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居民出游潜力不断释放,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市场数据显示,根据国内居民出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居民出游人次49.98亿,比上年同期增加7.61亿,同比增长18.0%。其中,城镇居民国内出游人次37.89亿,同比增长15.9%;农村居民国内出游人次12.09亿,同比增长25.0%。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居民出游花费4.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50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城镇居民出游花费4.05万亿元,同比增长9.3%;农村居民出游花费0.80万亿元,同比增长24.0%。
从增速来看,前三季度,无论是农村居民出游人次还是农村居民出游花费增速,都超过了两成,显著高于城镇居民。
为何越来越多农村居民出门旅游?一个原因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加,对旅游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0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9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86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0%。农村居民收入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快于城镇居民1.3和1.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上年同期的2.46降至2.43。
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加,消费力增强,为他们出游创造了基础。农村的消费理念也在不断升级。实际上,也不光是旅游,近年来随着收入的增长,县乡消费快速崛起,越来越多消费品牌布局县域。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4》(下称《报告》)显示,我国一二线城市旅游客源市场渐趋成熟饱和,低线城市、县域和农村在作为重要国内旅游目的地的同时,也成为国内旅游客源新增长点。越来越多的低线城市、县域和农村居民参与国内旅游活动,成为旅游消费新动力,旅游已经融入广大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
基础设施的改善、县域地区汽车的日益普及基础上,让农村居民出游更加方便,汽车的普及也极大地扩展了很多农村居民的出行半径。“我数了一下,我们这个村民小组里,大概只有3户人家没买汽车了。”来自闽南安溪的林先生说,很多车不贵,二手车就更加便宜,农村用车成本很低,很多家庭都买了车。“有了小汽车,我们就经常开着车到附近市县的景点,乃至临省的一些景点转转。有时候在抖音上看到哪里好玩,就开着去玩。一车坐好几个人,出行成本比较低。”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分析,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以及消费理念的变化和升级,有很多原来不旅游或者很少出去旅游的人加入到旅游大军中。此外,小城游崛起、小城游总体价格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拉低人均每次旅游消费金额,但我国旅游消费的总量在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