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在时先后册封两位皇后,第一位皇后被顺治给废了,但第二位顺治确实废不了,所以即便是再宠爱董鄂妃,将其册封为位同副后的皇贵妃,也不能册封为皇后。
顺治6岁登基,一直到病逝共册封两位皇后:
一位是生母孝庄太后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是多尔衮给订的婚,顺治亲政以后多尔衮虽已去世,但看在生母孝庄的母子上不得不将其册封为皇后;但二人性格不合,再加上第一位皇后善妒,顺治日渐消瘦,孝庄于心不忍,便默认了废后一事。顺治将第一任皇后废掉,降为妃位。
顺治另一位皇后是孝惠章皇后,也是博尔济吉特氏,孝庄太后的侄孙女。
顺治十一年5月进宫被册封为妃子,6月份册封为皇后,但没过多久受到顺治帝斥责,顺治帝又有了想要废后的想法。
不过孝惠章皇后大度能受委屈,而且圆通,再加上孝庄太后庇护,所以顺治很难将其废掉。
不管后宫佳丽三千如何,顺治帝只喜欢国色天香的红粉知己董鄂妃,顺治对董鄂妃可以说是一见钟情、矢志不渝。
1656年顺治帝的亲弟弟博穆博果尔刚去世一个月,顺治便迫不及待将董鄂氏接入宫中;
八月二十五日董鄂氏被封为贤妃,
仅仅4个月以后又被封为皇贵妃,仅次于皇后的“副后”,如此快的擢升速度确实罕见。
十二月初六,顺治帝位为董鄂妃举行了非常隆重的册封典礼,甚至按照册封皇后的大礼颁布并昭告大赦天下。
在整个大清朝,因为册封皇贵妃而大赦天下,是仅有的一次。
而这一年顺治帝19岁,董鄂妃只有18岁,虽没有后宫之主的名分,但却是实际上的后宫之主。
可以说董鄂妃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一直到病逝都没能被册封为皇后,孝献皇后的名分还是死后追封的;顺治如此宠爱董鄂氏,为何没能将其封为皇后呢?
首先,顺治帝虽不喜欢孝惠章皇后,但即便是到去世,都没能再次废掉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出来的皇后。在董鄂氏入宫的时候,孝惠章皇后就已经是六宫之主,正所谓天无二日,顺治想要立董鄂氏为后,就必须要先废后,孝惠章皇后跟顺治的第一位皇后不同,非常会隐忍,顺治第一位皇后善妒,自然好找借口将其废掉,但孝惠章皇后即便得不到顺治的宠爱,顺治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废了她。
最起码孝庄这一关就过不了,我们知道孝庄就是出自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家族,黄金家族后裔,从努尔哈赤开始爱新觉罗家族就一直非常重视与科尔沁草原联姻,孝庄还有她的亲姑姑哲哲都是联姻而嫁过来的,孝庄代表的还有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利益。
在大清建立初期非常需要科尔沁草原的支持,所以在孝庄看来皇后的位置只能是博尔济吉特氏,如此才能保证博尔济吉特氏在后宫之中的位置。
其次董鄂氏是再嫁之身,即便是与顺治感情再深都无法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在清朝初期有命妇(亲王大臣们的妻妾等)轮流进宫侍奉后妃的制度,董鄂氏在选秀时没有入宫为妃,而是指婚给了顺治的亲弟弟博穆博果尔,作为亲王妃,董鄂氏自然也会入宫;
一开始顺治对四大藩王之一的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印象不错,想要将其立为妃子,但被孝庄阻拦;再加上对皇后不满,顺治的感情生活可以说是很空白的,此时温婉贤淑的董鄂氏进入顺治帝的视野,顺治帝自然很容易被打动。
而董鄂氏本身就与博穆博果尔性格不合,再加上博穆博果尔常年出征在外,董鄂氏的感情也是很空白的;所以顺治帝与董鄂氏很快就擦出了火花。
后来孝庄听到很多关于顺治与董鄂氏的闲话,便直接暂停了“命妇入朝侍”的制度,为的就是不再让董鄂氏与顺治见面,也可以说孝庄打算将二人之间的感情扼杀在摇篮里。
但是为时已晚,伺候两年虽然看上去风平浪静,但孝庄的举措并没有起到作用;顺治不仅还继续与董鄂氏来往,而且此时还传到了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耳中,博穆博果尔严厉地斥责董鄂氏红杏出墙,但却被顺治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博穆博果尔在怨愤中自杀而死,而董鄂氏仅仅为夫君守灵一月(具体是二十七天),便被顺治帝接入宫中。
顺治帝敢如此肆无忌惮的欺负自己的亲弟弟博穆博果尔,是因为他的生母。
博穆博果尔的生母是麟趾宫贵妃,按理说地位应该再庄妃(孝庄)之上,但因为她曾经是察哈尔首领林丹汗的妻子,皇太极在时,即便是得到恩宠,永远也洗刷不掉作为失败者妻妾的自卑与耻辱;所以即便是顺治逼弟抢妻,麟趾宫贵妃仍旧不敢说什么,只能是忍气吞声。
在中国传统的贞操观念中,一女不能侍二夫,所以董鄂氏在这一点上就没办法坐上皇后之位。
另外董鄂氏的血统是个阻碍
孝庄在入关之前就下了一道懿旨:
凡金足女子者,不得入宫当差,违者斩!
“金足”就是缠足的意思,就是指的三寸金莲。在大清入关之前,只有汉族女子才会缠足;孝庄下的这道懿旨,其实就是不让汉族女子入宫。
董鄂氏的父亲鄂硕虽然是满族,但母亲却是汉人,所以董鄂氏身上也流着汉人的血;
即便董鄂氏的父亲鄂硕入朝为官得到皇上重用,董鄂氏仍旧不能成为皇后。
其实即便董鄂氏是百分之百的满人血统,也做不到皇后的位置,太祖努尔哈赤还在世,便定下满蒙联姻是G策,说白了大清的皇上立后必须是蒙古族人。
孝庄文皇后
孝端文皇后
以及顺治的前两位皇后都是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
顺治的第二位皇后是孝庄的侄孙女,孝庄于情会向着自己的娘家人;
于理会维护太祖留下的规矩,反对有汉人血统的董鄂氏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