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41年四月,在今天匈牙利境内的赛约河畔,从东亚一路西征而来的蒙古轻骑兵与当时匈牙利境内的欧洲重骑兵联军展开了一场大决战。
此战,蒙古军出动轻骑兵6万人,由主帅拔都和副帅速不台指挥;匈牙利出动重甲骑兵10万人,由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指挥。然而,匈牙利在占尽人数优势,并且还是在本土作战的情况下,竟然被不远万里而来的蒙古军在赛约河打得全军覆没。
那么,匈牙利重甲骑兵与蒙古轻骑兵为何会选择在赛约河展开决战呢?蒙古军又是如何以6万的劣势兵力全歼匈牙利境内的10万欧洲重骑兵的呢?
公元1236年秋,在蒙古第二任大汗窝阔台的命令下,曾经征服过库曼人、阿兰人以及斯拉夫人的速不台,带着蒙古各大宗王的长子长孙,前往巴尔喀什湖以西的术赤兀鲁思,与术赤的儿子拔都会师西征。由此,蒙古帝国第二次西征的序幕被拉开。
蒙古帝国第二次西征,是以蒙古各大宗王的长子长孙带领的军队主导的战争,故而这次西征也被称为长子西征。在主帅的任命上,蒙古大汗窝阔台以术赤的儿子拔都为主帅,而后又让有过西征经验的老将速不台为副帅。
在拔都和速不台的带领下,15万蒙古军先是从沿乌尔河挥师北上,灭掉了第一次西征时没有征服的不里阿耳。而后又兵分两路,一路向西征服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斡罗斯各大公国,一路向南进入钦察草原征服生活在那里的库曼人和阿兰人。
在征服斡罗斯各大公国和钦察草原之后,蒙古军又向南征服了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亚半岛,最后在追击库曼人的过程中,蒙古军的兵锋到达了基辅公国的乞瓦(乌克兰基辅)城下。
公元1240年,在蒙古15万大军的猛烈攻势下,乞瓦城被攻破,蒙古军随之征服基辅公国全境。
基辅公国被被蒙古军攻占之后,之前逃亡基辅公国的库曼人在首领忽滩的带领下又向西逃到了匈牙利境内。
在库曼人逃往匈牙利之前,蒙古西征大军的主帅拔都派人送信给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让他不要接受逃亡的库曼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但贝拉四世为了借助库曼人的力量稳定自己在匈牙利王国的统治,便收留了好几万库曼人。
由于贝拉四世对拔都的警告置若罔闻,拔都在带领蒙古大军征服基辅公国全境之后,便兵分三路开始进攻匈牙利。
首先,拔都留下了3万大军在基辅公国,用以巩固蒙古帝国对新征服的斡罗斯诸国的统治。
而后在剩下的12万大军中,拔都分兵3万给察合台的儿子拜答儿,让其带领蒙古军攻打匈牙利西北地区的波兰,剪除匈牙利在西北地区的帮手;而后,拔都又分出3万兵马给窝阔台的儿子合丹,让他绕过乌克兰与匈牙利之间的喀尔巴仟山脉,经罗马尼亚绕道匈牙利的南部,对匈牙利实行南北夹击。
最后,拔都和速不台带着剩下的6万大军,正面翻越喀儿巴仟山脉,一路进军到匈牙利王国的都城布达佩斯。
今天的布达佩斯是匈牙利共和国的首都,但是在公元13世纪,匈牙利王国的布达佩斯其实是两座城池,一座叫布达城,一座城叫佩斯城,这两座城池之间,横亘着欧洲著名的河流多瑙河。其中,布达城在西,佩斯城在东。
所以,拔都和速不台带领6万蒙古军翻越喀尔巴仟山之后,便来到了匈牙利王国的佩斯城外。
匈牙利境内的布达和佩斯两城,有些类似于中国南宋时期的襄阳和樊城。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两座坚城之间横着一条宽阔的河流,并且河流之上还有浮桥相连,两城互为犄角。一旦其中的一座城池遭遇进攻,另一座城池可以马上就可以通过浮桥进行救援。
当年为了拿下南宋的襄阳,樊城两座城池,蒙古帝国举全国之力,在有水师的情况下,还整整围困了六年才将其攻破。而蒙古军攻打布达城和佩斯城的时间是发生在公元1241年,这个时间比蒙古军攻打南宋襄阳要早,所有蒙古军这时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同时,蒙古西征匈牙利布达城和佩斯城时,是没有水师配合的,这也就意味着以拔都为首的蒙古军没有能力夺取连接布达城和佩斯城的浮桥,故而无法达到对这两座城池分而攻之的目的。而且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在拔都带领大军到来之前,已经在多瑙河东岸实行了坚壁清野,将所有的百姓和物资都迁到了佩斯城内。
除此之外,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还向奥地利国王腓特烈二世写信求救,而后奥地利国王腓特烈二世派出大量重骑兵前往佩斯城支援贝拉四世。
由于匈牙利王国在13世纪以前是欧洲各国抵御阿拉伯国家入侵的前沿阵地,是基督教文明的捍卫者。面对蒙古军的入侵,在奥地利的带头援助下,塞尔尼亚的弓手,克罗地亚的步兵,日耳曼人(德国)的骑兵,以至于西欧的圣殿骑士团都前来支援匈牙利对抗蒙古军。
有了这些国家的加入,再加上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本人的军队,以及投靠贝拉四世的几万库曼人,在匈牙利王国佩斯城内与蒙古军对峙的欧洲重骑兵联军达到了10万之众。
此时,论军队数量,拔都和速不台统帅的蒙古军只有6万人,而且大部分是轻骑兵。而贝拉四世指挥的欧洲联军有10万人,并且大部分是重骑兵。蒙古军作为攻城的一方,这点兵力远远不都。
论攻守形势,作为防守的一方,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有布达和佩斯两座坚城,城墙的高度达到了九米之高,而且整座城市都是仿照罗马斗兽场那种圆形建筑建造的,有易守难攻的效果,而布达城与佩斯城之间的多瑙河宽度达到了400米,平均水深5米左右,蒙古军既没有夺取河上浮桥的能力,更没有涉水强行泅渡多瑙河的可能。
论粮草储备,布达城与佩斯城以浮桥相连,被蒙古军围困的佩斯城可以通过多瑙河与对面的布达城,源源不断的从匈牙利王国获得物资支援。而蒙古军这边由于远道而来,本身带的粮草就不多,再加上贝拉四世在蒙古军到来之前在佩斯城外进行了坚壁清野,蒙古军除了自身所带的粮草之外,在佩斯城外根本无法获取一粒粮食。如果蒙古军没有办法速胜,一旦粮草耗尽,蒙古军就会陷入被动的局面。
那么,蒙古军在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拔都和速不台二人是如何在短短十几天之内就拿下匈牙利王国的布达和佩斯两城的呢?而贝拉四世又是如何在这个必胜之局里,被拔都和速不台杀的全军覆没的呢?
由于攻坚战和水战,一直是蒙古军的短板,所以当拔都和速不台来到佩斯城下观察一番后,便马上打消了攻城的念头。
但如若不攻城,贝拉四世的军队龟缩在佩斯城内坚守,一旦蒙古军的粮草耗尽,以拔都为首的蒙古军就会被贝拉四世消灭在佩斯城外。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贝拉四世的军队从佩斯城内引出来,双方在佩斯城外的匈牙利草原展开决战,这样就能发挥蒙古轻骑兵机动快捷的优势。
于是拔都在佩斯城下逗留了几天之后,便带领蒙古军后撤了30里,想以示弱的方式引贝拉四世带军出城追击。
然而贝拉四世似乎看出拔都的意图,他对蒙古军的撤退视而不见,并严令佩斯城内的匈牙利骑兵出城追击。但就在这时,前来支援的奥地利国王腓特烈二世却不听他的。而后腓特烈二世带着5000重甲骑兵出城追击,并与蒙古军的小股部队遭遇。蒙古军为了执行拔都佯装败退的命令,便在腓特烈二世的面前留下几具蒙古兵的尸体后大败而逃。
腓特烈二世在取得小胜之后更加轻视那些身穿皮制轻甲的蒙古人,于是他在回到佩斯城后,便大肆鼓动佩斯城内身穿重甲的欧洲联军出城追击蒙古人。
在腓特烈二世的鼓动下,来自西欧的圣殿骑士团开始蠢蠢欲动,而后圣殿骑士团的团长乌戈林带领着一万重骑兵出城攻打蒙古军。
面对圣殿骑士团的进攻,这次与圣殿骑士团交战的不再是蒙古军的小股部队,而是蒙古西征大军的统帅拔都。拔都在与圣殿骑士团交战几个回合后,依旧佯装败退。但高傲的圣殿骑士团怎么会放过蒙军的最高统帅拔都,于是便不顾一切的追击拔都。
而在佩斯城内的欧洲联军们,看见蒙古军的统帅拔都都被圣殿骑士团打的屁滚尿流,于是他们便更加轻敌了起来,吵着要让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放人出去追击蒙古军。
最后贝拉四世顶不住压力,只能亲率2万匈牙利骑兵跟在圣殿骑士团的后面追击蒙古溃军。但就在圣殿骑士团和贝拉四世追击拔都的时候,速不台却突然带兵出现,放过了圣殿骑士团的重骑兵,拦在了贝拉四世的2万匈牙利骑兵面前。
面对速不台的阻拦,贝拉四世即刻命人发起进攻,但速不台在稍一接触之后,便和拔都一样佯装溃退。看到速不台也溃退了,贝拉四世开始追击速不台的溃军。但就在这时,速不台却命令蒙古军回过身来射箭,以减缓匈牙利骑兵的追击速度。于是,贝拉四世便和速不台在佩斯城外展开了追逐战。
然而,就在贝拉四世与速不台进行追逐的时候,他却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那便是之前追击拔都的圣殿骑士团被蒙古军引到了沼泽地。那些身穿重甲的圣殿骑士,此刻正在沼泽地里被蒙古轻骑一个个屠杀。
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贝拉四世果断的放弃了对速不台的追击,而后拼命的向圣殿骑士团靠拢。
最终,在贝拉四世的救援下,身陷沼泽的圣殿骑士团脱离了险境。然后,贝拉四世带着圣殿骑士团一起逃回了佩斯城内。
贝拉四世逃回佩斯城之后,速不台又带领蒙古军到达了佩斯城下,并且在佩斯城下大声辱骂城里的欧洲联军是缩头乌龟。
然而面对速不台的辱骂,刚刚吃过败仗的欧洲联军都选择了不吭声,一时间整个佩斯城的欧洲联军陷入士气低沉的状态。
速不台带领蒙古军在城外叫骂了数天,见无法再次达到诱敌出城的目的,于是便在佩斯城外散布流言,声称蒙古军的军粮已经耗尽,蒙古大军不日即将撤军的消息。
但是,当佩斯城内的欧洲联军获知蒙古军已经粮尽的消息时,被蒙古军打怕的他们选择了不相信。而速不台为了让佩斯城内的欧洲联军相信蒙古军已经断粮,他在带领蒙古军从佩斯城下撤退的时候,丢弃了大量从斡罗斯各大公国劫掠而来的金银珠宝。
当这一幕被城内的欧洲联军看见之后,他们之前恐战的心理一扫而空。在他们看来,蒙古军从斡罗斯诸国劫掠来的金银财宝很快就是他们的了。
于是,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欧洲联军裹挟着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倾巢出动去追击溃退中的速不台。
速不台眼见诱敌出城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他一边大量的抛弃辎重和金银财宝,一边加快了撤退的速度,企图将倾巢而出的10万欧洲重骑兵引到远离佩斯城的赛约河与蒂萨河交汇处。
而赛约河畔,就是拔都和速不台二人为那些欧洲骑士准备的坟场。
而那些穷追不舍的欧洲联军,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一直追击速不台到了赛约河的西岸才停下脚步。
然而,当贝拉四世带着欧洲骑士联军赶到赛约河西岸的时候,速不台早已带着蒙古军通过赛约河上的石桥,与早就驻扎在赛约河东岸的拔都汇合。
这时的贝拉四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这边已经上当,而后又派出1000重骑兵,从蒙古军手中夺取了赛约河上的石桥。
随后,以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为首的10万欧洲重甲骑兵便与拔都和速不台率领的6万蒙古轻骑兵在赛约河展开对峙。
抢占石桥之后,误以为蒙古军已经断粮的贝拉四世并没有立刻发动对蒙古军的进攻,因为他正在等待着蒙古军因断粮引发的大溃退。到那时,他再派出重骑兵去收割蒙古军的人头。
但是,身处赛约河东岸的速不台和拔都二人却没有给贝拉四世机会。
在将佩斯城内的10万欧洲重骑兵引到赛约河西岸之后,拔都和速不台又将为数不多的6万蒙古军分成三部分。其中,拔都率领两万蒙古军在赛约河东岸与欧洲重骑兵抢夺石桥,而后从正面发起对欧洲重骑兵的进攻;而速不台则是带领四万蒙古军,分别从赛约河的上游和蒂萨河的下游结筏渡河,秘密迂回到贝拉四世统率的10万欧洲重骑兵的后方,与拔都前后夹击贝拉四世统率的10万欧洲重骑兵。
然而,公元1241年4月10日晚,在赛约河之战爆发的前夜,就当速不台按照计划带着4万蒙古军秘密渡河的时候,蒙古军中却有一个突厥人叛变,将拔都和速不台的计划告诉了贝拉四世。
贝拉四世获知在他的正面只有拔都统率的两万蒙古军,于是贝拉四世果断下令10万欧洲重装骑兵,发起了对拔都的进攻。
拔都眼见计划泄露,只能硬着头皮提前向贝拉四世发起反击,并企图抢占赛约河上的石桥。但是赛约河上的石桥太过狭窄,再加上贝拉四世还派了1000重骑兵驻守,拔都派人进攻数次都未曾得手。
于是,贝拉四世和拔都围绕着赛约河上的石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最后拔都在副将都战死的情况下,才勉强夺取了赛约河上的石桥。
但是,拔都即便占领了赛约河上的石桥,他面临的战况依旧不乐观。
由于石桥太窄,拔都统帅的蒙古骑兵只能分批渡河。而渡过赛约河石桥的蒙古军,面临的是赛约河西岸的欧洲重甲骑士。由于河岸的空间有限,渡过赛约河的蒙古骑兵根本无法展开,只能和贝拉四世的欧洲重甲骑士短兵相接。而在这种情况下,以机动灵活著称的蒙古轻骑兵在欧洲重甲骑士面前不仅占不到便宜,反而被欧洲重甲骑士打的节节败退。
拔都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接连斩杀了好几个溃退的蒙古百户长,才将蒙古军溃退的态势扭转过来。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拔都即便稳住了蒙古军溃退的态势,情况还是危急,因为这时的贝拉四世依旧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兵力。
而后,贝拉四世为了彻底打垮拔都,他以库曼人和匈牙利的重甲骑兵为左右两翼,以欧洲重甲步兵往前平推,最后让最精锐的圣殿骑士团垫后,10万欧洲重甲军就这样组成了一支骑兵与步兵混合的方阵向拔都碾压过去。
面对这种处境,拔都除了带领蒙古军拼死一战,再也没有什么别的好办法了。
就这样,拔都带领着2万蒙古轻骑和贝拉四世的10万欧洲重甲,从公元1241年4月10日的后半夜,一直打到了4月11日的凌晨。
然而就当拔都已经支持不住,心里咒骂着速不台这个老家伙怎么还不出现的时候,贝拉四世指挥的重甲方阵的两翼,突然出现了大量的蒙古轻骑兵。这批蒙古军手持精良的蒙古弓,在两百米开外就开始对贝拉四世的欧洲重甲放箭。他们凭借高超的骑射技术,利用重箭破甲的方式,对贝拉四世的欧洲重甲展开了精准打击。
战况发生到这里,标志着速不台的4万蒙古军已经渡河成功。
在击溃了贝拉四世重甲方阵左右两翼的骑兵之后,速不台统率的蒙古军又手持短斧,狼牙棒,骨朵这些钝器,纵马冲入了贝拉四世的重甲步兵之中。此时,即便这些欧洲重甲骑兵有金属板甲护体,但是遇到手持狼牙棒的蒙古军,依旧被一锤打的身骨俱裂。而这便是蒙古轻骑对付欧洲重骑的钝器破甲之策。
在解决了贝拉四世的重甲步兵之后,速不台派出了蒙古军中的重甲骑兵收尾,他们个个身穿铁甲,手持蒙古弯刀,就犹如手拿镰刀的死神一样开始对贝拉四世的军队进行人头收割。
最后,在拔都和速不台的前后夹击下,贝拉四世带着溃退的欧洲重甲联军,撤退到他们之前在赛约河畔构筑的营地。
以贝拉四世为首的10万欧洲重骑遭遇重创,但是逃回赛约河西岸营地的仍旧有7万多人。速不台和拔都统率的蒙古军依旧没有形成对欧洲联军的绝对碾压之势。
但是战争进行到这里,贝拉四世统率的欧洲重骑联军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锐气。而后速不台和拔都便带领5万能战的蒙古轻骑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将贝拉四世在赛约河畔的大营围了起来,并且开始用抛石机和火炮对贝拉四世在赛约河西岸的大营进行狂轰滥炸。
至于拔都和速不台为什么是包围了三面,而不是四面合围呢?这个来自独属于东方的战争智慧。
在古老的东亚地区,无论是北方的草原草原民族,还是南方的农耕民族,他们在作战占据绝对优势时,从来都不是四面合围,而是围三缺一。
缺的这一面,并不是对敌人网开一面,而是为了防止敌人陷入绝境,发起最后的困兽之斗,给自己造成巨大伤亡。而放一面不围,则是为了激发敌人求生的欲望,让其溃逃。
而敌军一旦溃逃,就会形成兵败如山倒之势,作为围猎的一方,只需要追在后面一路掩杀就可以了。
拔都和速不台给贝拉四世的欧洲重甲军团在西面留了一个口子之后,强大的求生欲支配着那些欧洲重甲联军向佩斯城溃逃。就在这时,拔都和速不台二人带着5万蒙古轻骑兵追了上去,最后在赛约河到多瑙河之间的广大平原上,蒙古军手持弓箭,弯刀和狼牙棒,像追逐猎物一样,将这些溃逃的欧洲重甲骑兵一一收割。
在追击的路上,又有4万欧洲重甲骑兵成为了蒙古轻骑兵的刀下亡魂,剩下的3万人则是被蒙古军军打散,四处奔逃而去。而作为这支10万欧洲重甲骑兵的统帅,贝拉四世最后在圣殿骑士团的拼死保卫之下逃到了奥地利。
赛约河之战,是蒙古轻骑兵和欧洲重甲骑兵之间的对决。这一战,以贝拉四世为首的欧洲重甲骑兵战死7万多人,3万多人溃逃,几乎全军覆没。而蒙古军则付出了1万多人的伤亡。
贝拉四世逃亡奥地利之后,拔都和速不台二人带领着蒙古军来到了佩斯城下,由于此时的欧洲联军已经战败,这座城池也没有军队再来驻守,而后拔都和速不台轻松的就占领这座在十几天前还坚不可摧的城池。
在占领佩斯城之后,蒙古军又通过多瑙河上的浮桥进入到布达城内,而后蒙古军又在拔都和速不台的统率继续西进,一直打到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附近。
好不容易逃到奥地利的贝拉四世听说蒙古军又来了,而后贝拉四世继续逃亡,最后流亡到克罗地亚沿海的亚得里亚海的一个小岛上才躲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