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塞尔批评了F1的现状,他认为如今的大赛已成为"于第1弯分出胜负"的比赛,像他就难以在美国站中取得任何的进展。
虽然两周前的新加坡站,拉塞尔还赢得了其F1生涯的第五个分站冠军,当时他就是在第1弯保住领先地位后顺利取胜。但在美国站中,他的梅奔赛车却明显缺乏速度,英国车手在排位赛取得第四,但正式比赛一开始便遭对手超越掉到第六,之后就算他始终紧跟皮亚斯特里,却只能维持在同样的位置直到看见方格旗。
尽管赛前外界普遍预期,轮胎衰退会是影响战局的重要因素,然而前几名的车手最终全都轻松地以一停策略完成比赛,使用的甚至还是较软的两种配方,这使得想要追赶或超越对手都十分困难。
赛后在接受采访时,拉塞尔对F1的现状提出了批评,他说:「现在F1的比赛,往往是在第1弯分出胜负。」
「并且没有轮胎衰退的问题,前六快赛车之间的差距不过是0.3秒左右。通常你至少需要半秒的优势才能超车。所以如果我在出第1弯时排在第三,今天我就能站上颁奖台。而我出第1弯时排在第六,终场也只会是第六。」
随着轮胎寿命的变长,现在已经很少看到车手采取多次Pit Stop的策略,或者凭借轮胎性能落差展开攻防的情况,拉塞尔指出这是场上缺乏超车的主要原因之一,他接着说:「问题在于,现在的轮胎几乎不会耗损,这么一来也就没有轮胎性能落差。」
「每个场地都一样,你至少需要半秒的优势才有办法超车,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几乎看不到任何超车画面,而且我甚至都不记得,上一次采取两停策略是哪一场比赛了。」
不过拉塞尔也没有要责怪倍耐力的意思,毕竟F1轮胎供货商本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虽然他们确实在努力调整其产品线,只是做出的改变反而让比赛变得更乏味。他说:「不管怎么样,倍耐力都会被骂。」
「当轮胎耗损大的时候,人们说那不是真正的比赛,车手无法全力推进,得保护好轮胎,大家都不喜欢。当轮胎不太衰退的时候,人们又会说比赛很无聊,想看到更多的拚斗。」
「他们无论怎么做,似乎都无法赢得认可。所以,理想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一种可以全速推进,但又无法撑完整场比赛的轮胎。」
「那会是一种你能竭尽全力,但15圈后性能急遽下滑,不得不采取两或三停策略的轮胎。软胎可跑12圈,中性胎能运行15圈,硬胎则要坚持20圈,这样是最理想的。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困难。」
「倍耐力真的很不容易,他们尽了最大的努力,现在的轮胎确实比以前耐用得多,但却让比赛变得乏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