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孩子,不死,不疯,不病,不残,不废。”
这样看起来让人“毛骨悚然”的句子并非出现在某个医院,而是出现在某中学初一的家长讲座。当家长们还在给孩子们规划雄伟未来时,专家们却已经以保护孩子平安为最重要事项。
现在的孩子们,面临着我们难以想象的压力
家长的心在山顶,但现实却在谷底。
为什么差距会如此之大?这是因为当代孩子们承受着我们那个年代人们难以想象的“心灵重压”。
2024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数据显示,
30%的初中生存在抑郁症状,其中轻度抑郁占22%,重度抑郁占8%。
在这种严峻的大环境下,保护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就成了家长的第一事项,但面对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其实家长心里也没底,因为这种问题的出现,它并不是一个突然的爆发,而是孩子们在长期的外部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心理状态,简而言之,就是真等孩子抑郁了,那一切可就晚了。
所以与其治疗,不如预防,而在这方面,围棋的作用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重视。
01
家长点名,围棋的心理预防作用正被重视
在小编众多的采访经历中,很少有家长一开始便把级段位作为学围棋的目标,而在众多的目标中,
除了思维能力之外,对于心理健康的建设是很多家长们看重的目标。
“我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围棋的胜负,培养看待生活的能力。”
这是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名围棋的最初理由。
那么围棋是如何实现心理预防的作用呢?为什么很多家长都选择用围棋来构建孩子的心理防线呢,真相其实远没有抗挫力三个字那么简单。
0
1
提高专注力,减少情绪反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绝大多数情况下的焦虑和抑郁,都来自于周遭环境对人们的影响,而导致抑郁的关键因素,就在于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人们的情绪得不到释放,可以说是“积劳成疾”。
而围棋运动,首先给孩子们带来的就是高专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计算之中,本身就是一股情绪的“安定剂”,
特别是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一盘棋下来往往人就稳定多了。这种 “沉浸式投入” 能强制将注意力从内耗的情绪中抽离,形成短暂的 “情绪缓冲”,减少负面思维的强化。
高强度的计算,过程本事就是在取得内心的平静
这方面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东晋宰相谢安,在淝水之战前为了抑制焦虑的心情,就拉来好友进行下棋,直到天黑才布置军情,淝水之战中又是在和好友下棋稳定心神,直到前方回报大捷之后,才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手舞足蹈起来。可见围棋对于那种忐忑的心情确实有抑制作用。
0
2
重建“掌控感”,提高自我价值认同
先说个例子,在之前有一期聂道之星活动中,妈妈说了孩子的这样一件事:
“我的孩子在生活中有些方面不如别人,比如运动啊什么的,就总是跑不过别人,所以在平时他还是比较内向,甚至是有点‘自卑’的感觉,
但一旦提到围棋他立马就自信起来了,不仅喜欢在棋盘上落子,赢棋更是让他觉得他是最厉害的,
这对于增加他的自信很有帮助,我也很感激围棋给他带来了这些情绪。”
在抑郁过程中,人们常常感觉到的是一种对事物的“失控感”,外部的压力不断扩大最终导致那根“弦”绷断了。而围棋中的每一步,都是人们自己在“掌控”,不论是占角,还是局部的转换,都是人们自己的意志,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削减外在事物对人的影响。
而一旦赢棋,这种付出—回馈的闭环将能直接减少外界事物对自己的否定,重新获得掌控感,而这种掌控感,就是与消极情绪对抗的关键。
通过围棋,孩子们能取得自信的特质
0
3
低压力社交场景,缓解孤独感
对于绝大多数抑郁的人群来说,社交都是帮助他们走出来的“良药”,更别说是在预防阶段了。
而围棋提供的社交属性,恰恰是最安全、最无害的低压力社交。
首先,双方棋手并不需要多余的交流,但棋盘上的落子,却又是一场场“无声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无需主动寻找话题,但又处于社交链接的过程中,这种低压力的社交环境,哪怕是对于抑郁人群来说都是“特效药”了,对孩子们的情绪转换自然也非常有帮助。
在解决了孤独感之后,孩子们往往能建立更强大的自我。
0
4
理性思维,修正消极模式的最好方法
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有很多,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荣格、佛洛依德等等,都是在用理性的角度去解释人类思维的变化,
而强大的理性,往往能让人意识到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接纳并善待情绪,而不是成为情绪的附庸,
进行发泄或更具破坏性的行动(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
所以,拥有理性思维,同样可以帮孩子们构建强大的内心。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抑郁症的认知特点是“绝对化思维”或“灾难性思维”(如我失败了就一无是处等),而围棋的核心是动态平衡——没有绝对的好棋或者坏棋,局部亏损可以通过其他的区域去木碧,让孩子们逐渐接受“不完美”和“变化性”,用灵活的思维代替消极的认识,形成最好的“塞翁失马”式逻辑,强化内心的成长。
02
构建强大的心理,是孩子们通往成功的第一步
对孩子的心理建设来说,围棋更多的是起到一个“预防针”或者“疫苗”的作用,如果孩子真的已经触发抑郁,那么诚实地说依靠围棋显然是回天乏术的。
但积极的意义在于,作为一个兴趣班
,围棋是少有的能够从多个角度缓解抑郁因素的活动,
从孩子们学围棋后的表现来看,大多数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更有觉察、对失败的接受程度也更高,并且情绪整体上也非常稳定。
学习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情绪都更趋于稳定
时至今日,抑郁已经成为青少年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通过围棋构建良好的心理防线,似乎也成为了家长们报名围棋的原因。
毕竟好的人生要一步步去走,但有一个好的心态,孩子们能活得快乐充实,对于家长们来说就是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