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柯克遇刺案背后的信息迷雾
尽管凶手泰勒·罗宾逊已被逮捕,但关于查理·柯克遇刺案的各类真假难辨的信息仍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本期鉴证组将深入调查此案背后的关键细节。
(一)凶器之谜:泰勒使用的究竟是什么枪?
案件曝光后,全球网友纷纷试图还原案发现场,甚至对凶手使用的枪支型号展开激烈讨论。犹他州长透露,泰勒使用的是一把毛瑟98 .30-06口径的老式步枪,但外界对此仍有诸多不同说法。
《新闻鉴证组》评论员白孟宸解释道:“毛瑟98步枪源自德国经典设计,其衍生型号在美国非常多样,仅常见款式就有十几种。美国的枪械文化使得民众更容易接触和熟悉各类枪支,而.30-06子弹则是美国在一战、二战期间广泛使用的弹药,至今仍是猎人的常用选择。”
白孟宸进一步分析:“.30-06子弹威力巨大,而毛瑟98作为单发步枪,每开一枪需手动拉栓,这意味着泰勒清楚自己可能只有一次射击机会。此外,这把枪的后坐力远超AR-15步枪,后者曾被用于特朗普遇刺未遂事件。”
主持人梁茵提问:“选择这种高难度武器,是否说明泰勒对自己的射击技术极为自信?”
白孟宸回答:“泰勒确实有丰富的射击经验。尽管他的社交媒体账号被封禁,但网友仍找到了他早年参与射击活动的照片。在美国,许多青少年从十二三岁起就开始接触枪支,经过几年练习,射击水平可能相当娴熟。”
媒体还从泰勒母亲的社交账号中发现,其家庭经常参与枪械展览活动。据检察官披露,涉案步枪原本属于泰勒的祖父,后由其父亲作为礼物赠予泰勒。有消息称,泰勒瞄准的是柯克的颈部,似乎从一开始就决心一击致命。
(二)高规格哀悼背后的政治博弈
查理·柯克遇刺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全美降半旗致哀,并动用空军二号专机护送其灵柩。为何一名非政府官员能获得如此高规格的待遇?
CNN、路透社等媒体在报道中均将柯克描述为“美国保守派活动家”,而CNBC和BBC则强调他是“特朗普的盟友”。白孟宸指出:“2016年之前,柯克与特朗普的关系并不密切。但随着特朗普在共和党内的崛起,柯克及其背后的势力逐渐与特朗普阵营紧密合作,尤其是通过特朗普长子小特朗普的牵线。”
柯克擅长吸引年轻群体,尤其是大学生。2024年,他走访了超过25所大学,以挑衅性言论如‘你们被洗脑了’来煽动学生。2019年,他还计划为特朗普的竞选争取百万学生选票。白孟宸认为:“柯克与特朗普的关系是相互成就的,他甚至影响了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的定义。”
特朗普在柯克遇刺后的反应异常激烈。案发当天,他发文称柯克为“伟大乃至传奇的爱国者”,并宣布降半旗致哀。次日,他更表示将授予柯克总统自由勋章。副总统万斯甚至缺席“9·11”纪念活动,亲自前往犹他州为柯克抬棺。
这一系列举动引发争议。有网友质疑:“柯克既非民选官员,也未立下英雄功绩,为何享受如此待遇?”白孟宸指出:“美国历史上的类似哀悼本就充满政治色彩。问题在于,特朗普政府对待两党人士的标准是否一致?例如,明尼苏达州前州长夫妇遇害时,白宫并未降半旗。”
在9月16日的白宫记者会上,有记者质问特朗普为何未对民主党州众议院议长梅丽莎·霍特曼的遇害降半旗。特朗普回应称,因为州长未提出请求。白孟宸评论道:“总统自由勋章和空军二号扶灵完全是政治操作。柯克的言论极具争议性,许多媒体认为他代表极端右翼,因此这些举动难免被质疑为公器私用。”
(三)案件折射的美国社会撕裂
9月12日,特朗普公开呼吁对泰勒判处死刑。白孟宸指出:“特朗普一贯支持死刑,而犹他州恰好保留死刑。但此案的核心已非真相本身,而是其激化的政治对立。”
特朗普在视频讲话中将泰勒比作纳粹分子,称其为“恐怖主义”,进一步煽动社会矛盾。网络上的对立迅速蔓延至现实,例如爱达荷州的柯克守夜活动中,一名反柯克示威者遭围攻。
梁茵总结道:“从总统到普通政客,所有人都在利用此事谋取政治利益。”白孟宸补充:“最讽刺的是,众议院为柯克默哀时,两党议员直接爆发骂战。”
9月10日,众议院议长提议默哀,但共和党议员劳伦·博伯特要求口头祈祷,遭民主党反对。双方互相指责,议长不得不反复敲槌维持秩序。这场闹剧被冠以《民主党拒绝为柯克默哀》的标题疯传。
白孟宸提到:“争吵中提到的‘科罗拉多的孩子’,指的是同一天该州发生的校园枪击案。今年美国已发生47起校园枪击,但此案因伤亡较少甚至未被列入‘大规模枪击’统计。”
截至8月31日,美国今年已发生309起枪击事件,造成302人死亡、1354人受伤。白孟宸总结:“柯克案是美国社会极化的缩影,各方只关注与自己立场相关的部分,真相反而被淹没。”
制片人:梁茵 | 编导:张恒 | 编辑:于二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