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罗瑞卿出生,四川人,他的爷爷曾是地主,家里也比较有钱,可是他父亲却没有守住这些财富,整天的挥霍,最终家底也被败光了。因此家里的重担都由母亲来负责,这也让罗瑞卿对母亲更加心疼。
罗瑞卿从小学习上不怎么努力,可是他却是非常聪明的,特别喜欢看一些文学古籍,尤其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这类的书,他的爱好同毛主席差不多。在家道中落后,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比较拮据,好在外祖父经常接济他们一家,才不至于让罗荣桓没有饭吃。
不过外祖父也看出罗瑞卿的聪慧,觉得他要是好好的栽培,一定能有个好的前途,于是他就资助罗瑞卿上学。1926年,罗瑞卿进入武汉军校,也就是黄埔军校的分校,当时他才20岁,毕业之后他就进入了叶挺的独立团,并且与部队一起参加了西征。
在学校学习的时候,罗瑞卿曾是李鸣珂的学生,他对这个老师印象很深,因为他当时告诉罗瑞卿一句话,就是军人上战场就应该抱着必死的决心,而且死亡是正常的,子弹一旦穿过身体,死亡也就是一瞬间的没有啥好怕的。
正是这样的话激励着罗瑞卿一生,尤其是在他带兵上战场时,会经常拿这句话来激励手下的战士。其实罗瑞卿去一方面军也是因为一场交通拥堵,如果不是那场拥堵也许他就去了二方面军。
罗瑞卿不仅年轻而且还是军校出身,因此在来到部队之后,立刻就当上了师政委,没多久就成为军政委。国民党对红军的围剿战斗罗瑞卿都参与了,不过他的主要能力并不是在军事方面,所以在1933年之后他就成为一军团的保卫局长,在红军顺利进入陕北后,他又成为了一方面军的保卫局长。
其实罗瑞卿在当保卫局长时,他从来没有因为工作的事情去杀干部,只是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而这也是他出色的政治工作能力的体现。某次红一军团的卫生部在给干部们发药时出现了错误,原本是要发吗啡的,可是却发了奎宁,导致两个干部在吃了药之后,直接卧床不起,聂荣臻在听说这件事情后,立刻将罗瑞卿给叫来,问明原因。
而负责卫生部门的团长是从国民党那边起义过来的,所以他在犯了错误后,内心很是害怕,可是罗瑞卿却觉得这就是工作上的失误,并不能代表什么,而且这两种药本来就容易搞混,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也是正常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罗瑞卿在处理问题上都是就事论事,不会揪着小错不放,而且对待犯错的人他也是从轻处理,宽厚待人,因此他受到众人的一致好评。其实罗瑞卿还非常的重情义,他曾经的搭档王良,在战场上牺牲,罗瑞卿得到消息后,直接不顾自己的安危冲到战场上将王良给安葬了。就连王良身上的遗物,罗瑞卿也一直带着。
红军末期时,罗瑞卿还在抗大任过职,主要是负责学生的生活,当时罗瑞卿害怕学生熬夜将身体弄垮了,他就每天晚上都去检查,督促这些人睡觉,而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为党培养了不少军事人才。
1947年朱德去晋察冀视察时,就准备重新组建晋察冀的指挥机构,司令则由杨得志来当,政委就是罗瑞卿,目的就是让该部队能够一振雄风,将之前的阴霾给去除掉。至于为啥让罗罗瑞卿来当政委,杨得志曾在大会上说,罗瑞卿在红军时期当政委时,自己还是他手下的通信班长,所以罗瑞卿是他的老上级,之后大家都需要听罗政委的命令,罗瑞卿在部队里的声望很高,所以他来当这个政委也就没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