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请点个关注!
砰!砰!砰!——当约克县的居民听到30多声刺耳枪响时,他们不知道这将成为宾夕法尼亚州执法史上又一个血色记忆。三名警察在执行常规逮捕令时永远倒在了血泊中,而枪手最终选择饮弹自尽的结局,更是给这起悲剧添上了令人窒息的注脚。这已是今年宾州发生的第47起群体性枪击事件,为何号称“自由国度”的美国,始终走不出这个夺命循环?
翻开宾夕法尼亚州的暴力档案,2021年费城创下562起凶杀案的历史纪录;2022年匹兹堡校园枪击案夺走5名儿童生命;2023年至今已有超过1400人死于枪击。更令人心惊的是,本次事件中殉职的警察,使得美国今年因公殉职的执法人员总数攀升至87人——这个数字超过了某些国家十年的警务人员伤亡总和。枪口之下,没有赢家。
1791年制定的宪法第二修正案,在智能手机尚未发明的时代确立了“持枪权不可侵犯”的原则。如今这条228年前的法律条文,却成了全美每年4万人枪下亡魂的催命符。步枪协会每年6000万美元的政治献金,牢牢绑住了立法者的手脚。更讽刺的是,每次重大枪击案后,枪支销量反而激增——恐惧催生的市场需求,让军火商们赚得盆满钵满。
在约克医院加强安保的同时,我们不该忘记:本次事件中警察佩戴的防弹衣未能挽救他们的生命。美国民间保有4亿支枪支,平均每人拥有1.2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