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活乏味,那就把自己扔进街区
创始人
2025-11-24 19:01:44
0

11月15日下午,上海新天地东台里的人流慢慢聚拢。梁永安、何志森、陈楸帆、刘帅、王笛、李星宇轮番登场,在街区的空气中谈论“如何重新靠近”。这场由“燃冉”计划与三联人文城市共同发起的“街区分享”,更像是一种城市呼吸的练习:让思想重新走上街头,让艺术重新回到人群。

这场分享只是入口,带我们探访它背后的支持——一个历时三年的、由新天地XINTIANDI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共同发起的实验性计划。自2022年起,“燃冉”青年艺术家孵化计划持续在城市中生成:支持50余位青年艺术家,把影像、装置、声音与社会研究带进日常街区。它像一套让艺术与城市共生的生态系统,在这里,创作不仅仅是被展示的结果,而是一种在地的生产过程。

“燃冉”走到2025年,以“回到街区!”为题再度出发,并回应我们:街区已经可以被重新理解为一种媒介,艺术在其中不再被悬置,而是与生活并行生成。

撰文|念一

编辑|黄丹蕾

一条街上能发生什么?

作家梁永安每隔两周会去一次上海人民公园的相亲角,看一下贴在那里的相亲介绍,除了房子、学历、资产等硬性条件,会不会增加一些软要求;设计师何志森说,在今天,艺术创新的最佳平台不在美术馆,而是街道;艺术家刘帅发现木蜂、落叶、麻雀。他邀请四个陌生人面对面吹木制乐器,这些乐器上的每一个孔,都是竹蜂在以往的繁殖季里蛀出的,如今它们的后代已经飞走了。科幻作家陈楸帆从近年来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的AI浪潮切入,他说:“AI能模拟爱,却无法制造‘等待’‘误差’与‘偶然’的情感经验。”我们重新发现街道,是为了重审城市的情感系统——它需要为犹豫、停顿与靠近留下空间;而历史学家王笛会告诉你,街边茶馆的闲聊,是中国大历史下的一条隐线;音乐家李星宇选择聆听森林的回声、鲸鱼的低鸣、雨打屋檐的声音,去探寻人与自然之间被忽视的声学边界。

六位嘉宾从心性、文学、社会学、声学等多个角度,打开听众对于街道的想象力。梁永安曾获评复旦大学“最受欢迎讲师”,近年来凭借对文化议题、亲密关系的讨论而走红。在演讲中,他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社会愈发现代化,人的精神能否相应达到‘现代化’?”

梁永安在“回到街区”「燃冉」街区分享

比起世故与早衰,他更渴望看到一个个鲜活、青春的灵魂。他重提“少年气”,呼应百年前梁启超说的“少年之中国”。他说的少年气,是鹏程万里的“志气”、一往无前的“锐气”、驻足反思的“静气”、无用之用的“傻气”、活在瞬间的“灵气”。梁永安用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当代实体书店的变局、AI变革的破与立为例子,指出:“在大变局中,我们都需要重新学习,进行一场重要的文化转变、观念转变。

Mapping工作坊发起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何志森主张“让艺术离开美术馆。2019年,他和艺术家宋冬在广州发起了“移动的美术馆”策划。他们把旧床放在美术馆门前,组织周边居民在床上野餐、打边炉、看电影;抬进社区里,邀请路人一起喝茶,改造成露天电影院。何志森在“燃冉”计划演讲现场说:“设计师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传递善意和快乐。在创造美的同时,也要为普通人建立起尊严与自信,最终帮助走向一个个普通人都有尊严与自信的世界。

何志森在“回到街区”「燃冉」街区分享

“移动的美术馆”项目现场

在科幻作家陈楸帆的演讲里,“爱”也是关键词。他几年前写过一部小说,叫做《无接触之恋》,讲述未来二十年后的城市是一个由AI掌握的无接触系统,遭遇PTSD的女主生活在一个诸多实际行动由机器代劳的世界里。陈楸帆由此发问:“当一切都变得‘无接触化’,人与人之间还能否真正地接触?”

“回到街道”这个关键词,在科幻作家的构想里,未来,甚至就在当下,会有一群理想主义者设计一条以爱为主旨的街道。

陈楸帆在“回到街区”「燃冉」街区分享

在接下来的两场演讲中,历史学家王笛提供了纵向的历史研究维度,艺术家刘帅则分享了他如何看见街道中其他动物的存在。

王笛以茶馆为主题,分享了自己近年来的成都公共空间研究。在演讲现场,王笛以观音阁老茶馆、玉林街区的空间演变为案例,展现出在成都文化的血脉中,“市民自发”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在王笛眼中,所谓回到街道,就是要发现我们自己的故事,记录属于自己的声音。从宏大回归日常,用记录抵抗遗忘。

王笛在“回到街区”「燃冉」街区分享

刘帅的演讲主题是“万物与我相关”。他以篱笆之木制成双人、四人可共吹的乐器,每个音孔都来自竹蜂筑巢后的痕迹——陌生人因此在呼吸与声音间建立连接。作品《飞行练习》中,他用秒表记录落叶的飞行时间,再以美人蕉叶做风筝,让夜空多出一轮“叶之月”;《跳房子:纪念一只麻雀》中,他依据麻雀跳跃的距离绘出格子,邀请路人共玩,以童年的动作纪念逝去的生命。刘帅说:“每一次俯身与抬头,都是与世界的重新相遇。”

刘帅在“回到街区”「燃冉」街区分享

最后一位分享嘉宾就是“鲸鱼马戏团”的主创李星宇。2016年8月,他和录音与创作伙伴跟随向导,走进亚马孙雨林的雅乌自然保护区。历时15天,他们采集了许多录音和视频,将这些自然之音保存在52赫兹声音馆中。

李星宇在“回到街区”「燃冉」街区分享

他在亚马孙的”寻声计划”凝聚成三件声音作品:自然声专辑《自然的法则》、声音纪录片《寻声之旅》、研究想象力的“故事外的故事”。从巴西到新疆、高黎贡山,这些年,李星宇还在收集声音。他提倡“声学伦理”,强调回到街道,不能忽略倾听的力量。他说:“聆听并不只是获取信息的行为,而是一种伦理——一种承认世界在我们之外运作的姿态。”

“街道,

是生活的目的”

“燃冉”青年艺术家孵化计划由新天地XINTIANDI与UCCA于2022年共同发起,首期历时三年。瑞安新天地文化艺术生态负责人魏天天说,2025 年燃冉重返新天地东台里,是“为这条百年街道重新注入艺术的呼吸”。在她看来,三年来燃冉始终在回答同一个问题:艺术如何真正回到街道?走在今天的东台里,人们能看到艺术家用旧物构成的记忆片段、镶在墙面与街角的微小装置——它们没有距离感,就长在日常里,让人不经意就与艺术相遇。魏天天说:“艺术从不远离生活,它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理解城市的方式。”

魏天天在“回到街区”「燃冉」街区分享现场

艺术从不远离生活,它让我们重新理解并亲近生活。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兼CEO田霏宇(Philip Tinari)在现场强调,街区与共创对于新艺术家的成长至关重要。过去三年,燃冉每年都会收到数百份申请,入选艺术家都从自身经验与在地现实出发,唤起被日常遮蔽的感受与想象。田霏宇说,这些创作最终会成为社区记忆的一部分,“像一粒种子,未来会继续生长。”

田霏宇莅临“回到街区”「燃冉」街区分享现场

关于街区,东台路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观察样本。三联人文城市执行总编辑贾冬婷从东台路的历史切入。这条全长约600米的道路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988年,东台路还拥有了上海首个文物监管旧工艺品市场。“回到街区”,也就是回到城市的“最小单位”,回到人与人、人与空间共同生长的真实生活中。

贾冬婷在“回到街区”「燃冉」街区分享

时过境迁,朴树唱《New Boy》的年代过去,东台路也经历了翻新。最近三年,艺术共创项目“燃冉”让这里焕发了新的活力。

艺术家袁可如的《墟市图考》成为现场最令人难忘的片段。她将童年花鸟市场的记忆、对东台路的田野研究与当地的市井文化,转化为一场在街区现场展开的“多路径表演”。三条行动线同步进行:有人推开巨幅画卷,让东台路的旧日景象在空气中重现;有人身穿竹编服饰,现场制作竹编小物;有人以旧时歌谣为线索,与路人即兴对话。竹编工艺品被抛向人群,像是从旧日墟市里飞出的讯号。

傍晚时分,表演从室内延伸到街上,演员们在东台里的风里舞动。围观的人越聚越多,附近居民、路人、游客混成一片——艺术在那一刻真正与街区发生连接。它不再是“看一看”的节目,而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节日,让陌生人之间生出短暂却真实的亲近感。

袁可如,《墟市图考》,

2025“燃冉”计划露天剧场表演现场

图源:“燃冉”计划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

艺术机制?

艺术与商业,历来是紧密又不乏争议的关系。艺术家需要商业资助与推广,商业地产需要艺术来点缀。古往今来,诸多经典艺术的背后都有商业的身影,但若商业走向士绅化,大城市的艺术景观也有滑落至单调浅薄的危险。因此,作为艺术与商业合作的样本,“燃冉”计划是一个值得回顾、观察的典型案例。

三年来,“燃冉”并不是以“年度作品”来定义艺术家,而是以一种在地机制呈现艺术生态的可能性。从城市声学、旧物谱系、到在地田野研究,“燃冉”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慢变量”:它不像展览那样以结果论英雄,而是以过程构成价值;它不是把艺术带到城市,而是让艺术家把“现实”重新带回当代艺术内部。换句话说,“燃冉”构建的是一种把创作深深嵌入城市肌理的方式——作品不是单向展示,而是一种与城市共同生成的关系。

“燃冉”计划的发起方之一是瑞安新天地。千禧年初,瑞安新天地承载了“文化会客厅”的角色。随着经济发展,上海地租水涨船高,新天地决定走向转型之路,将自己改造为集文艺、交流、购物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式公共空间。期间,新天地和阿姆斯特丹灯光节、里昂灯光节合作了光影项目“光影山海”,连续十年赞助了上海时装周。而艺术项目“燃冉”就是一次新的尝试。

袁可如,《墟市图考》,

2025“燃冉”计划露天剧场表演现场

图源:“燃冉”计划

万事开头难,从2022到2023年,“燃冉”和许多艺术家之间就像是共患难的关系,这种联结感凝结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的首届“燃冉”艺术季,主题是“回环之歌”。它以四大单元为上海市民呈现了23位(组)艺术家创作的的50余件艺术作品,意在呼唤联结,重申信任、创造与爱。

在艺术行业普遍追求流量与可见性的当下,燃冉提供了一个罕见的反向模型:它的价值不是“做了什么大事件”,而是让三年来的每一位艺术家,在城市微空间中持续累积感受、经验与记忆, 而这些“不可量化的部分”,可能才构成了当代艺术真正的公共意义。

那届“燃冉”艺术季还邀请高露迪、葛宇路、梁曼琪、麻剑锋与沈若凡x刘恒x杨帆这5组艺术家,创作出《拥抱》《呢喃歌声》等作品。项目发起人魏天天记忆犹新的是:当时很多工厂都关了,回环之歌的装置其实在开展前一天还没有运过来,是“燃冉”和艺术家们一起,在现场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项目与艺术家此时的关系不再像甲方和乙方,而是一同携手面对困难的搭档。

葛宇路,《呢喃歌声》,2022,拾得物,尺寸可变.

2022艺术季现场

图源:“燃冉”计划

袁可如,《墟市图考》,

2025“燃冉”计划露天剧场表演现场

图源:“燃冉”计划

早在2023年艺术季,“燃冉”就以青年艺术家群展、特邀公共艺术单元、公共活动单元、艺术巴扎单元这四大板块组合的形式,让艺术家的共创参与到市民的公共生活之中。而事实上,在近三年入围“燃冉”项目的艺术家之中,有多位艺术家的新作与城市记忆、在地新生息息相关。例如殷漪将自己多年来录制的上海声音与跑步机的行走拟态结合,制作了实地录音专辑《上海》;黄冰别出心裁,创作出一部以上海新天地清洁工为主体的纪录剧场作品。

黄冰,《观众席:可爱的早晨,讨厌的早晨Ⅰ》,

2024,舞台装置,尺寸可变

2024“燃冉”艺术季现场

图源:“燃冉”计划

程新皓是2024年的“燃冉”驻地艺术家之一,他的创作多与故乡云南有关。入驻“燃冉”后,程新皓注意到上海西郊公园(上海动物园的前身)和云南的历史关系。借由其作品,我们得以窥见雌象“版纳”在西郊公园中客居47年的一生。

让艺术回到生活,

让城市变得有趣

2023年起,“燃冉”每年会颁出“锐意探索奖”“融合创新奖”与“好奇无限奖”三个奖项,由UCCA的初审评委与文化顾问委员会专家进行双重评审。

作为第二届“融合创新奖”的获得者,袁可如长期关注疾病、情感关系与时局变迁中个体的命运;2024年“锐意探索奖”得主刘帅在面对时代剧变带来的种种陌异感时,重新从自然身上回观人的处境

袁可如,《螺蛳壳里做秀场》,2023,表演,40分钟

2023“燃冉”艺术季现场

图源;”燃冉“计划

刘帅,《鸽子:上海情书》,2024,装置、影像、文本等

2024“燃冉”艺术季现场

图源:“燃冉”计划

考察过去三年因“燃冉”计划诞生的艺术作品,既有公共议题的生发,也有私人情感的联结

例如在2022年入围的15份艺术作品中,崔小清以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为创作媒介,用剪纸作品《山乡巨变之春夏秋冬》演绎了中国城镇化的一个缩影;2024年,艺术家曹澍从AI联想到20世纪初摄影术传入上海时的文化现象,以上海大厦(原百老汇大厦)的建筑空间和历史事件为锚点,探讨了新技术诞生之初引发的认知偏差与想象。

崔小清,《花园》,2022,布面油彩拼贴,200 × 190 cm

2022“燃冉”艺术季现场

图源:“燃冉”计划

2024年入围“燃冉”计划的刘澜瑄别出心裁。她从‘晾晒’一词出发,观测城市生活的晾晒艺术,呼应了那一年的主题“在地新生”。入围艺术家也展现了自己的多重身份和对现代社会生产链条的关注。杨牧石通过《焊连-遗迹》《消磨》等作品,展示当代产业链条、社会景观中的 “无效生产”;温州艺术家冯至炫则采用高硬度树脂、不锈钢七齿鱼叉、工业电扇、鲨鱼鱼钩等物件,制造出兼具赛博感和废土感的装置艺术《浮游偶像》。

杨牧石,《局部》,2022,围栏、木窗、地板木、

工具柄、工作台、办公桌、档案架、门、木梯、

雕塑骨架、广告牌、油漆,5.25 × 2.75 × 1.73 m。

2022“燃冉”艺术季现场

图源:“燃冉”计划

三年来,“燃冉”计划的主题从“回环之歌”到“CITY JUMP 跳动吧,城市!”“响亮的吻”,再至2025年的“回到街区!”,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了一片宽容、鼓励创造的沃土。它是一次总结,也是艺术家们再出发的开始。“燃冉”计划三年来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艺术家如何在场,如何让艺术作品更加呼应当下。进而,商业、艺术家、街区这三者,搭建出一个良性的、青年艺术家共同探索的在地艺术创作生态。

今年,“燃冉”不忘初心,用回顾展、露天剧场、街区分享这三个板块贯穿整个东台里街区。其中,回顾展以“记忆重构”为线索,将艺术家物件与创作过程文献展现于街区空间中,再现了自身与“燃冉”共同生长的记忆。

“露天剧场”单元则带来艺术家袁可如的全新委任表演作品《墟市图考》。作品以“记忆考古”与“公共流动性”为线索,融合旧物档案、口述记忆与行动表演,在街区构建出一个不断被观看与改写的动态空间。 这场专为东台路创作的演出,让观众在行走与偶遇中完成体验,也象征着“燃冉”所坚持的“让艺术回到生活”的初衷。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场,“燃冉”计划是一个鲜活的“正发生”,它交出了一份充分的档案,关于艺术与商业、街区共生,也关于艺术如何真正走出美术馆,走上街头。

袁可如,《墟市图考》,

2025“燃冉”计划露天剧场表演现场

图源:“燃冉”计划

正如何志森所说,艺术并不远离生活,艺术就在生活之中。三年来,燃冉打破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壁垒,让这个时代真正有创造力、有敏锐感知的青年艺术家汇聚在一起,参与街道、社区的公共建设,重新激活了上海记忆、社区记忆、个人生命史中渐被忽略的部分。

在那个晴朗的秋日,当非遗艺术的传承人从商业中心的二层回廊走到街上,与观众一起游戏,将编织好的鲜花、蚂蚱随机赠予观众时,艺术在那一刻真正实现了“回到街上”。那天斜阳落下,夜空明净,在星星的注视下,在那短暂的时刻,所有人都过得很快乐。

运营编辑:毕然

关于“燃冉”

“燃冉”青年艺术家孵化计划是由瑞安房地产旗下新天地XINTIANDI社区品牌与UCCA共同发起的三年战略合作项目,旨在整合双方资源与优势,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创作支持与专业发展机会的平台。“燃冉”期待与青年艺术家共同探索艺术连接生活的多元可能性,激发多学科跨领域的创作实践。与此同时,“燃冉”致力于构建可持续的艺术生态与文化场域,吸引更广泛的文化艺术精神社群,助力当下艺术现场的发生。

关于主办方

新天地是中国领先的城市解决方案提供者瑞安房地产打造和运营的社区品牌。新天地为中国开创开放式街区商业之先河,于 2001 年推出首个旗舰项目「上海新天地」,之后陆续为多个核心城市创造地标级复合功能社区。凭借创新前沿的生活方式理念,拥有超级复合功能的新天地社区打破生活、工作、娱乐、学习的边界, 融入在地新生的文化和可持续生态,激发社区共建者的灵感创意和无限可能。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是中国杰出的现当代艺术机构。UCCA秉持“持续让好艺术影响更多人”的理念,以四座建筑风格和展览项目各具特色的美术馆,为观众提供丰富的艺术展览、公共项目和教育活动。UCCA在董事会的支持下,通过捐赠、赞助、票务及UCCA Lab的商业活动获得资金支持。自2007年在北京创建以来,UCCA已呈现了200余场展览,并吸引了超千万的观众到访参观。

关于特别合作伙伴

三联人文城市是三联生活传媒旗下的城市整合传播品牌。以一年一度的三联人文城市奖、人文城市季、人文风土季为主线,创立了“小城之春”“你好陌生人”“光谱计划”等IP。在中国城市从空间转向人文的节点上,通过展览、论坛、演出、工作坊、报道、出版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关注城市生活,激发公众参与,重塑城市人文价值。

关于空间与视觉设计

由Roger罗天泽和Dotti共同成立于2022年,SO CREATIVE STUDIO致力于为品牌和机构注入全面且活泼的视觉方案,从品牌策略和创意,到视觉传达、动态设计和影像传播,我们主张不为创意设限,积极探索艺术的多元表达方式。

三联人文城市联络方式:

相关内容

提提库又赢了!2025 L...
北京时间11月24日,吉诺·提提库(Jeeno Thitikul)...
2025-11-24 09:36:18
原创 ...
2025-2026赛季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第二站的比赛,于11月...
2025-11-24 09:35:27
战况激烈!俄乌两军战斗被全...
据凤凰卫视报道,11月23日,俄乌两军全线的战斗被激活,从苏梅至哈...
2025-11-24 09:26:13
评论丨2025赛季中超联赛...
中国足球从来就没有“冷”过,只是如何让群众的“热”更持续地继续下去...
2025-11-24 09:19:16
原创 ...
2025年11月22日下午1点,第27届农心杯世界围棋团体赛进入第...
2025-11-24 09:17:57
文艺惠民演出亮相螺洲古镇
23日,“英雄福州城”文艺惠民演出在螺洲古镇游客服务中心上演。 ...
2025-11-24 09:10:24
男子酒后在火车车厢排便,官...
关于媒体报道“一男子酒后在火车车厢排便”的情况说明针对媒体报道“一...
2025-11-24 09:07:47
熊猫专列开路 西南文旅扬帆
当“熊猫专列·成都号”的汽笛在成都安靖站嘹亮响起,一趟串联川黔渝三...
2025-11-24 09:02:44
原创 ...
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因此很多人对它的历史有所了解。清朝历时...
2025-11-24 09:02:41

热门资讯

外媒:俄称击落一架飞往莫斯科无... 【环球网报道】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市长索比亚宁在一份声明中称,一架飞往莫斯科的乌方无人机...
嫦娥六号月壤为何有些黏?中国科... 中新网北京11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嫦娥六号采自月球背面的月壤样品,相对嫦娥五号正面月壤有些黏...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计划于11月2...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目前,长征二号F遥二十二运载火箭已完成推进剂加注,计划于北京时间202...
2025年“泛华体育杯”博鳌东... 2025年11月22日-23日,由泛华体育赞助的“泛华体育杯”博鳌东屿岛高尔夫球会邀请赛在博鳌东屿岛...
李在明:朝韩处于随时都能发生偶... 韩联社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11月24日表示,当前韩朝关系处于随时都能发生偶发性冲突的极其危险境地,因...
如果生活乏味,那就把自己扔进街... 11月15日下午,上海新天地东台里的人流慢慢聚拢。梁永安、何志森、陈楸帆、刘帅、王笛、李星宇轮番登场...
农心杯三国擂台赛杨楷文弈出弃子... 11月24日,第27届农心杯三国围棋擂台赛第二阶段釜山站比赛第四局(总第8局)比赛在釜山农心宾馆结束...
一个反击就被打穿!实拍国米丢球... 一个反击就被打穿!实拍国米丢球:现场蓝黑球迷颇为无奈
辛辛那提中场吉迪赛后与梅西交换... 辛辛那提中场吉迪赛后与梅西交换球衣,双方握手并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