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法官,我听着楼上好像在修水管,您赶紧来看看吧!”电话里,当事人小刘的声音听起来十分焦急。
小刘和老陈是上下楼邻居,楼上老陈家卫生间漏水,泡坏了小刘家的衣帽间顶棚、橱柜等设施,小刘找老陈协商未果,便诉至法院。
河山法庭法官李娜梳理案情后发现,案件本身法律关系并不复杂,审理的关键在于调查清楚漏水原因以及损失问题。按照通常的审判思路,老陈否认漏水与其有关,小刘需举证证实老陈家中漏水与其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损失数额,这就意味着至少需要进行两次鉴定。
案子不大,可鉴定耗时长、费用高,一纸判决也不利于邻里之间和谐相处。于是,李娜按照以往调处邻里关系纠纷的经验,组织双方开展调解,可老陈坚称漏水与其无关,小刘也置气要法院判决,调解工作陷入僵局。
正在李娜一筹莫展的时候,小刘打来了这通电话,原来是他听到老陈家中有维修动静,担心会影响后期的鉴定结果。
挂了电话,李娜赶紧安排好工作,驱车到老陈家中进行证据保全。法官找上门来,老陈及家人对立情绪强烈,极不配合法院工作。
“老陈,小刘家顶棚漏水,这事儿明摆着,总得解决不是嘛……” “咱们这个案子标的额也不大,相比起来,鉴定费用不是小数,而且时间上也要拖很久……”
一番沟通劝说下,双方同意由老陈先行检测漏点。经检测,初步认定老陈家中卫生间存在漏点。但老陈提出异议:其家中虽有漏点,但不足以认定原告损失全部由该漏点造成,是否还存在其他漏点无法确定。
“我建议老陈先对查出来的漏点进行维修,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如果维修之后小刘家还是漏水,那咱就再启动漏水原因鉴定;如果不漏了,那就确认了小刘家漏水的原因,也省了鉴定这一步。”听了李娜的分析,双方都同意对漏点先进行维修。
几天后,小刘打电话给李娜,说漏水情况缓解了。
随后围绕损失赔偿问题,李娜向专业人员咨询了小刘家衣帽间的大概所需维修费用,综合小刘将卫生间改为衣帽间的过错等因素,反复给双方当事人进行释法说理。最终,双方一致同意不再进行损失鉴定,老陈当场支付小刘赔偿金4000元。
这一天,李娜又接到了小刘打来的电话,只是不同于以往,这是一通表达感谢的电话:“李法官,为了这个案子您三番五次地看现场,也不知道打了多少电话,费心了,真的很感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