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高市早苗当选日本执政党自民党第29任总裁,成为该党首位女总裁,并有望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综合日媒报道,新总裁高市早苗将在当地时间18时许举行记者会。日本国会预计在15日举行首相指名选举。
高市早苗当选,打破日本政治传统
今年共有5名候选人参选,继去年9人参选之后,在现行需20名推荐人支持的制度下,今年参选人数与2008年、2012年并列成为史上第二。按提交申请的顺序,参选人员分别为: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小林鹰之、自民党前干事长茂木敏充、官房长官林芳正、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以及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
本次自民党总裁选举5位候选人争夺国会议员票(295票)和党员党友地方票(295票)共590票。据日本广播协会(NHK)4日报道,在589张有效票中,高市早苗获得国会议员票64票、党员票119票,总计183票;小泉进次郎获得国会议员票80票、党员票84票,总计164票;林芳正获得国会议员票72票、党员票62票,总计134票;小林鹰之获得国会议员票44票、党员票15票,总计59票;茂木敏充获得国会议员票34票、党员票15票,总计49票。鉴于5位候选人中无人获得过半数选票,因此首轮投票中得票数第一的高市早苗和得票数第二的小泉进次郎进入第二轮决选投票。
在第二轮中,两位候选人争夺国会议员票(295票)和都道府县票(47票)共342张选票。NHK称,在341张有效票中,高市早苗获得185票,小泉进次郎获得156票,高市早苗最终击败小泉进次郎,当选新任自民党总裁。
高市早苗出生于1961年,毕业于神户大学,曾任总务大臣、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等职,自民党内曾任政策调查会长等要职,属于党内保守派代表人物,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强调维护日本国家利益与安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说,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并有望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这打破了日本的政治传统,是自民党在危机形势下“求新求变”的表现,作为日本政坛右翼保守势力的代表性人物,她的施政风格将具有强烈的国家主义和保守主义色彩。
项昊宇表示,高市早苗追求恢复日本的传统价值观,在经济上,她主张激进的货币财政政策,强调刺激经济、强化经济安全;外交安全上态度强硬,主张大力推进修宪强军,并具有一定的排外主义色彩。如果她把自己的极端保守主义立场付诸实践,可能加剧日本国内的路线对立,也可能同周边邻国产生摩擦。
“不过,高市早苗一旦执政,也需要面对现实,很难将一套对华强硬主张付诸实施,尤其是她面对党内温和派和公明党的牵制,也要避免中日摩擦对抗损害日本利益,可能会作出相对灵活务实的调整。”项昊宇称。
党内派阀逻辑依然存在,国民关心自身生活
麻生太郎、菅义伟和岸田文雄3位前首相在此次自民党总裁选举中扮演关键角色。日本雅虎新闻网此前报道称,无论最终谁当选,这3位“造王者”的政治博弈仍将持续影响自民党的权力格局。
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部研究员、日本前众议院议员小池政就4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选举再次进入第二轮决选投票阶段“毫不意外”,这意味着国会议员票的权重大幅增加。换言之,麻生、菅、岸田这些能够左右一定票数的前首相依旧保持着影响力。他们及其派系的动向成为决选的关键,而国民生活和舆论却被置于次要地位。这表明所谓的党内派阀逻辑依然存在。
小池政就称,此次选举本质上是一场“为了自民党的自民党总裁选举”,距离上次选举时隔大约一年,候选人又是上次落选的一批人,因此国民以冷淡的眼光看待,并未引起太多期待。
“相较于自民党的团结与否或是党内斗争,大多数国民更加关心自身生活能否得到切实改善。”小池政就表示,国家税收一方面在增加,另一方面国民的工资却赶不上物价上涨,高额的税收与社会保障负担依旧存在。同时,由于日元贬值,日本对外国人而言变得便宜,导致富有的外国人与贫困的日本人之间的差距逐渐显现。这种情况在今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以及去年下半年的众议院选举中有所体现,而自公政权因无法回应国民期待而大幅失去支持。
小池政就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对于国民关注的关乎自身生活的政策,在这次的总裁选举中,包括高市早苗在内的候选人都未给出得到认可的具体方案,舆论普遍认为“不知道争论点在哪里”。他也表示,同一政党内部拥有相似的基本政策,或许本身就难以出现巨大差别。
日本时事通讯社评论认为,自民党总裁选举候选人因忌惮党内批判,纷纷搁置主张,始终采取保守策略。或许是因为连无明确立场议员的一票都至关重要,故而优先追求“党内和谐”而非“政党的彻底革新”。“政治与金钱”的问题也未能引发深入讨论。自民党虽借总裁选举成功吸引媒体关注,却缺乏真正的热度,舆论反应冷淡。为数不多的话题竟是“标签争议”与“奈良的鹿”。若选举仅以互相攻讦的减分战决出胜负,其未来着实令人担忧。
对高市早苗的动向“听其言 观其行”
自民党新总裁很可能成为下一任日本首相。日本《读卖新闻》4日报道称,高市早苗于4日当选日本执政党自民党新总裁,但在新内阁组建之前,日本首相与执政党总裁由不同人物担任,日本政坛将呈现“首相与自民党总裁分离”的状态。
报道称,首相指名选举计划在15日举行,“分离期”长达12天,属罕见的长时间。一般来说,总裁选举后会迅速举行首相指名选举,成立新内阁。去年9月石破茂当选新总裁后的4天,就当选日本首相。不过,政府与执政党此次有意在新总裁选出到首相指名选举之间留出时间。这是考虑到自民、公明两党在参众两院沦为“少数执政党”,有声音认为“应留出与在野党协商的时间”。
《日本经济新闻》评论认为,在自民党成为参众两院均未过半数的少数执政党之际,此次选举已超越单纯的自民党领导人选举的意义。希望朝野政党能借此机会,探索在多党化时代推进政策的稳定政治机制。作为责任政党,能否以长期视角指明国家方向,推动停滞的政治向前发展,这也将成为重塑日本民主主义的试金石。
小池政就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说,这次选举结果总体上呈现出向保守倾斜的姿态。由于派阀减少、票数流动,自民党内议员、联合执政伙伴公明党,以及未来需要合作的在野党,成为各候选人争取的对象。候选人的主张都有所收敛,对于一直以来导致“政治与金钱”问题的企业和团体献金的规制强化,各候选人都持谨慎态度。他表示,下次国政选举中,高市政权和自民党政治将会迎来怎样的审判值得密切关注。
在谈及高市早苗的当选对于中日关系的影响时,项昊宇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毫无疑问高市早苗的当选会带来新的风险,如果其任内参拜靖国神社,或者以经济安全为名推动对华经贸脱钩,并在台湾、南海等区域安全议题上采取消极动作,可能会导致中日摩擦和对立增加,使双边关系面临严峻挑战。
项昊宇称,对于高市早苗的动向,我们要保持警惕,必要时坚决斗争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利益,但也不能对她下定论,我们要坚持既定对日方针路线,对她“听其言,观其行”,加强引导塑造,争取对她上任后的对华政策形成有效约束,维护好中日关系大局稳定。
另据路透社4日报道,据多名日本政府与执政党相关人士透露,新总裁将在就任后立即着手党内人事安排。尽管自民、公明两党在参众两院已沦为少数执政党,但在野党方面并无在首相提名时统一行动的迹象,因此新首相很可能在10月中旬召集的临时国会上当选。此外,也有声音称新首相将于17日发表施政方针。
来源:环球网
作者: 邢晓婧 刘欣 张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