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掼蛋的趣味
张德玉||安徽
纸牌翻飞,在牌桌上飞舞。这方寸之间的博弈,蕴藏着中国人独有的智慧与兵法。扑克牌漂洋过海而来,历经百年早已融入本土,衍生出多姿多彩的玩法——升级如登梯,步步为营;争上游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有那亲切的“滚猪”“红五星”,无一不体现着民间智慧。而近年来,一种源自苏皖大地的玩法如插翅般飞遍大江南北——这便是今日要说的话题:掼蛋。
掼蛋之所以令人欲罢不能,正因其技法精微、变化无穷:看似简单组合,实则步步藏锋。出一手精准的“三带二”,如调兵遣将,虚实相生;甩一对严丝合缝的“姊妹对”,宛若姐妹同心,攻守相成;“钢板”噼啪落下,似金戈撞铁甲,气势贯长虹;“炸弹”一出石破天惊,顷刻扭转乾坤,更讲究时机与魄力。高手出牌,往往谋定而后动:算牌记张、察色观心,牌未出手,而局已在胸。或诱敌深入,或暗渡陈仓,牌路之中竟有三十六计的影子。规则虽繁,却南北相通、老少皆宜,无怪乎世人一掼便倾心,再掼难释手。
老牌友视掼蛋为“健脑操”,一日不摸牌,便觉浑身不适。你看那青筋微露的手,摸牌时轻颤,出牌时却稳如磐石;脸上的皱纹是记牌的路数,银发间藏着无数输赢往事。年轻人则誉其为“解压神器”,下班后不战两局,仿佛一天尚未真正落幕。那些白日里正襟危坐的白领,一入牌局便松领带、脱西装,瞬间切换至“战斗模式”。
餐饮行业早已深谙此道。宴席大桌旁,必配专用牌桌,扑克与茶具相映成趣,“无掼蛋不成席”已成新俗。更有人笑言“不打掼蛋等于没吃饭”,缺了这番较量,再美的佳肴也似缺了几分滋味。不少企业更举办正式锦标赛,美其名曰"企业文化"。会议室化身赛场,领导放下架子,员工忘却拘谨,几局下来,人际关系悄然升温。
最富温情的当属老街茶馆:旧檐之下,八仙桌四平八稳,斜阳穿棂,将纸牌染作暖金。茶烟袅袅间,四位老友围坐,洗牌声如雨打芭蕉。待到暮色四合,昏黄的灯盏亮起,指尖摩挲温润牌面,仿佛触摸到流淌的旧日时光。
牌局如人生,时而缠斗胶着,时而一锤定音。出牌似用兵:一记“炸弹”绝地反击,一把“顺子”破局开路。搭档之间,讲究心领神会——你出“三带二”,我接“飞机”,牌未出尽,二人已笑作一团。当然也有争执之时:“怎不拦一手!”“你太死板!”老友吵得面红耳赤,可不到一炷香功夫,又勾肩搭背重开战局,方才的芥蒂早随茶烟飘散。
掼蛋之妙,暗合兵法之道。既要理清手中牌,也需揣摩对手心。单打独斗时胆大心细,配合搭档时如臂使指。高手走一步看三步,新手常顾首不顾尾。有人善用“诱敌深入”,有人精于“后发制人”。局终之时,不仅痛快淋漓,头脑亦如沐清风。即便败北,不过抹脸笑道:“明日再战!”——这才是真境界。
说到底,掼蛋终究是游戏。有人输一局耿耿于怀,有人胜一场云淡风轻,但真正的趣味,从来不在输赢之间,而在于搭档那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是那种无需言语的默契;是茶凉再续、人散又聚的温暖情谊。牌桌上,既是对手,更是朋友;既要较量,也需包容。原来最深的智慧,藏在这斗智斗勇中的真情、争强好胜里的度量之中。
暮色渐深,茶馆里战意正浓。新局伊始,洗牌声如珠玉落盘。终局之时,四人相视而笑,所有得失计较,俱融于这淡然一笑中,各自打道回府,踏上归途。
2025.8.23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张德玉,安徽桐城人,海军大校军衔(已退休)。曾在海军领导机关、部队、院校和科研单位任职。其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多次获得军队和海军级奖项。参与三届《国防白皮书》撰写工作,贡献国家级战略政策文献。在军内外不少刋物发表过多篇具有影响力的文章。代表作《南沙高脚屋》一文,引发广泛反响,尤其是撰写的《夜逰大鱼岛有感》一文,被人民日报官网首页加精推出,成为标志性作品。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入选全军及国家级书展;部分作品被有些碑林收藏并镌刻。主张“书法须承古创新,形质兼美”。长期坚持诗词创作。有不少诗词在相关刊物上发表。