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 陈远扬
10月26日上午,“继光之路”2025中江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该赛事赛道串联中江城市道路、街巷与风景秀丽的凯江河畔,既是一场全民参与的体育盛会,更是一次英雄精神的传承之旅。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赛事终点位于中江挂面村,在颁奖台的背后,设有当地30个乡镇特色产品展示区,酥香的八宝油糕、甜糯的空心泡壳饼、纤细的手工挂面,以及黄心柚、清溪河大米、广福皮蛋等“中江好物”,与赛事同步出圈。
“随便尝,随便尝。”今年56岁的简顺刚是八宝油糕的非遗技艺传承人,他站在摊位前一边吆喝,一边打开包装盒展示产品。
八宝油糕。
据悉,中江八宝油糕用料十分考究,原料为鸡蛋、小麦精粉,加入白糖、蜂蜜、花生仁、蜜瓜片、核桃仁等8种营养丰富的佐料。糕体呈梅花状,表面油润,色褐黄,外酥内软,食之油而不腻,芳香可口。据《中江县文化遗产志》记载,八宝油糕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常作旅游、宴饮、茶会时的高级食品和亲友间的馈赠佳品。
黄心柚。
悦来镇潘山村的张忍伍带来了特色黄心柚,切开果肉挂在摊位前,远远望去,仿佛肉一般。“我种了十多年了。”目前,张忍伍种植有黄心柚40多亩,相比传统柚子,该品种个头更大、甜度更高、水分更足。此外,他还研发出清甜的柚子酒、温润的蜂蜜柚子茶、爽口的柚子糖。
“口感可以,水分很足,好吃。”赛后,从德阳什邡县来参赛的江先生品尝黄心柚后竖起大拇指。
清溪河大米。
中江是四川省的产粮大县,粮食总产量已连续数年位居全省第一,来自兴隆镇沙尖村的清溪河大米就是其中代表之一。据介绍,这款大米依托山麓温润气候与河畔洁净水源,从选种到收获全程遵循地道农家传统耕作方式。
中江水工挂面。
最吸睛的还属中江挂面摊位,吸引不少人围观品尝。据《中江县志》记载,中江手工挂面创于宋,盛于元,明代被列为向皇帝进贡的“御面”,清代以来被称为“银丝面”。2007年,“中江手工挂面制作技术”进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成为“地理标志产品”。
品尝中江手工挂面。
从技艺方面来看,中江手工挂面以“洁、白、净、干、细”五绝著称,经五次发酵,历经和面、开条、搓大条、盘条、搓小条、发酵、抻条、上竹、扑粉、上架、悬挂、晒面、切面等十八道纯手工工序精制而成,这也成为中江手工挂面“5518”品牌名字的由来。
来自南充的游客文先生一边吃着热乎乎的中江挂面,一边开心地分享道,“一直听说中江挂面很有特色,今天终于尝到了,口感柔、味道鲜,确实名不虚传,打算买几袋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