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铁轨是由数千根罗圈锈铁棍组成的硬直线,这些铁棍又叫轨束,铁棍之间的结合又由一系列装备的轨枕、道岔、轨距、道碴、钢轨连接等等很多部分组成,这些组成的部分中,一定有一些部分是有弹性的,是能够让铁轨呈现柔软的原因。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铁轨的构成,我们来看一下铁轨的组成。
1.道筋。
道筋是铁轨的主体部分,我们可以说它就是铁轨。
道筋又是由一系列装备的钢轨、道碴、道床构成的,人们在遇到“铁轨”这个词时,几乎都会想到“钢轨”,毕竟,最为耀眼的部分就是“钢轨”,钢轨有着让铁轨坚硬无比的性质,但钢轨又有着让铁轨柔软的性质。
钢轨的硬度是比较大的,但它又存在一定的弹性。
所以即使每个钢轨是通过很多螺栓固定的,钢轨的弹性还是能够让钢轨的弯曲产生一定的位移。
这样,就产生了“弯弯扭扭”的效果。
道碴是由碎石、砂土等填充的铁轨下方,这样能够让铁轨有着一定的平整性和强度。
道床是由这一固定铁轨的一个组件,在道床下还存在一个弹性较大的垫层,这就让铁轨的弯曲时不至于太过僵硬。
2.轨枕。
轨枕是把钢轨固定在道筋上的装备,这也是钢轨主要的固定装备。
但是轨枕也有一定的弹性,这是为了能够让钢轨能够在发生弯曲时发生位移,能够保证整体的弧线,不然,固定在钢轨的轨枕,就会使得钢轨的弯曲非常困难。
3.轨距。
轨距就是钢轨之间的距禦,这个是比较大的,它有着一定的空隙,这能让钢轨之间发生一定的偏移,钢轨之间平整和接触,这能够让铁轨上的火车有更加稳固的行驶。
这些装备也是有一定的弹性的,所以火车在走弯曲道轨的时候,就能够发生一些弧线,这就能让铁轨走的弯弯扭扭的。
下面就是铁轨的铺设过程了,我们应该很好奇的是,为什么我们的铁轨能够形成直线,还能够铺设上那么长的线路,又是怎么铺设的。
那么铺设铁轨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1.测量修线。
测量修线是铺设铁轨的第一步,这里面要使用到很多的仪器,首先是测量仪器,这是非常精准的,能够让测量师发现地形的一些波动,然后做出调整。
还有螺丝起子等工具,是一些简单机械的工具,能够让工人对铁轨进行微小的调整。
2.安装轨枕。
安装轨枕也是一个非常繁重的工作,需要很多工人来进行一项极不胜枚的工作,这也是很需要耐心。
3.铺设轨道。
铺设轨道就是把道枕等通用件,依次的排列在一起,这个过程也是非常简单的,但是这个过程有很大的难度。
这就是钢轨的对接。
铺设铁轨时,如果是长直线,那么这个对接问题就比较好处理,就可以拼凑起来。
但是如果是弯曲的道路,那么这个对接就比较困难了。
因为道路有着不同的弧度,所以这就会导致,钢轨弯曲的夹角也不同,这就使得,铁轨对接时,有一定的难度。
4.矫正调整。
铺设完轨道之后,还需要对轨道进行翘坎,翘坎就是使得轨道变得比较平整,这个过程就比较难了。
需要使用到专门的工具,比如车下器,这个就是一台用来调整铁轨的机械设备。
铁轨有着这么多复杂的铺设步骤和构成铁轨的复杂装备,那么早在铁轨诞生之时,铁轨是怎么走到大家的家那。
我们知道铁轨是通过铺设来到各个角落的。
19世纪初的英国,铁路产生之时,我们知道当时铁路的发展还不怎么完善,所以当时铁路生产出来,还不能凭空出现在各个角落,所以人们就只能用手来铺设铁轨。
人们就扛起铁轨,一节节的往前走,但是当时铁轨也很重,加上铁轨非常硬,所以就不能直接抬起铁轨走,这样就会很费力。
所以人们就把铁轨放到轨枕上,然后用一些简单机械的工具,对铁轨进行一定的调整。
这样就形成了铺设铁轨的最原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