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语文深度解读:如何夯实基础,高效得分135+?
创始人
2024-12-11 09:22:11
0

原创:研究院老师 来源:孙维刚教育研究院

大家好,我是孙宇宙。

今天聊一聊,我对2024高考语文的看法,同时寻找最优的、最高效的、最成功的语文学习方法。

全文结构如下,共计约5000字,深度阅读需要30分钟,请收藏后阅读。

规律一:抓住语文的“稳”,不贪“变”

规律二:渗透语言和文学的高阶理论

规律三:重视考察跨学科常识

规律四:重视考察知识迁移能力

总结一:学好语文的四大难点障碍

总结二:学好语文的四大易点方法

规律一

抓住语文的“稳”,不贪“变”

新高考改革,各科都在变化,数学尤甚,每年都有很大变化,给人无所适从之感。那语文是不是也如此?非也!

1、杀回马枪,是“稳”还是“变”?

上图这道题是今年全国卷的一道信息压缩题。

这类题原本是高考常考题,但2020年以后,变成中考常考题、高考基本不考了。对于比较投机的学生来说,现在不考这类题目了,我就不学不练了,就导致自己长文本压短的能力丧失掉,而一旦高考杀回马枪,很容易就会出现失分现象

信息压缩题,属于高考会考的五道“语言文字应用题”之一。一般来说,会考一道成语题、一道病句题、一道连贯性题、一道标点修辞基础题,最后一道比较开放,就不太确定,比如今年考了信息压缩题目。

那考这个题目,究竟是“稳”还是“变”呢?

我认为,对于一个基本功扎实的人来说,当然是稳。对一个基本功不扎实、投机主义的学生来说,就是变了。

我的“真经课”里面,专门训练过大家这类题型,这属于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不难的。

所以是稳还是变,取决于同学们的备考策略

2、高考中的“旧题”规律

大家要知道,全国卷出题人是一批人,那么他就很有可能有一些出题的规律,对不对?给大家举个例证:

今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九省联考(也叫适应性考试),里面出了个诗歌题——《临江仙·正月24日晚至湖上》,作者是叶梦得。

我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说,很有可能适应性考试的目的,就是提醒各位,这位作者要纳入高考出题人的范围之内。

果不其然,今年新课标二卷里,出现了这位作者的另一首诗——《雨后为山亭而卧》。这两首都是山水诗,前一首搞明白了,这首诗不可能搞不明白。

但我这几天在看组卷网,各地的模拟题仍旧很少出现这位作者的考题,这就是把一个很好的机会浪费掉了。

不止这一个例子。

2022年新课标一卷考了一首诗,作者是魏了翁,在2023年的新课标一卷里面,又考了这个作者的一句名言;

2022年新课标二卷,出了《百战奇略》和《唐太宗李卫问对》两本书的比较阅读,当时同学们都觉得很难,在今年的九省联考中,又出了同样的问题!

虽然我们说反刷题、反押题,但是题目毕竟是人出的,他一定会出自己熟悉的东西,而不会去出自己不熟悉的。我这里只是举了个别例子,感兴趣的家长朋友,可以自己去研究,还有很多反复出现的东西。

我们把这些“旧题”有规律的收集起来,以后他出什么新题,我们都不会怕了,这就是高考语文的“稳”。

3、高考中的主流规律

上过我课的老学员都知道,我反复跟大家强调过,高考中的文学性文本阅读,归根结底只有三个主流。

第一就是革命文学

比如今年新课标二卷的《千里江山图》就是一篇典型的革命文学。这类文本,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上,就有一个章节,叫做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它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上,当然说明这类现代文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

再往前两年,我给大家讲过很多次的文本,是王愿坚的《支队政委》,也是一篇革命文学,再往前数,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篇革命文学,所以革命文学是绝对的主流

第二是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反映的是中国农民和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面对城市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时候,产生的一种矛盾感和夹缝感。

今年新课标一卷的徐德臣的《放牛记》就是一篇乡土文学,包括去年全国乙卷的《长出一地的好荞麦》,新课标一卷的《给儿子陈村》,以及新课标二卷沈从文的《社戏》,都是乡土文学。

我们可以看,去年四篇文章,有三篇都是乡土文学,今年影响最大的新课标一卷,也是乡土文学。

那各位同学研究明白乡土文学了吗?它的主旨各位清楚吗?

第三是底层文学,或者叫弱势群体文学。

这类文学,今年新高考和往年高考都没考,但是在一月的适应性考试里面考到了。很多家长让我预测高考,我大胆预测,明年高考90%的概率要考底层文学

问题来了,大家了解底层文学的主旨吗?了解它的写法吗?从适应性考试里面学到了吗?

所以我还是倡导,大家一定要把过去的高考内容,以及适应性考试的内容烂熟于心。

这还是高考语文的“稳”,而不是“变”。

规律二

拉开差距,渗透高阶理论

现在高考语文有一个防押题、防刷题的重要杀手锏,也是很多老师都不懂的一个东西,叫做逐渐渗透语言和文学的高阶理论

什么是高阶理论,就是大学的中文系学生要学的一些课程,比如现代汉语课程、文学理论课程等等。这些绝对不会让同学们提前学,但是却逐渐把这些理念渗透到考题里面去,这也是压轴题拉开差距的地方。

还是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今年的新课标一卷的《放牛记》,它考的压轴题是叙述者理论。

什么是叙述者理论呢?

就是我要讲一个小时候的故事,那我作为成年人来描述,会不会受成年状态的观念影响呢?这就称之为叙述者理论。那么问题来了,很多老师不懂这个,在我强调了很多遍之后,还有不少学生不重视这个事情。

再比如说,从去年高考开始,就开始出现这样的文章模式,叫史论——对于历史的评论,先说历史故事,再讲评论。

今年的新课标一二卷都是这样的模式。新课标一卷的读通鉴论是史论模式;新课标二卷的两篇历史故事,也是这样的模式。

问题又来了,史论的一般理解方式、阅读方式,同学们了解吗?老师给你们讲了吗?这就是高阶理论之一。

换句话说,现在高考为了拉开差距,他就会引入渗透大量的高阶理论,如果这些理论同学们不知道的话,这些压轴题很难拿到满分。

这些理论在我的「实训课程」里面都会给大家讲到,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下。

规律三

重视考察跨学科常识

注意,这里说的是常识,不是知识。我们刚才规律二里面讲的是理论知识,它比较抽象。

那常识怎么考呢?一般会在语言文字应用和信息型文本里面的两道大题考,这两道大题,我要求我的学生都是考满分的。它一般是什么材料呢,是各学科的基本常识。

比如今年的全国甲卷,文言文部分考的是人文地理。虽然有的学生是学地理的,他会学到人文地理,但是理科生也要掌握这个常识。不管理科还是文科,高考出题人都认为你应该明白。

我们不要求像文科生那样掌握理论,只要掌握人文地理大概是在干什么就够了,这样的话,理解文本就会比较清楚。

比如新课标一卷考的是睡眠与健康。这是什么话题呀?公共卫生话题,这也是我们切身的一个话题。

还有信息型文本阅读,这是很多同学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读不懂一般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缺乏精读能力,这里不是我们的重点,不详细分析;

第二点是考察一篇文章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的功能是让你卸下心理负担,一个人如果对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革命战争理论一点都不懂的话,读文本是读不下去的。

我的千日筑基课程第七期,上来就是政论、时评、社论这些东西。很多同学觉得很难,但是越难越得读,因为高考要考。

所以信息型文本考察的范围基本上就是我们生活当中能接触到的各种学科的基本常识,可惜的就是我们很多中小学生,甚至有些大学生都不懂,这样的话,语文考试里面的这部分题目就会把你排除掉。

那常识都有哪些呢?

其实就是中学生基础课里涉及的方方面面,比方思想政治课里面会涉及经济学、政治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文化现象、国际关系、哲学、逻辑学、思维规律、社会学等等,大家看到没有,实际上高考的出题人认为你应该掌握的基本常识,中学的课本所提示那些方向都涵盖了。

所以我非常希望现在的同学们,一定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尤其我们的小初同学,趁着时间多,一定要多读书、读各种书。多去了解一下跨学科的基础文本。比如中国地理杂志、博物杂志、经济观察报、百科全书等等,这是我们了解学科常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

规律四

重视考察知识迁移能力

什么是知识迁移。说白了就是现学现考

过去我们读信息型文本,就是把那几道题做出来就行了,在五年前,这样的水平没问题,因为那时候出题还没有现在这么灵活。

但近两年,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就是高考里面为什么会考这些东西,什么海洋命运共同体,什么故宫建筑等等,这是要我们去做国际管理学家,做建筑学家吗?不是。

它的目的是:第一,让我们有这些知识背景,能够读懂这些东西;第二,让同学们能够从文本本身上学到东西。注意是学到东西,而不是做出那几道题目就行了。

这两篇文本的功能,就是选拔将来有本领去做学术研究的人。我们大学不就是先读论文,然后就做研究吗?这不就是现学现用吗?

大家看这篇《故宫建筑细探》这篇文本的题目是什么,先读原材料,然后再分析新材料,就是用原材料去解决新材料。这就是现学现卖,如果你没有读懂原材料的话,就没有办法迁移到新材料上,只能回答一些不着边际的答案,也就拿不到这个分数。

包括我们的数学新课标一卷的压轴题,也是给你定义一种新的数列,让你学习,然后再解决问题。

所以说这种知识迁移能力,是现代高考的一个重要的考试方向,这种方向大大防止了压题、刷题、背套路这样的学习方式。

既然我们刷题、背套路的方式行不通了,这里我给大家一些建议去解决信息型文本阅读。信息型文本本质上考的是常识加逻辑,那我们要怎么做呢?

如果是低年级的话,那一定要去扩大阅读面。高年级的话,要真正落实精读的方法。

具体的精读方法,或者说逻辑性阅读能力,在我的千日筑基、实训课程中会让大家着重训练,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去找我们的老师去了解。

最后总结一下,想要把语文提升到135+,到底有没有难度呢?我认为既难也易。

难在哪?我认为有四点:

第一个固有认知。

很多人认为语文是玄学,怎么练都练不好。

产生这种认知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不会学,没有形成反思的习惯;第二是老师不会教;第三是训练材料不对,整天刷死题,这纯粹是浪费时间。

大家基于我上面的规律总结,想一想语文真的是玄学吗?根本不是,它都是书上非常明确的一些东西。

所以语文的第一个难,就得打破我们的固有认知,这是最难改变的,如果这一点能够改变,那后面的三个难,我觉得都不是真正的难。

第二是逆流而上。

这一点也有难度,为什么?

现在很多人都不学语文,都是搞刷题,学数学,学物理。那我学语文是不是很另类。

如果有这样一种从众心理的话,也很难学好语文。所以能够打破这种从众心理的障碍,能够逆流而上的话,也能够学好语文。

第三是时间投入。

我们想要取得好成绩的话,时间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说白了,我们只要能把以前闭着眼乱做题的时间拿出来,用正确的方法去学的话,也不用额外多花多少时间。

第四是分析批判。

我接触过的一些老师经常会说,这个东西就是这么写的,你就背就行了。

如果你的老师也是这样一种态度的话,不利于你学习语文。包括很多高考答案也都是参考答案,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答案,一个完整答案是要体现你的完整的思维过程的,所以我们同学一定要有分析能力,要勇于质疑你的老师,乃至所谓的参考答案。

以上四点,如果同学们能突破的话,那我觉得语文考高分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易在哪?我认为也有四点:

第一是一朝开窍,永远不忘

初中到高中语文几乎没什么差别,比如你语文初三开窍,那整个高中几乎就不用再花时间去学了,可以把时间腾出来学别的。而且一旦懂了,以后永远忘不了,不学也不会退步。

第二是要素清晰

常识、分析性阅读、文学性阅读、实战。这四个要素一组合,你就是高分。

第三是路径清晰

这部分我也强调过很多次了,比如文言文阅读就是100篇精读,文言文就可以解决了。信息型文本阅读也是,各学科类型的材料加在一起共100篇也足矣。所以路径非常明确,就是一个定量,只要达到这个量就能引起质变。

第四是不用刷题

语文不用刷题,语文重在思想,重在大脑的突破。我高考语文140+,我没刷过题,我只研究高考真题,看看各地方如何出题,果不其然,我高考时候就碰到了我研究过的题目。

上文我也说了,这些高考真题的研究,在我的实训课里面,我都会带着同学们研究,有需要的可以找我们老师了解。

以上就是我对今年高考的一个总结和分析,希望对各位以后要参加高考的学子有所启示。

相关内容

加速数字人民币多场景应用 ...
对于百姓而言,数字金融是什么模样? 在上海市民的生活里,数字人民币...
2025-08-26 08:51:11
中金辐照(300962.S...
2025年8月26日,中金辐照(300962.SZ)发布2025年...
2025-08-26 08:50:30
单日成交额再上3万亿,A股...
单日成交额再上3万亿,A股历史第二次! 8月25日,A股三大指数...
2025-08-26 08:48:11
安徽亲子3日游行程推荐,黄...
家人们,假期了,是不是正愁带娃去哪儿玩呢?我最近就带着孩子去了安徽...
2025-08-26 08:47:37
马斯克来真的:旗下xAI起...
IT之家 8 月 26 日消息,埃隆・马斯克(Elon Musk)...
2025-08-26 08:47:33
安徽亲子5日游美食推荐,黄...
家人们,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喜欢带着孩子出门旅游,既能增长孩子的见...
2025-08-26 08:46:55
原创 ...
最近,在韩国济州岛,多位网友意外遇见了Lisa度假,然而这次并未引...
2025-08-26 08:46:15
鲁迅故里景区投诉人社交账号...
8月25日晚10:36关于“鲁迅故里景墙画面误导青少年”一事,绍兴...
2025-08-26 08:45:55
特朗普答凤凰记者:期待再次...
据凤凰卫视报道,8月25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白宫称特朗普是唯一能够...
2025-08-26 08:43:21

热门资讯

突发!德国拒绝承认巴勒斯坦国 据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8月26日报道,德国总理默茨26日说,德国不会加入西方盟国在下个月联合国大会上承...
湖北宜昌一景区蹦极绳疑断开游客... 8月26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称,宜昌西陵峡景区内蹦极绳子疑似断裂,游客掉进水里后被捞起。网传事发现场...
小罗:梅西和C罗同样出色,但梅... 近日,巴西传奇球星罗纳尔迪尼奥在参加DAZN的节目时,被问及了梅西和C罗的话题。小罗表示,梅西和C罗...
女中医石铭不敌巴西选手布拉西尔... 8月22日,UFC精英之路第四季半决赛特别主赛,迎来UFC首秀的石铭不敌巴西选手布拉西尔。
四面环山的湖南四线小城,何以撬... 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高尔夫用品零售规模约为209.35亿美元。同年中国高尔夫用品市...
孙颖莎4-1战胜伊藤美诚,晋级... 8月22日,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女单1/4决赛,孙颖莎4-1(11-7、11-1、10-12、11...
黎智英案结案陈词,法官批辩方拖... 据凤凰卫视报道,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勾结外国势力危害国家安全案结案陈词阶段,今天(8月26日)继续由辩...
斯基拉:乔纳森-罗正在接受博洛... 据意大利记者斯基拉的消息,乔纳森-罗正在接受博洛尼亚体检,将签约至2029年。 迪马济奥发布视频...
乌称俄军炮击致矿井停电,148... 据乌克兰国际文传电讯社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8月26日,乌克兰独立工会联合会主席米哈伊洛·沃利涅茨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