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表现无疑证明了它已失去了继续在国际上争霸的实力。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经济问题,俄罗斯的经济无法支撑其庞大的开销。因此,俄罗斯不得不放弃许多海外港口,逐步实现战略收缩。然而,放弃这些曾经经过艰苦努力才建立起来的海外据点,并非俄罗斯人的意愿。即便如此,他们依然保留了一些复兴的基础,比如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港,以及越南的金兰湾。尽管这些地区对俄罗斯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由于经费紧张,特别是亚太地区距离俄罗斯过远,最终俄罗斯于2002年撤出了金兰湾。
这一决定被认为是大帝职业生涯中的少数“污点”,但这不能全怪他。就像克里米亚战争时,亚历山大二世并未参与挑起战争,却背负了后果。大帝为了成为俄国历史上与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斯大林这些伟大统治者齐名的人物,不仅需要在守成方面有所成就,还必须开疆拓土。
塞瓦斯托波尔港:不能丢掉的底线
尽管苏联已解体,俄罗斯依然非常重视一些重要港口,尤其是波罗的海的圣彼得堡、远东的海参崴以及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港。前两者仍归俄罗斯所有,唯独塞瓦斯托波尔港在苏联解体后属于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的乌克兰,塞瓦斯托波尔是一个直辖市,而克里米亚半岛还设有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虽然俄罗斯军队一直未撤出塞瓦斯托波尔港,俄罗斯每年都向乌克兰支付租金,但随着俄罗斯经济形势的恶化,继续支付这些租金变得越来越困难。俄罗斯在金兰湾因无法支付高额租金而选择撤出,而塞瓦斯托波尔港同样面临着类似的困境。
金兰湾的撤出象征着俄罗斯的霸权式扩张遭遇了现实的挑战,而塞瓦斯托波尔则象征着俄罗斯战略收缩中的“底线”。对于俄罗斯来说,不能让塞瓦斯托波尔港落入北约之手。因此,当乌克兰有意加入北约时,俄罗斯毫不犹豫地采取了行动,在2014年夺取了克里米亚,并迅速控制了塞瓦斯托波尔。俄罗斯这一举动让世界震惊,甚至连乌克兰当局也放弃了通过武力收回克里米亚的想法。这一操作标志着大帝在国际舞台上的成功运作,也让他的历史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塔尔图斯港:苏联基业的守护
除了克里米亚,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也是俄罗斯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1971年,叙利亚在阿萨德家族的领导下崛起,成为了苏联在中东的重要盟友。为了换取苏联的支持,叙利亚在塔尔图斯港建立了一个苏联的军事基地。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苏联在地中海东岸的影响力,也为叙利亚提供了稳固的国际支持。即便苏联解体,俄罗斯依然与叙利亚保持紧密的关系,塔尔图斯港的控制权也一直维系到了2024年。
然而,随着全球局势变化,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如果放弃对叙利亚的支持,俄罗斯将失去塔尔图斯港以及新开辟的赫梅米姆空军基地,这无疑是巨大的损失。因此,大帝必须面对是否继续支持巴沙尔政权的问题。如果不支持巴沙尔,塔尔图斯港和赫梅米姆基地可能会丢失,而如果继续支持,俄罗斯则必须承担不断支援的压力。大帝为了保持俄国的地位,显然选择了坚持。
大帝的历史地位与俄罗斯的未来
大帝的历史地位已经相当牢固。他继承了斯大林的遗产,为俄罗斯带来了多个重要的领土和军事基地。在2008年,他迅速平定车臣叛乱,2014年夺回克里米亚,2015年出兵叙利亚,确保了俄罗斯在地中海的军事影响力。在2022年,他又吞并了乌克兰东部的四个州。尽管俄乌战争的结局尚未明朗,但大帝的历史功绩已经足以让他在俄罗斯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平衡俄罗斯在全球的战略利益,尤其是在俄乌战争中的最终目标。大帝是否能在俄乌战场上再一次捞取利益并体面地退出,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若能够顺利实现领土重划,并保持俄罗斯的核心利益,大帝的地位无疑将得到进一步巩固,甚至可能仅次于斯大林,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