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上十年家底,雷军如何重塑小米?
创始人
2025-09-29 11:01:52
0

“不干,我们肯定要输,不试试,不试怎么知道我们不行呢?”2021年年初,小米公司的一间会议室里,雷军环顾周围的同事,嘴里蹦出了这句话。

小米新一轮的芯片之旅就这样重新启动了。9月25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雷军第六次年度演讲,面向现场3000名听众,他讲述了小米过去五年走过的“逆天之旅”。

明代思想家袁黄认为“信命”不如“改命”,逆天才能改命,他在《了凡四训》中说“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小米过去五年的经历就是一场逆天改命之旅。

几乎就在决定造芯的同时,2021年1月15日,雷军在去公司路上接到电话被告知小米被美国制裁。随后小米召开了董事会商量应对。在董事会上,有董事提出假如小米手机不能做了,三四万员工怎么办?

雷军开始认真考虑造车,2021年3月30日,他正式回复董事会,愿意挺身而出带领小米造车,小米造车之旅就这样开始了。小米开始同时供“两个孩子上大学”,造车、芯片,每个项目都需要五六百亿的投入,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芯片与汽车如今已成为小米最重要的业务拼图,并让小米脱胎换骨。2020年1月2日,小米集团股价为11.22港元,2020年初小米股价最低时仅为8块多港元,四年后,2025年9月25日,收盘价为59.45港元,上涨4.48%,市值约为1.55万亿港元。

四年之后的今天回头看,芯片与汽车业务的成功让小米从一家互联网公司进化为一家硬核科技公司。正是基于这一判断,资本市场的估值参照系发生了彻底的转变,由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参照变为英伟达、微软这样的硬核科技公司的估值参照。

无论是进入芯片行业还是汽车行业,雷军在小米公司的内部与外部都曾经面临极大的阻力。2022年小米造芯进入第二年,小米内部人心有些动摇。有人问雷军:“继续干芯片,会不会把公司拖垮?”

SU7 发布会之前,雷军专门找了一些媒体朋友请教,一共有23位,其中21位都不看好,很多人认为这款车销量不会超过3000辆,外界普遍认为,小米进入造车行业的时间太晚了。

这些年小米作为一个组织不断进化,雷军作为企业家不断成长:1992年雷军受命组建金山北京开发部时年23岁,2010年雷军创办小米时年41岁,2021年雷军推动小米汽车试验项目时年52岁,也就是那一年小米进入芯片行业。

“择一业而专、终其一生”是大多数人的期待,事实却绝无可能。《周易·系辞下》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反者道之动”。在当今的科技行业,技术迭代的周期大幅缩短,要成功就要做好随时拥抱变化的准备。

2020年小米进入第二个十年,确立了成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的新十年目标,芯片与汽车的成功,“人车家”全生态打通,小米各个业务之间已经形成了“协同创新”的新局面。

这一切都源于那个“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愿景,这是雷军的梦想。如果说过去五年是小米“逆天改命”之旅,过去十五年则是雷军“逆天闯梦”之旅。

雷军说:55岁,正是闯的年纪。为梦想向前奔跑的人,无论在什么样的年龄,身上总迸发着一股闯劲,生生不息,永不停歇。雷军“闯”梦,从未停止。

玄戒O1,我们不干肯定输

2024年5月22日,雷军在外地出差,每过几分钟就看一下微信群,焦急地等待着最后的结果,玄戒O1能否全部调通的结果。比较幸运的是,当晚9点系统终于点亮了。

第二天早上,小米集团副总裁兼手机部研发副总裁,小米芯片业务负责人朱丹打来电话:“雷总,给您汇报一个好消息,今天早上5点所有的功能都达到了预期的计划。”雷军在电话中听到工程部欢声雷动。

这意味着所有模块都调通了,玄戒O1成了。一年后,2025年5月22日,玄戒O1和搭载玄戒O1的小米手机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同时发布。

为了这一刻,雷军等了11年,期间颇多坎坷曲折。

2014年9月,刚刚创业四年多的小米,全资成立了松果电子,开始自研手机芯片。经过三年努力,2017年,“小米澎湃S1”正式发布,搭载在一款中端机上,当年就卖了60万台。

雷军心里清楚,松果的路走不下去了。2018年,小米停掉了手机SoC芯片的研发。雷军心有不甘,松果继续做小芯片,保留了芯片的火种。

2020年小米公司复盘,确立了“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的新十年目标,芯片成了小米必须翻越的大山:苹果、三星、华为、英伟达,全球顶尖的科技巨头,几乎都是芯片巨头。

先分析问题:松果为啥不成功?自研手机SoC,做中低端,完全没机会;只有做最高端,才有一线生机,华为、苹果就是这么干的;管理上要与手机业务协同,这样才能统一目标,荣辱与共。

再发现困难:自研手机SoC,至少要花十年时间,至少投入五百亿。最后雷军鼓励大家:“芯片,我们不干肯定输;不试试,怎么就知道我们小米就干不成呢?”2021年初,小米重启新一轮芯片之旅。

芯片这种超大规模、超长期投入的项目,即使计划周密,也难以避免过程中遇到困难。2022年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地缘政治影响,小米业务大幅滑坡,营收骤降15%,这是小米史上第一次。“继续干芯片,会不会把公司拖垮?”的质疑在公司内部出现了。

雷军没有丝毫迟疑,他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假如现在放弃,十年后,我们会为公司账上多出几百亿而庆幸,还是为小米这家公司永远失去芯片业务而后悔?

今天回头看答案已经了然:芯片是手机最核心的部件之一,通过自研芯片,小米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进行技术积累,并对产品功能和性能做深度优化,自研芯片有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品牌高端化形象。

小米如果只是依赖外部芯片商,在旗舰市场上就会缺失竞争优势,华为、苹果等厂商通过自研芯片打造完整的软硬件生态,造芯已成科技巨头标配,要实现“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这个新十年目标,小米必须造芯。

今年5月22日,雷军在发布会上说:如果小米想成为一家伟大的硬核科技公司,芯片是我们必须攀登的高峰,也是我们绕不过去的一场硬仗,面对芯片这一仗,我们别无选择。

玄戒O1标志着小米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全球第四家能够自主研发设计3纳米手机芯片的企业,填补了中国大陆在3纳米先进制程芯片设计领域的空白。

搭载玄戒O1的小米15S Pro,已经上市4个月,媒体和用户给出了非常不错的评价。小米造芯之路尽管曲折,在雷军和小米团队的坚持下,已经顺利启航。

小米YU7,写给用户的情书

2025年年底,雷军亲自长途实测小米YU7,原来规划的标准版续航620公里,Model Y约为560公里,对纯电SUV来说,小米YU7已经非常不错了。雷军觉得不太够:很多人买SUV就是为了长途旅行,如何才能消除用户的里程焦虑?

想了一个最简单直接的办法,砍掉620公里的版本,把835公里长续航Pro版换个名字,就叫“标准版”。这相当于续航增加了200多公里,但定价不变。方案更改的代价是:负责采购的同事们差点“哭晕在厕所”。

“最强标准版”登场了。小米YU7发布会上,雷军反复强调:这个标准版不是入门版、不是丐版、更不是阉割版,相当于别家的Pro版、Max版。

小米的付出获得了用户肯定,小米YU7今年6月发布,创造了惊人的成绩:3分钟大定超过20万辆;第二天下午4点小米公布了锁单数据:18个小时内锁单24万台。这个数字震撼了整个汽车工业。

小米的产品策略是典型“标杆管理”,迈克尔·波特等对这一现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企业应将行业内世界第一的企业作为标杆对手,产品/服务才是最好的广告,只要技术参数和用户体验领先,同时价格更低,用户自然会选择你的产品。

小米过往的成功,小米手机、小米SU7汽车都是“标杆管理”的结果,米粉圈有个词叫“宠粉”,把最好的产品与服务以最优的价格交付给米粉,就是实实在在的宠粉。

我们再回顾下小米SU7的发展历程。2021年9月,小米汽车首次全员会,就宣布了一个宏大计划: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打造全球最强的纯电性能车。正是这一对标逻辑指导,2021年12月,小米Ultra项目立项。

2022年春节后,小米开了一个长达21天的会议,SU7开发到了最关键的阶段,为了确保SU7成功,小米只能忍痛把Ultra项目先砍掉。

五个月之后,SU7开发的任务完成得差不多了, 公司开会决定是不是重启Ultra项目。有位工程师举着酒杯提议:“保时捷是我们心中的神,我们能不能造辆车,在纽北赛道上直接挑战呢?”这个想法瞬间点燃全场。Ultra项目又被捞了回来。

消息一公布,工程团队沸腾了,开着亲手打造的车,在纽北赛道上驰骋,超越保时捷。这就是很多汽车工程师们的终极梦想。

2024年元旦刚过,项目组同事立即赶到了纽北,准备征战纽北之旅。2024年10月28日,小米获得了10分钟的机会,只能跑一圈。正是这一圈,Ultra原型车创下纪录,让世界首次见证了小米汽车的实力,全球车圈沸腾了。

2025年4月1号,Ultra量产版正式冲击纽北。这一次,天气不错,小米只用了四圈,就留下了两项震撼人心的成绩。凭实力赢得尊重,小米在纽北的一系列成绩,正悄然改变全球汽车工业对中国汽车的印象。

将时间回溯到2011年8月16日,雷军像往常一样穿着牛仔裤和深色T恤吃完午饭后,前往798艺术中心的会场,结果根本挤不进去,米粉围了好几层,在四个同事的帮助下,雷军才艰难地挤了进去。小米1代手机发布会在此举行。

演讲临近结束,屏幕上放出了一张表格,展示了HTC、三星、moto、LG四款旗舰手机的配置及价格,三星、moto的价格分别为4999元和4298元,HTC和LG的两款没有进入中国市场,水货价格分别为3575元和2575元。

小米手机的配置在各方面都属于顶级,而且是世界上首款双核1.5G处理器手机,价格是多少?1999元。当四个金黄色的数字由小到大地出现在屏幕上时,几乎没有停顿。尖叫声从台下传来之后,爆发了长达半分钟的欢呼。

开放预定后仅用了22个小时,30万台手机就被抢空,雷军此前最乐观的估计是全生命周期卖到30万台,小米只用一天就卖完了。从这一刻开始,小米公司迅速壮大,当年收入超过5亿元,2012营收增长2000%超过100亿,2013年超过265亿。

有没有觉得剧情很熟悉的感觉?是的,小米YU7、小米SU7几乎复刻了小米1代手机发布的剧情。过去这些年来,困惑业界的一个问题是:小米为何进入每一个行业都能打造爆品,改变行业的游戏规则?

今年5月22日发布会上,雷军在演讲中说:“小米YU7,就是小米工程师们写给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一封最深情、最硬核的情书。”这句话就是答案:对于用户来说,最好的产品,厚道的价格,暖心的服务就是最美的情书。

小米17:从追赶到超越

“我相信这一次大家从小米17看到了无数的领先技术,以前我们全是在跟随,今天讲的绝大部分技术都是领先时代的。”雷军在发布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此前,跳过小米16直接发布小米17是近期行业关注的焦点。9月15日,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社交平台发文宣布全新小米17系列将于本月发布,雷军第一时间转发该微博并表态:“小米17系列,产品力跨代升级,全面对标iPhone,正面迎战。”

9月25日,小米发布了小米17系列手机,包括小米17、小米17 Pro和小米17 Pro Max三款机型。雷军表示,小米17的产品力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iPhone17,改名是为了让大家重新认识小米手机,表达小米敢于挑战世界第一的决心。

“我们在电池技术、屏幕技术,散热,五年前就开始用VC均热板,今天更是用了非常先进的技术,包括传感器、潜望镜,空间堆叠,有非常非常多的创新。”雷军说。

2020年小米提出对标苹果,只有对标,才能一步一步地接近、并跑到领跑。

中国企业从对标、接近、并跑到领跑,小米手机并不是孤例,在互联网、通讯设备、消费电子、高铁、新能源车领域,很多企业都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超越。

在早期的中国互联网行业有个很流行的词汇叫“C2C”(Copy to China),指的是将国外(主要是硅谷)的创意、技术、商业模式等引入中国进行本土化应用和发展的创业模式。今天在支付、生活服务、电商、网络游戏等领域也已经实现了超越。

中国目前在高铁领域更是领先欧美、日本,截至2024年,中国高铁营业里程突破4.6万公里,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总和。但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铁路技术还十分落后,人均铁路里程不足一根香烟长,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特别大的差距。

从对标、接近、并跑到领跑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离不开超大规模的投入。2020年小米复盘会小米决定进化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决定未来五年投资核心技术研发1000亿元,9月25日小米年度演讲上,雷军宣布未来五年将投入2000亿。

2019年,小米研发投入才75亿元,1000亿是小米创业第一个十年赚钱总和,过去五年,小米实际投入1020亿元。

从对标、接近、并跑到领跑是技术后发国家比较务实的路径选择,历史上美国赶超欧洲、日本赶超欧美,走的都是这样的道路。从更长的时间跨度看,中国代表的东亚曾经是技术、制度上早熟的国家,欧洲也是在借鉴学习东亚的基础上实现反超的。

对标是一个起点,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从对标、接近、并跑,再到领跑,这个过程一旦开始,就会自动运行起来,形成浩浩汤汤的历史大趋势。历史大趋势决定了中长周期历史发展方向,踩准历史大趋势就能与时代一起进步。

上大学的时候雷军在图书馆里读到了《硅谷之火》,书中有一句话雷军印象深刻:我们今天正处于这样一个时代,充满幻想的人们发现他们获得了他们曾经梦寐以求的力量,并且可以利用这个力量来改造我们的世界。这句话隐喻了大趋势的到来。

55岁,正是闯的年纪。其实早在十五年前,雷军决定创立小米,继续幻想,奔赴未知的星辰与大海,去寻找梦寐以求的力量,就将自己置身于浩浩汤汤的历史大趋势了,开启了自己的“闯”梦之旅。

相关内容

吸引277万人次中外观众,...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8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吸引...
2025-09-29 05:03:11
原创 ...
从古至今,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英勇的英雄人物,他们或在某个时代独领风...
2025-09-29 05:03:01
铭记抗战历史 致敬抗联英烈...
□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周英东 中国人民抗...
2025-09-29 05:02:59
原创 ...
出生背景与流亡之路 重耳,生于公元前697年,是晋国的王子之一。他...
2025-09-29 05:02:45
原创 ...
唐太宗李世民没有杀功臣,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李世民自己就是最...
2025-09-29 05:02:43
原创 ...
这组拍摄于一百年前的清末社会场景的老照片,为我们提供了一扇透视历史...
2025-09-29 05:02:20
原创 ...
知道美国为什么从来不挖文物,也不考古么。你说你美国是全世界唯一的超...
2025-09-29 05:02:16
原创 ...
文/袁 帆 “天津英租界”( British concession...
2025-09-29 05:01:59
原创 ...
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光复节80周年的讲话中做出了一项令人震惊的声明:“...
2025-09-29 05:01:54

热门资讯

意媒:如果战争爆发 意大利平民... 据意大利媒体报道,奋斗在意大利综合编译:随着乌克兰和中东战争持续,意大利国内关于义务兵役的讨论重新升...
十五运国际象棋决赛举行颁奖仪式... 9月28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国际象棋项目决赛在深圳罗湖区举行颁奖仪式。参赛的各支代表队和竞赛工...
坑西农村茶叶服务站 项目编号 工程名称 坑西农村茶叶服务站 建设单位 ...
全球最大室内滑雪中心开业 9月29日上午,深圳·前海冰雪世界正式启幕,开始试营业。在移动仪式上,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官正式授...
和讯投顾冯禄顺:半导体在5天线... 9月29日,和讯投顾冯禄顺对半导体板块进行了解读。半导体板块今天在5天线下方探底回升,为何会出现这种...
柯洁成功卫冕 2025洛阳·栾... 9月28日晚,2025洛阳·栾川“老君山杯”中国围棋棋圣战在伏牛山乡村振兴人才教育中心落幕。柯洁九段...
原创 柯... 9月28日中午12点30分,一场万众瞩目的围棋巅峰对决在洛阳栾川老君山拉开帷幕。这是第六届老君山杯中...
国际柔联主席点赞青岛:携手中国... 9月27日下午,出席完2025年国际柔联柔道大奖赛开幕式的国际柔道联合会主席马里乌斯·维泽,接受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