沧州家里,已使人去取来。“
殷天锡大怒道:“这厮正是胡说!便有誓书铁券,我也不怕!左右与我打这厮!“
一顿杀威棒,打的柴大官人是皮开肉酱。
明朝,免死金牌最多,只要拿了金牌的功臣,最后无一幸免都被杀了;
朱元璋立国以后,很快给开国元勋颁赐显示皇恩浩荡的牌子,不过并非小小的金牌,而是大大的铁牌,称为“免死铁券”。
根据文献记载,它的形制是这样的:“形如瓦面,刻诰文,皆镌免罪、减死、俸禄之数,字嵌以金云。”还在上面洋洋洒洒的刻了一篇文章,记录了每个人的功勋等等。
帮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实在太多了,一共有34位,为了安抚他们,朱元璋每人给了他们一块免死金牌。
可他们自拿到免死牌照没几年,就被以造反罪给杀了。讽刺的是,直到死时怀中还抱着免死金牌。
34位
功臣只有两位得以善终。
元朝、清朝的铁帽子王;
元朝和清朝可能早就看透了这免死金牌并不起作用,于是,
取消了免死金牌,给了个铁帽子王,让他们世代承袭爵位,享受荣华富贵。还产生了一个新的牌照——黄马褂。
可是,这些赏赐都不能免死,一旦皇帝想让你死,想治你的罪,这些都没用。年羹尧被雍正赐死,就是最好的例子。
历朝历代,唯独他们家却能世代拥有;
五代时期军阀混战,有一个人叫钱镠,跑到浙江建立了一块根据地,也就有一个县城大小,自称吴王。
当时的唐王朝还在,钱镠就奉唐王朝为正统,递交了降书顺表,唐昭宗很高兴,因为当时中原的各方势力谁都不把他放在眼里。但是钱镠这个人很会来事,不仅对唐昭宗恭恭敬敬,而且还表示皇帝要有什么困难,一定鼎力相助。
为了拉拢钱镠,当然也为了表彰钱镠的忠心,唐昭宗就赐给钱镠一块免死金牌,后来钱氏后人世代供奉。
到了宋太祖时期,赵匡胤统一天下,钱氏后人准备将这块免死金牌交出来,由于钱氏后人是主动投降的,而且还这么懂事,家里有什么值钱的好玩意都拿出来孝敬赵匡胤,赵匡胤一感动就表示这块牌子你们拿回去吧,留个念想吧!
就这么着钱家世代拥有免死金牌,到了清朝后期,太平天国占领了东南半壁江山,为了保证丹书铁券不受破坏,钱氏后人将这块历史文物藏在了井窖中。
后来,新中国成立,钱氏后人将这块珍贵的历史文物主动上交给了国家。
小结:
免死金牌不过是皇帝笼络人心的伎俩,锦上添花可以,雪中送炭是不可能的。这种以皇帝好恶为善恶标准的免死金牌充其量是一份荣誉证书,在皇权社会中,皇帝老儿要杀人,即便有一颗“金脑袋”,怕也经不住皇帝老儿的怒火熔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