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莉
近年来,关于鼻病毒、人偏肺病毒的报道渐多,这是为什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公众有效预防鼻病毒和人偏肺病毒感染?在11月10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羊城晚报记者就此向相关专家提问。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张颖指出,鼻病毒和人偏肺病毒不是新的病毒,是常见的病原体。其实,全球30%~50%的普通感冒的感染都是与鼻病毒相关的,人偏肺病毒与人类至少共存了60多年,所以这两种疾病都是常见的病原体感染造成的。
她表示,人群对这两种病毒是易感的,婴幼儿、老人、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后甚至会发生重症的情况,这两种病毒都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所以极易在人群中引起传播和流行。
“近年来,对鼻病毒和人偏肺病毒的报道逐渐增多,我认为可能是有以下两方面原因。”张颖介绍,一是监测方法的进步,监测方式的升级,使得这两种病毒更加“显化”了;二是误以为是新发疾病,各方面关注度提高了。
张颖进一步介绍,以前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去就诊时大多不做病原检测,医生仅仅依据出现的症状诊断为感冒或者是呼吸道感染。但近年来随着病原检测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特别是在2024年,我国开展了呼吸道多病原的检测和监测,采集1份呼吸道样本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出包括鼻病毒、人偏肺病毒、支原体等20多种呼吸道病原体,使得以前“看不见的敌人”现在是显而易见了。大家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发现原来呼吸道传染病不仅有流感、新冠还有其他很多种。所以鼻病毒、人偏肺病毒不是感染增加了,而是现在快速检测能力提升,显得好像是增多了。
除此之外,张颖表示,以前公众对这两种病毒了解得比较少,或者根本没有听说过。在监测体系升级后,医院和疾控都可以通过检测发现,同时对外发布相关信息。比如去年11月份,中国疾控中心开始每周公布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其中包括鼻病毒和人偏肺病毒。当公众看到以前没有听说过的这两种病毒名称,误以为是新发传染病,相关报道的转发量增多了,相应关注度也增高了。大家积极地关注相关知识,科学主动地防控是非常值得点赞的,但也请不要过分紧张。
张颖表示,目前,对于两种病毒没有针对的疫苗,但它和熟悉的流感病毒一样是可防可控的。对公众而言,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防护:
一是坚持个人防护“三件套”,也就是经常提到的“戴口罩、勤洗手、遮口鼻”。
二是增强体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比如日常饮食要保持营养均衡,适当做运动,保持规律作息。
三是密切关注自己和家人,特别是家中孩子、老人、体弱多病者的健康状况,当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首先要休息养病,如果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同时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参加聚集性活动。
编辑:严哲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