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态度 5 天大反转!特朗普突然翻脸,普京为何还要见面?又为何非要将会晤地点选在俄罗斯?
据央视新闻报道,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此前的会晤邀请还作数,普京已经做好准备在莫斯科与特朗普见面,至于最后见不见,决定权在美方手上。
有意思的是,就在5 天前,也就是 9 月 23 日,特朗普才公开对俄罗斯翻脸。
他直接在社交媒体上放狠话,说俄罗斯因战争陷 “经济困境”,把人家比作 “纸老虎”。
他还当面鼓动泽连斯基立即采取行动,在欧洲和北约的支持下夺回全部领土,称北约完全可以在俄军机入境之后将其击落。
短短几天,美俄态度差这么多,这绝不是简单的外交情绪上头。
表面是外交姿态来回变,骨子里,是两国围着地缘利益、战场输赢,在玩一场深层博弈,每一步都算得清清楚楚。
首先第一个问题,美方都 “翻脸” 了,普京为啥还坚持要见面?
8 月的安克雷奇会晤,当时特朗普和普京谈了 2 个多小时,虽说没谈成俄乌停火,但俄罗斯实实在在尝到了 “美俄直接聊” 的好处。
那场会,欧洲国家压根没摸着核心讨论的边,欧盟在冲突里的话语权,一下就弱了。
现在普京再邀特朗普去莫斯科,大概率是想接着用这招,进一步打破西方对俄的外交围堵。
而且我们要看到,安克雷奇会晤后,俄罗斯前线没歇着,反而加大了对乌打击力度。
俄军最近在顿巴斯的攻势已经有了阶段性进展。
所以俄方很有可能是想拿着战场优势当谈判筹码。要知道,外交谈判从来都是靠实力说话,战场占优,谈判桌上腰杆才硬。
至于特朗普说的 “经济困境”,佩斯科夫 9 月 24 日就硬怼回去了,俄罗斯是 “真正的熊”,不是 “纸老虎”。
俄联邦统计局最新数据也在那摆着,今年二季度 GDP 有所上涨,虽然不算多亮眼,但在西方长期制裁下,能稳住宏观经济,这就成了普京反驳美方、证明自己经济韧性的硬依据。
再看第二个问题,特朗普为啥突然 “翻脸”?
只看 9 月 23 日的表态,很容易觉得他是突然变了对俄策略。
但往回扒时间线就会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从 7 月开始,他对俄态度就慢慢从暧昧转硬了。
7 月起,美国以 “防制裁规避” 为由,限制俄能源出口;8 月安克雷奇会晤后,他又好几次说 “对俄乌现状不满”;9 月骂 “纸老虎”,不过是把之前的硬策略再推一步。
这种 “极限施压” 的法子,和他以前处理国际事务的风格一模一样。
美国国内的事情也不能忽略。
美国中期选举要到了,保守派选民就认 “对俄硬” 这一套。
特朗普现在放狠话,没准是想甩掉之前的 “通俄” 黑料,讨好这部分选民要选票。
另外,他 9 月 23 日还特意提了句 “美国会接着给北约提供武器”,这背后,恐怕还藏着对欧洲的 “敲打”。
这几年,美国给乌克兰的援助已经多到不能再多了,而欧洲国家平均下来,还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
特朗普这就是想让欧洲明白 “不能总靠美国”,然后多掏点援乌的钱。
至于普京为啥强调 “会谈地点必须在俄罗斯” ,其实这就是双方的博弈。
对俄罗斯来说,莫斯科是主场,能牢牢抓着会谈的话语权。
普京一直说 “解决俄乌冲突得直面根源”,这根源就包括北约东扩,在莫斯科谈,就能更直接地把这立场传给美方,不用像安克雷奇那样,被美方拿 “展示 F-22 战机” 贴脸开大。
但对特朗普来说,这地点就是个 “两难坑”。
要是同意去,国内反对的人可能会骂他 “向俄妥协”,欧洲盟友也怀疑美国对北约的 “领导力”,让北约内部裂得更厉害。
可要是拒绝,之前的 “硬话” 不就成了空话,显得自己 “外强中干”?更重要的是,他会错过和俄直接聊、给美国捞好处的机会。
其实说到底,这次邀约是在演完安克雷奇会晤那场戏。
8 月 15 日安克雷奇会晤的时候,普京用英语要求特朗普“下次去莫斯科”;当时特朗普也说了 “这提议有意思”“有可能”。
现在特朗普“翻脸” 5 天 后,普京再提邀约,就是把 “没演完的戏” 重新摆上台。
但参考安克雷奇会晤的先例,当时说的 “建设性”,结果会后俄乌打得更凶,所以就算这回美俄真在莫斯科见面了,也很难让冲突降温。
现在俄乌战场比 8 月还复杂,俄在顿巴斯有优势,美国副总统万斯则在日前表态,说美国正在考虑给乌克兰提供 “战斧” 导弹。
这些都让会谈想达成共识,难上加难。
接下来特朗普怎么选,直接关系到俄乌军援的走向。
要是他拒绝邀约,大概率会给乌克兰更多援助,甚至把 “战斧” 导弹送过去,以此证明自己 “对俄硬”;
要是他去赴约,说不定会和俄方搞个 “有限停火”,比如让俄在乌东部停攻,换俄放宽和美国的部分能源合作。
但不管最后他选啥,有一点很清楚,美俄这场 “邀见拉扯”,核心从来都是 “利益优先”。
普京想靠会晤打破西方围堵、稳住战场优势;特朗普想靠会晤要国内选票、逼欧洲多掏援乌钱。
双方每一步,都是围着自己的利益算得明明白白。
而俄乌冲突的走向,在这场大国博弈里,更像个被带着走的 “附属品”。
上一篇:围棋兴趣班,家长为何格外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