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内蒙古赤峰发现一清代古墓,棺材中躺着一上百年女尸,棺材内全是价值连城的珠宝首饰,而此女子竟然穿金丝龙袍,皮肤吹弹可破,仅仅这件龙袍的价值最少就要上亿(考古学家大概估算),不免让人好奇:在大清,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能身穿龙袍下葬呢?
在墓室的南右侧找到了一块木质的墓志铭,上边的字还清晰可见:
“公主大清圣仁皇帝次女也,康熙三十年厘降于巴林,初封和硕荣宪公主……诸公主中尔宽为最,是用厚其典礼晋封荣宪国公主……”
墓志铭写得很清楚,是康熙的固伦荣宪公主;
康熙究竟有多宠爱这个女儿,让其身穿龙袍下葬呢?
提到固伦荣宪公主,我们都比较陌生,但是提到《康熙王朝》里边容妃唯一的女儿,古灵精怪的蓝齐儿,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蓝齐儿是容妃唯一的女儿,康熙的掌上明珠,一直非常宠爱,蓝齐儿与李光地互生情愫,虽相差12岁但也算是郎才女貌。
但是蓝齐儿被蒙古葛尔丹首领葛尔丹看中,主动求情康熙允许蓝齐格格下嫁葛尔丹;
康熙虽不情愿,但为了大清,不得不牺牲自己最爱的蓝齐格格。
好在葛尔丹十分宠爱蓝齐儿,两人生有一子,但康熙荡平大漠以后杀掉了蓝齐儿的丈夫
当然这只是电视剧中的情节,历史上真实的“蓝齐儿”并非如此:虽远嫁蒙古,但婚后生活非常和谐美满;固伦荣宪公主是康熙的宠妃荣妃娘娘所生,不过历史上并没有固伦荣宪公主真实的名字记载,荣宪是她的封号。
荣妃是康熙的一个宠妃,按照大清祖制:只有皇后的女儿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固伦”在满语中是“国家、天下”的意思,固伦公主也是公主中最高的等级,可见康熙对荣宪公主确实宠爱。
固伦荣宪公主的生母荣妃,从康熙十年到康熙十七年,七年的时间生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唯一的女儿就是固伦荣宪公主;但命运弄人,荣妃虽生了五个儿子,但是前四个儿子都是早夭,康熙跟荣妃对这个来之不易的女儿格外的疼惜。
康熙朝一共就九位格格册封为公主,而之中有五位是固伦公主,荣宪公主是唯一一位康熙生前亲自册封的固伦荣宪公主,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荣宪公主下葬时穿的龙袍就是康熙赏赐给她的,龙袍用十几万颗珍珠缝制,价值不菲。
固伦荣宪公主跟《康熙王朝》中的蓝齐格格一样“不得已”去蒙古和亲,下嫁蒙古巴林部首领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
看到博尔济吉特氏大家熟不熟悉?
我们所熟知的孝庄太后就是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名副其实的贵族;
孝庄是科尔沁部落首领的女儿,为了家族利益由自己的姑姑哲哲亲自保媒嫁给皇太极。
大清建立满族其实是源自于东北地区的女真族,满清先祖努尔哈赤为了建立后金,与蒙古联姻,当时蒙古的实力虽不及成吉思汗时期,但是也不容小觑。
努尔哈赤为了加强自身实力,主动与各部盟,建立盟友关系,而联姻是最快捷有效的办法
皇太极建立清王朝,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蒙古各部,除了对蒙古首领加官进爵外,主要还是靠联姻。
所以清王朝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大清皇帝要娶以为蒙古的公主,而清朝皇室也要下嫁公主要蒙古,固伦荣宪公主就是其中的一位。
康熙为了顾全大局,虽心疼自己的女儿,但是也要忍痛割爱下嫁乌尔衮。
不过荣宪公主很幸运,跟蓝齐儿一样,有一个十分疼爱她的丈夫;
而乌尔衮并没有像葛尔丹那样悲惨的结局,可以说荣宪公主的一生还是比较圆满的。
乌尔衮年轻有为,年纪轻轻就继承王位,荣宪公主下嫁以后就是巴林部王妃;
乌尔衮在外是个勇猛作战的部落首领,但在家却是慈父对自己的儿子霖布十分宠爱,甚至于宠坏了这个儿子。
荣宪公主是位严母,对霖布是恨铁不成钢,语言管教不成,就棍棒教育,每逢这个时候乌尔衮就会求王妃不要责打儿子。
作为出嫁的公主按规矩来说是不能回京探亲的,康熙思念女儿,所以会找各种理由去巴林部巡视,其实就是为了看看荣宪公主;康熙先后有四次不远万里前往巴林部探亲。
乌尔衮对大清也是忠心耿耿,据荣宪公主墓志铭记载:康熙五十一年。乌尔衮主动请缨,以副将身份率领本部兵马隋大军出征新疆,在征讨策旺阿拉布坦战役中屡立战功,康熙对其十分信任。
可惜,乌尔衮五年后病逝军中;他的儿子霖布世袭王位。
雍正七年,固伦荣宪公主病逝,她的儿子霖布在蒙古赤峰为其修建陵寝,并且将自己父亲的骨灰取来与母亲合葬。
按照清朝祖制:驸马不得与公主合葬,但雍正感念其功德,特准予乌尔衮与荣宪公主合葬,并且允许荣宪公主身穿康熙赏赐的龙袍下葬。
作为皇室子女,固伦荣宪公主能得如此已经是万幸中的万幸,非常幸福的下嫁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