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寇相继入侵华北、华东等地,攻陷北平、南京等中心城市,侵占了中国广大领土。
华北、江南伪政权相继建立
为了在这些占领区内扶持伪政权,进而实现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终极目标,日寇华北方面军早在1937年12月14日扶持了以王克敏、汤尔和、齐燮元等北洋遗老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迅速以齐燮元为首组建了41个团、10万人的伪“华北治安军”。
其华中派遣军也不甘示弱,于1938年3月28日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一大批北洋时期的失意政客、军人纷纷加入。为了帮助日寇搜刮粮食物资,镇压抗日民众,这些家伙纷纷组建起“和平建国军”、“警备队”、“保安团”、“自卫团”等五花八门的伪军部队。
大汉奸王克敏
汪精卫等高官和50万军队投敌
1938年10月,华中重镇、“九省通衢”武汉沦陷,国民政府被迫再次迁都,撤往长江上游的重庆暂避,许多人对继续抗战彻底灰心丧气;12月,全国二号人物汪精卫从重庆逃往越南,公开呼应日寇诱降;次年,汪精卫彻底投靠日寇,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煽动更多人加入其所谓的“和平运动”。
此后,国民党军内部不断有军官落水当汉奸,尤其是仿效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建立的冀察游击战区和鲁苏游击战区,其重要将领孙良诚、吴化文、孙殿英、庞炳勋、李长江等纷纷率领部队整建制投敌,最后统计,共有超过50万国民党军投入了日寇麾下,还将这一可耻的投敌行为美其名曰:“曲线救国”。
汪精卫投敌
伪军部队基本不堪一击
这些将领和正规军的投敌,使得日寇麾下的伪军部队数量和质量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到抗战后期,中国战场上的伪军数量甚至远远超过日寇,这也使得中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唯一一个伪军数量超过侵略军的国家,至今仍受到部分其他国家的嘲笑。
但这些伪军与纳粹德军麾下的那些“仆从军”不同,大多战斗力孱弱,不少人都暗中与当地的八路军、新四军有联系。红色小说《铁道游击队》中,津浦铁路上伪军把守的封锁线,铁道游击队畅通无阻,即使一次性护送数百抗日干部也无人过问;《敌后武工队》中,武工队干脆就驻扎在伪军据点中,并在据点里俘虏了鬼子军官和“头号汉奸”刘魁胜。
当汉奸还得自己养活自己
之所以这些伪军如此不堪,主要是他们投靠日寇本就是为了混碗饭吃,根本没打算和谁拼命。更何况,日寇驱使他们当炮灰,还不愿意“赏饭吃”。1937年12月22日,日寇煞有其事地颁布了所谓的“军占领地区治安维持实施要领”,其中一条,“警察队及自卫团(伪军)所需军费,根据地方特性,委托中国方面筹措”。
换句话说,这些伪军吃的、喝的、花的都要自己设法筹措,如此一毛不拔,还幻想着伪军为其卖命,无异于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