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和所有老板说,不是上李佳琦直播间,产品就能火。”
双十一前,在最新一期的《与你同频·成分中国》,李佳琦放出“狠话”。
“东西好,不一定就能流行!”
做主播9年,李佳琦说,自己推荐过很多好东西,但是“一个护肤国牌的流行,光靠好的成分,是不够的!”
被泼了三盆“冷水”后,大叔也有点懵逼:
今年双十一,如何才能卖爆呢?
答案,也藏在这期《与你同频·成分中国》里。
据说,这档美妆内容IP,已成为众多国牌老板“必看”系列。
它不仅依托李佳琦“美妆一哥”的影响力,更凭借其独特的内容创造力,成为美妆品牌“科学传播”的头牌!
其实呢,我起初对连拍了三年的《成分中国》,有不少疑问:
讲成分、聊配方,这么专业的内容,消费者能看懂吗?
连拍三年,如何保持新意呢?
所谓“科学传播”,会不会只在老板办公室里播放呢?
这些都是这个IP面临的现实挑战。
但看完新一季《与你同频·成分中国》后,我认真推荐给每一个想做品牌的美妆国牌老板。
首先,我从公关角度,拆解一下本期内容。
不同于以往推荐韩束、可复美、绽媄娅等成熟国牌,这一次李佳琦选择了一个非常年轻、时尚,却一年内卖出百万份产品的新品牌——同频。
不知道我的读者里,是否有人用过?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体验。
新品牌,网友可能都没听过,怎么抓住观众呢?
话题!话题!话题!
如开头提到,李佳琦在视频一开场,提出几个核心问题:
为什么一个新品牌一年能卖出一百万件产品?
这个时代,美妆品牌要做对什么,才能成为年轻人中的爆款?
这既是商业之问,也代表一种文化现象解读。
像大叔这样的人,如何没有老登味儿,能和年轻人同频。
换句话说,这个话题,既2B,更2C,尤其是李佳琦的“所有女生们”。
随后,李给出自己的解读:
第一个原因:成分过硬
同频的原料与国际大牌同源,来自一家名为锦波生物的中国企业。
李佳琦还首度披露了一场此前未被媒体曝光的“中外成分谈判”——谈判一方是生产重组胶原蛋白的锦波生物,另一方则是国际美妆巨头欧莱雅。
双方在体量、实力和知名度上的悬殊,形成强烈的戏剧张力。
有话题,还要有悬念,才能吸引观众持续深入。
片子层层推进,国际大牌为什么首次选择一家中国企业的重组胶原蛋白成分,作为其主力产品的核心原料?
我也是通过这部片子才得知,欧莱雅小蜜罐和修丽可三型胶原蛋白精华、修丽可铂研胶原,正是在那场谈判后,选用了锦波生物的重组胶原蛋白。
当前,讲“中国成分”的IP不少,比如抖音《了不起的中国成分》、小红书《宝藏成分在中国》,但李佳琦的《成分中国》最与众不同的一点在于其新闻性和故事性。
它已不单纯是品牌故事,而试图记录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商业故事以及当事人,以及对社群情绪做脉络梳理。
为什么一个品牌故事要与时代同频呢?这可能与这个IP背后的创作团队背景有关。
我和《成分中国》的主创老汪很熟,他是一位资深的新闻记者和主编。他曾向我透露,他对《成分中国》的叙事要求是接近“Netflix纪录片水准”,有3要求:
题材要真实、人物要鲜活、情绪要共鸣。
老汪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
我摘取了片中这场“超级谈判”的部分文案:
李佳琦:
“在此之前,国际大牌根本看不上中国成分,更别说选用。谈判的天平从一开始就没有偏向中国人,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锦波生物老板杨霞:
“我考虑最多的不是价格,而是价值。我需要让对方相信:中国人的优势从来不是便宜,而是我们的成分标准、是技术,是创新。 与国际巨头深度合作,代表中国成分经受住了国际检验。在国际重组胶原蛋白舞台上,锦波也许不是唯一,但我希望做第一个推开大门的人。”
为了增强观看性,片中还用了一个意象化表达——不断摇摆的天平,来象征谈判双方优劣势的动态变化。
通过这个情节,观众可快速获取几个关键信息:
1、锦波生物的重组胶原蛋白已成为国际大牌主力产品的核心成分。
2、该成分经受住了国际美妆集团严苛标准的审视。
3、锦波生物也是同频的独家成分供应商。
这便是李佳琦总结的同频第一个流行原因:成分好。
第二个原因:
同频品牌“戳中人心”
现在是换季时节,很多女生的皮肤(尤其是敏感肌)会泛红、干燥,同频推出的「胶原次抛」,采用多种胶原成分,和「胶原面膜」搭配使用,专注于屏障修护、保湿和舒缓。
很多女生都经历过补妆卡粉的尴尬。同频推出的「胶原随行棒」,就是一支能随手放进包里的急救型单品。在补妆前涂一涂,干燥起皮的地方很快变得贴服,后续上妆也更顺畅。
还有大家长时间面对电脑,皮肤容易暗沉发干。同频也关注到这一点,带来一款可以随身携带的保湿喷雾。
从胶原次抛到喷雾,同频让年轻女生觉得:“这个品牌,懂我。”
今年双十一,新品美妆护肤品如何才能卖爆呢?
李佳琦在《成分中国》首次分享他的方法论,即:
好成分+戳人心+李佳琦!
这也是同频卖爆的原因。
“这个时代最经典的流行,不止需要产品有好的品质,更需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渴望,有细致入微的理解与共鸣。流行不应该是被定义出来的,而是被‘同频’感受出来的。”
李佳琦以“同频”收尾,一语双关,也升华了品牌价值观。
最后,大叔做个总结。
同频借《成分中国》出圈的原因,大叔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找到独特的品牌故事与叙事路径:同频,懂年轻人的新护肤国牌。
第二,选对关键人物:李佳琦对美妆国牌而言,是兼具专业解读力和带货能力的最佳人选。
第三,依托优质内容IP:《成分中国》是一个历经市场验证、能同时提升品牌声量和销量的科学内容载体。
三点合一,就是两个字:内容。
“99%的投放不行,都是因为内容不行。只是让人承认这一点,比登天还难。”
这是大叔最近在平台内部分享会上,听到的一句话,送给普遍陷入“流量思维”的品牌老板们,希望有所启发。
最后的最后,你怎么看这期《成分中国》?欢迎你在留言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