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后,侵略者日寇正式发动全面入侵战争。全国军民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抵御侵略者,保家卫国。在这样的背景下,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红军被改编成八路军与新四军。
之前的红军三大主力分别整编成115师,120师,还有129师。由林聂二人领导的115师是由中央红军与红15军团合并而成的,该师名将辈出。像大名鼎鼎的杨得志,李天佑,黄永胜,邓华,杨勇,杨成武等知名虎将,在1937年都是隶属115师。
八路军120师是由之前的红二方面军改编而成的,该师也产生了不少知名战将。王震,张宗逊,陈伯钧,宋时轮,彭绍辉等将领,都是120师的骨干成员。
八路军129师是由红四方面军改编而成的。想必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鼎盛时期的红四方面军,在人数方面,超越了中央红军,成为红军的主力部队。
在1937年,129师的正副师长是人民军队中,五大军事家之一的刘帅与徐帅。这两位将军的军事能力,不用多说,相信大家都知道,他们都是用兵高手。刘帅打出了军神的美称,徐帅被誉为是当代韩信,可见用兵之妙。
129师的两大旅长是陈赓与王宏坤。这两位将军都是抗击侵略者日寇,消灭反动派军事集团的骨干力量。
陈赓的军事才干出众,在整个开国将帅中,他也是凤毛麟角的人物。率领的386旅成为太行山根据地的一支劲旅,多次粉碎日伪军的扫荡,让敌人苦不堪言,甚至发出狠话,要打就打386旅的标语。
王宏坤不管是在抗战时期,还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都是革命队伍中的主力战将,个人的军事能力也很突出,是红四方面军的老牌战将,在129师有一定的威望。
八路军129师的四大团长,分别是七六九团陈锡联,七七0团张才千,七七一团徐深吉,七七二团叶成焕。
其中的772团团长叶成焕,是386旅的主力战将,因实战经验丰富,作战勇猛,叶成焕深得旅长陈赓将军的喜爱。在抗战初期的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中,772团都是打主攻,就如同是129师的一把利刃,插向侵略者日寇。
然而,就是这样一员猛将,在1938年4月18日壮烈牺牲,是386旅牺牲级别最高的一位将领。
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这位抗战英雄,叶成焕遗像陈列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
2009年,叶成焕被列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769团团长陈锡联在经过战火的洗礼,后来成为刘邓大军的骨干将领,任职第三纵队司令员,第三兵团司令员,是解放战场上消灭反动派军事集团的骨干力量。
在新中国成立后,陈锡联投入炮兵建设事业,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1959年任职沈阳军区司令,后又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副总理等要职。
770团团长张才千,在经过战火的洗礼及磨练。在解放战争初期,任职中原军区第1纵队2旅旅长,纵队参谋长。历经了中原突围,在高山铺战斗中掩护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后多次率领部队,在皂市和鄂西地区参加剿匪,以及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在新中国成立后,张才千是被授予了中将军衔。投入国防建设事业,任职副总参谋长,还参与指挥了西沙反击作战和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
771团团长徐深吉,在解放战争以前,都是军事干部。但由于在战场上多次负伤,导致身体情况还是不好。所以,在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徐深吉没有成为军事主官,负责教育事业及后勤工作,任职晋冀鲁豫军政大学副校长兼冀南军区司令员。
在新中国成立后,徐深吉被授予中将军衔,投入人民空军的建设事业,主管空军后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