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朝世锦赛摘银后开心庆祝。
北京时间9月20日,2025年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20公里竞走决赛的竞技场上,一场扣人心弦的“逐风之战”落下帷幕。为国出征的陕西选手王朝朝以1小时18分43秒的个人最佳成绩(PB)斩获银牌,这是中国男子竞走自2015年北京世锦赛王镇夺银后,时隔十年再度站上世锦赛该项目领奖台,一枚沉甸甸的奖牌不仅为中国田径、中国竞走注入了“强心剂”,更让新时代陕西竞走的“加速度”惊艳世界。
逆风翻盘!最后五百米的极限冲刺
王朝朝(左三)在比赛中。
比赛当天东京天气凉爽,微风不燥,为竞走选手创造了绝佳竞技条件。26岁的王朝朝与队友钱海峰、李陈杰并肩出战,从鸣枪一刻便展现出沉稳战术:前15公里始终紧跟第一集团,与西班牙选手麦格拉思、日本名将山西利和形成“三强胶着”态势,陕西小伙既不冒进也不落后,完美执行赛前“跟住主力、后程发力”的策略。
比赛的转折点出现在15公里补给点后。本土作战的山西利和突然提速试图突围,却因技术动作违规连续吃到两张黄牌,最终因第三张红卡被罚时2分钟,提前退出冠军争夺。此时,西班牙选手麦格拉思迅速接棒领跑,而此前一度落后近20秒的巴西名将邦芬则悄然加快步频,从侧后方步步紧逼。
“最后三公里,邦芬突然像‘踩了油门’,步幅一下子拉开,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但马上告诉自己‘不能乱’。”赛后回忆起最紧张的时刻,王朝朝仍难掩激动,“我试着调整呼吸,把配速稳住,一点一点追。”进入最后一公里,邦芬已领先半个身位,王朝朝却没有放弃,最后五百米,他咬紧牙关,以近乎极限的冲刺力压麦格拉思,最终以1小时18分43秒冲线,仅落后邦芬8秒摘银,麦格拉思以1小时18分45秒获铜牌。
“这是我的第一块世界大赛奖牌!”站在领奖台上,看着国旗升起,王朝朝思绪难平、感慨万千,“2023年布达佩斯世锦赛我排第37名,去年巴黎奥运会第36名,那两次比完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竞走。但今天,我感到所有的苦练、每一次的不放弃,都是有价值的!”
砥砺前行,陕西竞走的“薪火相传”
王朝朝的银牌,绝非孤军奋战的结果,背后是陕西竞走数十年“薪火相传”的厚积薄发。此次中国田径队73人出征东京世锦赛,陕西竞走组独占5席,除王朝朝外,李陈杰、马丽、王钦、吴全明均是国家队主力,“陕西力量”已成为中国竞走的重要支柱。
这份底气,源自扎实的“梯队建设”。今年3月,王朝朝在江苏太仓举行的2025年世界田联竞走巡回赛暨东京世锦赛选拔赛上,以1小时17分30秒刷新个人最好成绩,强势夺冠拿到世锦赛“入场券”;6月,李陈杰在西班牙拉科鲁尼亚站赛事中,以1小时18分33秒的PB获男子20公里竞走第六名,展现出年轻选手的潜力;而马丽、吴全明也都成为了女子竞走国家队阵中稳定的“中坚力量”。
王朝朝(中)和教练王列东(右)在集训时与西安体院领导交流沟通。
“咱们陕西竞走选手的训练从不追求‘短期爆发’,而是注重耐力与战术的长期结合,王朝朝的后程爆发力,正是这种体系打磨的结果。”王朝朝的主管教练、陕西竞走项目名帅王列东分析道。事实上,陕西竞走的辉煌早有渊源。1961年,李战朝打破全国男子10公里竞走纪录,成为陕西田径“破纪录第一人”;1987年,李宝进以3小时52分51秒斩获全运会男子50公里竞走冠军,刷新当时亚洲纪录;1997年,范晓玲登顶全运会女子10公里竞走冠军;2021年,杨柳静、吴全明、马丽在家门口夺得全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团体冠军……从“打破纪录”到“团体夺冠”,再到如今“世锦赛摘银”,陕西竞走用六十余年的坚守,打造出“代代有人才、项项有突破”的集团优势。
剑指全运,带着“世锦赛摘银”的信心再出发!
对中国竞走队而言,这枚银牌更具“破局”意义,自2016年里约奥运会王镇、蔡泽林包揽男子20公里竞走冠亚军后,中国男子竞走已连续9年在奥运会、世锦赛级别的国际大赛中“奖牌挂零”,王朝朝的突破,不仅终结了这段“奖牌荒”,更让团队看到“复兴希望”。
“今天的比赛证明,我们的训练方向没有错,中国男子竞走依然具备世界级竞争力。”中国田径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王朝朝在最后时刻顶住压力的心理素质、面对对手突袭时的战术调整能力,都达到了顶尖选手的水准。”
而摘得世锦赛银牌后的王朝朝,已将目光投向新的战场:“第十五届全运会很快就要来了,这次世锦赛站上领奖台,让我更有信心了,我会把这份‘拼劲’带到全运赛场,争取在广东的全运赛场上,再一次向好成绩发起冲击!”从陕西宝鸡太白县咀头中学的田径场,到东京国立竞技场的领奖台,王朝朝小伙用自己的汗水和,诠释了竞技体育的“坚守之美”。
除王朝朝外,中国竞走队的钱海峰以1小时19分38秒获男子20公里竞走的第六名,另一位陕西选手李陈杰位列第24;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杨家玉排名第六,两位陕西女将吴全明、马丽分列第八名、第九名,彭丽则因犯规未能完赛。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靳鹏 图/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