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这项运动疲惫感十足,赛程距离漫长,可为何仍有众多人投身其中呢?
从正常人的健康锻炼标准来看,偶尔跑个10公里已然足够,为何大家都要去挑战身体的极限呢?
这难道不是一种损害身体的行为吗?
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大多数人心中的疑惑。
毕竟,全程42.195公里的马拉松,着实是一项不容小觑的挑战,可每个人参与跑步的目的大相径庭。
有人跑步是为了追求健康,有人跑步是为了享受成绩带来的愉悦之感,当然,也有人跑步已然成瘾。
站在个人角度而言,我认为马拉松既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也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
能够达成这一目标的人,大多是热爱跑步且长期保持自律的。
不过,只要我们以合理的态度对待马拉松比赛,做好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一年挑战一次又有何不可呢?
只要不过度参与马拉松赛事,不盲目追求比赛成绩,以一种安全完赛的平和心态去跑马拉松,我觉得这着实是一件美事。
毕竟,人的一生需要梦想的激发,有了目标或许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坚持跑步。
相较于那些经常跑10公里的人,跑马拉松的人内心目标更为明确,在跑步过程中更能战胜自我、磨炼意志,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快乐。
此外,跑步对于人体而言是一个成瘾的过程,一旦身体逐渐适应了当前的节奏和强度,便会不自觉地渴望挑战更高的强度。
而这种渴望的心理会让人更加充满自信。
所以,马拉松也是这种心理的一种具象化体现,能够激励众多跑步者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一定要建立在科学训练的基础之上。
比如,跑一场马拉松前,你至少要满足以下三点,再去发起挑战。
其一,至少在赛前8 - 12个月就开始着手规划训练周期,详细制定周、月跑步计划。
其二,每个月的跑量不少于200公里,并且要保证有充足的休息安排以及一些力量训练课程。
其三,适当学习补充跑步相关知识,诸如营养搭配、补给原则、受伤预防措施等等。
只有我们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让一场看似不利于健康的马拉松转变为健康的挑战,如此方能大大降低受伤的风险。
另外,尽管马拉松现场热闹非凡,那种氛围感令人陶醉,甚至每个城市举办的马拉松都独具特色,但还是要奉劝各位量力而行。
即便你能力出众,过度参赛,即便跑得再慢,如此长距离的挑战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至于网上为何很多人说:“跑步想要健康,10公里就够了!”
那是因为有些人一到周末就去参加马拉松,甚至一年下来要跑数十场。这样的做法无疑与健康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